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定义
是一套被反复使用、多数人知晓的、经过分类编目的、代码设计经验的总结。是一种思想。
二. 设计原则
- 开闭原则: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封闭。 在程序需要进行拓展的时候,不能去修改原有的代码,而是要扩展原有代码。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使用抽象和多态,把有可能变化的内容抽象出来,使抽象的部分相对稳定,而具体的实现是可以改变和扩展的。
- 单一职责原则:每个类应该实现单一的职责,对外只提供一种功能,而引起类变化的原因应该只有一个。
- **里氏替换原则:任何父类出现的地方都可以用他的子类替代。**同一个继承体系中的对象应该有共同的行为特征。里氏代换原则是对“开-闭”原则的补充。实现“开闭”原则的关键步骤就是抽象化。而基类与子类的继承关系就是抽象化的具体实现,所以里氏代换原则是对实现抽象化的具体步骤的规范。里氏替换原则中,子类对父类的方法尽量不要重写和重载。因为父类代表了定义好的结构,通过这个规范的接口与外界交互,子类不应该随便破坏它。
- 依赖注入原则(Dependence Inversion Principle) 面向接口编程,依赖于抽象而不依赖于具体。写代码时用到具体类时,不与具体类交互,而与具体类的上层接口交互。
- 接口隔离原则(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 **不应该强迫程序依赖他们不需要使用的方法。一个接口不应该提供太多行为,应该只提供一种对外的功能。**每个接口中不存在子类用不到却必须实现的方法,如果不然,就要将接口拆分。使用多个隔离的接口,比使用单个接口(多个接口方法集合到一个的接口)要好。
- 迪米特法则(最少知道原则)(Demeter Principle) **一个类对自己依赖的类知道的越少越好。**无论被依赖的类多么复杂,都应该将逻辑封装在方法的内部,通过public方法提供给外部。这样当被依赖的类变化时,才能最小的影响该类。 最少知道原则的另一个表达方式是:只与直接的朋友通信。类之间只要有耦合关系,就叫朋友关系。耦合分为依赖、关联、聚合、组合等。我们称出现为成员变量、方法参数、方法返回值中的类为直接朋友。局部变量、临时变量则不是直接的朋友。我们要求陌生的类不要作为局部变量出现在类中。
- 合成复用原则(Composite Reuse Principle) 尽量首先使用合成/聚合的方式,而不是使用继承。
三 常见设计模式
- 策略模式:策略模式定义了一系列的算法,并将每一个算法封装起来,使每个算法可以相互替代,使算法本身和使用算法的客户端分割开来,相互独立。学习链接
- 模板模式
- 工厂模式
- 代理模式
四 单例模式的实现方式
- 定义:确保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给外部一个访问它的全局访问点。
- 两个基本原则:
- private的构造函数——>确保单例不会在系统中的其他代码内被实例化
- instance 成员变量和 getInstance 方法必须是 static 的——>因为要通过类名构造对象,因此方法static,进而方法内部的成员变量也要static。
- 两种实现分类:
- 饿汉方式。JVM在加载这个类时就马上创建此唯一的单例实例
- 懒汉方式。指全局的单例实例在第一次被使用时构建。
- 五种代码实现
- 饿汉式——线程安全;但不是懒加载,会造成空间浪费;在一些场景中将无法使用:如 Singleton 实例的创建是依赖参数或者配置文件的,在 getInstance() 之前必须调用某个方法设置参数给它,那样这种单例写法就无法使用了。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private Singleton(){}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return uniqueInstance;
}
}
-
- 懒汉式——线程安全;但是每一个线程都会进入getInstance(), 都要经过synchronized加锁这一层,增加时间消费,而且还可能会发生阻塞。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private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 == null) {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return instance;
}
}
-
- 懒汉式(双重检查加锁版本)——首先检查是否实例已经创建,如果尚未创建,“才”进行同步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volatile static Singleton uniqueInstance;
private Singleton() {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uniqueInstance == null) {
synchronized(Singleton.class) {
if (uniqueInstance == null) {
unique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
}
return uniqueInstance;
}
}
-
- 静态内部类——最推荐。注意final
- 原理:加载一个类时,其内部类不会同时被加载。一个类被加载,当且仅当其某个静态成员(静态域、构造器、静态方法等)被调用时发生,也就是说内部类:SingletonHolder 只有我们调用getInstance()的时候才会被加载。
- 优点:外部类加载时并不需要立即加载内部类,内部类不被加载则不去初始化INSTANCE,故而不占内存。这种方法不仅能确保线程安全,也能保证单例的唯一性,同时也延迟了单例的实例化。还是懒汉。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class SingletonHolder {
private static final Singleton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private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final Singleton getInstance() {
return SingletonHolder.INSTANCE;
}
}
public enum EasySingleton{
INSTANC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