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态
什么是多态?
一个对象变量(例如, 变量 e ) 可以指示多种实际类型的现象被称为多态(polymorphism)。在运行时能够自动地选择调用哪个方法的现象称为动态绑定(dynamic binding)。
Employee e;
e = new Employee();
e = new Manager();
最简单回答面试官的一句话:父类引用指向子类对象
多态原理
父类或者接口定义的引用变量可以指向子类或者具体实现类的实例对象,由于程序调用方法是在运行期才动态绑定的,那么引用变量所指向的具体实例对象在运行期才确定。所以这个对象的方法是运行期正在内存运行的这个对象的方法而不是引用变量的类型中定义的方法。
我们在程序中定义的引用变量所指向的具体类型和通过该引用变量的方法调用在编程的时候并不确定,当处于运行期间才确定。就是这个引用变量究竟指向哪一个实例对象,在编译期间是不确定的,只有运行期才能确定,这样不用修改源码就可以把变量绑定到不同的类实例上,让程序拥有了多个运行状态,这就是多态。
多态逐渐广义化
也可以说多态本质是一种思想,它首先来源于继承的 “is-a” 规则(另一种表述法就是置换法则,它表明程序中出现超类对象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用子类对象置换),提升程序的表达能力 ,进而降低耦合,是 OOP 设计原则的一大灵魂。
多态逐渐是个广义的概念,可能很多设计模式上就是多态的体现,多态的应用基本无处不在。在深入理解 Java 的过程中,会发现很多基石原则的不断复用,例如反射、多态等等,如何融汇贯通,给出自己的独特理解,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过程。
2. Object 类
在理解多态的基础上,Object 实际上就是最常见的多态场景应用。
Object 类是 Java 中所有类的始祖,在 Java 中每个类都是由它扩展而来的。这里可以提一下:在 Java 中,只有基本类型不是对象, 例如,数值、字符和布尔类型的值都不是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