引言
本部分是总结并发相关概念的第二部分, 该部分主要由如下部分构成
-
并发与并行的区别 -
为什么使用并发 -
什么时候使用并发(什么时候不使用并发)
并发与并行
并发在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社区中广泛用于描述逻辑上同时执行的执行;
架构和超级计算社区通常使用并行来描述物理上同时执行的执行。
在任一情况下,同时执行的代码表现出未知的时序特性。
例如,一个操作系统可能一次只执行一个代码段,但由于执行可以在任何时间点上下文切换到另一个代码段,就好像它们在物理上同时执行一样。类似地,对于物理并行性,代码段之间的时序关系也是不可预测的,假设任何时序都是可能的。因此,并发和并行计算的程序正确性问题是相同的。
一般情况下两者可以互换使用!
为什么使用并发
使用并发主要由以下两个原因
-
关注点分离 -
性能
所谓关注点分离:便是将代码相关部分和不相关的部分分离的点。
个人理解:其实就是划分集合至两个互补集合的条件。
为了取得性能提升,通常采用任务并行或者数据并行。
什么时候使用并发(什么时候不使用并发)
从根本上说,不使用并发的唯一原因是收益与付出不成正比。
使用并发的缺点:
-
并发的代码更难理解,因此编写和维护多线程代码会产生直接的智力成本 -
额外的复杂性也会导致更多的错误。
除非潜在的性能提升足够大,或者关注点的分离足够清晰,以证明正确所需的额外开发时间以及与维护多线程代 码相关的额外成本是合理的,否则不要使用并发。
使用并发也具有如下问题:
-
获得的性能增益可能不如预期。启动线程有一个固有的开销,因为操作系统必须分配相关的内核资源和堆栈空间,然后将新线程添加到调度程序,所有这些都需要时间。 -
线程资源有限。如果一次跑太多线程,可能耗尽OS资源。 -
越多线程运行,越多的上下文切换会被执行。这个能降低应用程序的性能
虽然并发有这么多问题,但均有相应的解决方案,且现在是一个多核时代,是一个并发时代,掌握并发编程技巧是很值得的。
总结
关于并发概念部分,总结完毕。此后便进入C++并发编程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