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bilibili 传送门
首先我们来看helloworld.cpp 文件的内容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cout << "hello world!" <<endl;
return 0;
}
接下来,通过一条简单的命令即可完成对源代码的编译,生成可执行程序helloworld
gcc -o helloworld helloworld.cpp
通过这条命令,编译器gcc 就会将一个文本文件编译成了一个可执行的文件。虽然是一条命令,但是这个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预处理、编译、汇编以及链接。 
预处理
 预处理器会根据以#开头的代码,来修改原始程序。例如helloworld 程序中引入了头文件 iosream ,预处理器会读取该头文件中的内容,将其中的内容直接插入到源程序中,结果就得到了另外一个 cpp 程序,这个经过预处理器处理后得到的文件通常以 .i 结尾,说白了就是, helloworld.cpp 经过预处理器后得到 helloworld.i ,这个helloworld.i 仍旧是一个文本文件。
编译
 我们的程序经常会在编译期间报错对不对,所以编译期间编译器会对我们的程序进行词法分析 、语法分析 、语义分析 、中间代码生成 以及优化 等等一系列的中间操作,生成helloworld.s 文件。
汇编

汇编阶段汇编器根据指令集将汇编程序helloworld.s 翻译成机器指令,并且把这一系列的机器指令按照固定的规则进行打包,得到可重定位目标文件 helloworld.o .
链接
 连接阶段也是程序在运行之前出错的重灾区,在 helloworld 这个程序中,我们调用了cout 函数,这个函数是c++标准库 中的一个函数,这个cout 函数在是在名为 cout.o 一个提前编译好的目标文件,链接器将helloworld.o 和cout.o 进行合并,当然这个合并是要遵循一定规则的。正是因为链接器要对helloworld.o 和cout.o 的进行调整,所以 helloworld.o 才会被称之为可重定位目标文件。最终经过链接阶段可以得到可执行目标文件helloworl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