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载——3件事
- 1.通过全类名获取定义此类的二进制字节流(eg:从jar、war中获取);
- 2.将字节流所代表的静态存储结构转换为方法区的运行时数据结构;
- 3.在内存中生成一个代表该类的Class对象,作为方法区这些数据的访问入口。
2.连接
加载阶段和连接阶段的部分内容是交叉进行的,加载尚未结束,连接阶段可能就开始运行了。
2.1.验证
2.2.准备
准备阶段:正式为类变量分配内存并设置类变量初始值的阶段,这些内存在方法区分配。注意:
- 1.这时候进行内存分配的仅包括类变量(static),而不包括实例变量,实例变量会在对象实例化时随着对象一块分配在 Java 堆中;
- 2.除了含有final修饰的变量外,其他都赋值0,null,false这种的。
如下例子, value 的值就被复制为 111,而不是0.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value=111
2.3.解析
解析阶段是虚拟机将常量池中的符号引用替换为直接引用的过程。
- 也就是得到类或者字段、方法在内存中的指针或者偏移量。
什么是符号引用? * 比如org.simple.People类引用了org.simple.Language类; * 在编译时People类并不知道Language类的实际内存地址,因此只能使用符号org.simple.Language
3.初始化
初始化是类加载的最后一步,也是真正执行类中定义的 Java 程序代码(字节码),初始化阶段是执行类构造器 < clinit >() 方法的过程。
对于< clinit >() 方法的调用,虚拟机会自己确保其在多线程环境中的安全性。因为 < clinit >() 方法是带锁线程安全,所以在多线程环境下进行类初始化的话可能会引起死锁,并且这种死锁很难被发现。
对于初始化阶段,虚拟机严格规范了有且只有5中情况下,必须对类进行初始化:
- 1.当遇到 new 、 getstatic、putstatic或invokestatic 这4条直接码指令时,比如 new 一个类,读取一个静态字段(未被 final 修饰)、或调用一个类的静态方法时。
- 2.使用 java.lang.reflect 包的方法对类进行反射调用时 ,如果类没初始化,需要触发其初始化.
- 3.初始化一个类,如果其父类还未初始化,则先触发该父类的初始化。
- 4.当虚拟机启动时,用户需要定义一个要执行的主类 (包含 main 方法的那个类),虚拟机会先初始化这个类。
- 5.当使用 JDK1.7 的动态动态语言时,如果一个 MethodHandle 实例的最后解析结构为 REF_getStatic、REF_putStatic、REF_invokeStatic、的方法句柄,并且这个句柄没有初始化,则需要先触发器初始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