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概述
本文主要对802.11n协议的PHY层做一个简单记录,不是特别详细,但尽可能将PHY的特性都罗列出来。
二. PHY模式
802.11n的phy定义了3中模式,分别为Non-HT format、HT-mixed format、HT-greenfield format,他们的PPDU格式如下图示:
1. Non-HT format;
传统模式,简称NON_HT模式,该模式跟11g模式完全一致,详情可以查阅《802.11–802.11g协议》相关章节,此模式为必须支持的模式。 Note:从组成上看,这个PPDU的格式就是11g协议下的ERP-OFDM模式,那其是如何跟11b兼容的呢?难道这个Non-HT PPDU的格式只是一个示例,它代表了11g的3中模式?
2. HT-mixed format;
混合模式,用于向前兼容802.11bg模式,简称HT_MF模式,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组成: 1) L-STF、L-LTF、L-SIG在802.11a中介绍过,详情可查阅《802.11–802.11a协议》相关章节; 2) HT-SIG:长2个符号(8us),HT-SIG包含的内容如下所示: HT-SIG分为两部分:HT-SIG1、HT-SIG2,各长24bits,总共48bits,HT-SIG1在HT-SIG2前面,他们的组成如下图所示: 3) HT-STF:长1个符号(4us),作用是重新AGC评估设置(automatic gain control estimation),使用20MHz时与L-STF是完全一样的,40MHz则有些不同,相比L-STF,HT-STF能够做更精确的AGC评估; 4) HT-LTF:占用若干个符号,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HT-DLTFs、HT-ELTFs,用于MIMO信道评估; a) HT-DLTFs:数量可能为1、2、4个HT-LTF,用于解调HT-Data,是必要组成部分,DLTFs和空时流数目的关系如下所示: b) HT-ELTFs:数量可能为0、1、2、4个HT-LTF,用于探测帧(SDU),适用于发送链路数目大于空时流数目的场合,以对信道更多分量进行评估,ELTFs与额外发送链路数目的关系如下所示: Note:HT-MF模式下,L-SIG、HT-SIG都有length、rate等,L-SIG中的这些信息可用于NAV设置(因为可能无法从PPDU成功解析出MPDU的duration字段),也可用于txop的保护;
3. HT-greenfield format(可选)
中文翻译为绿地模式,简称HT-GF,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组成,为了不增加理解的难度,其余部分可认为跟HT-MF中的一样: 1) HT-GF-STF:替代HT-MF中的L-STF,长度也是2个符号(8us),采用长HT循环移位,可以获得MIMO接收机所求要的精确的获取时间和AGC设置; 2) HT-LTF1:替代HT-MF中的L-LTF,长度也是2个符号(8us),HT-LTF1的长度是HT-LTF的2倍; HT-GF和HT-MF相比,前导码节省了8us,分别如下所示: 1) HT-GF-STF完成了L-STF和HT-STF的工作,节省了4us; 2) 不需要跟802.11bg模式兼容,L-SIG不需要,节省4us; 3) 另外的4us是少了一个HT-LTF而省的,如下图所示:
三. 子载波
简单地对比一下11n的子载波和之前协议的区别,如下所示: 1. 子载波总数:由之前的52增加到56,40MHz则是114个; 2. 数据子载波数量:由之前的48增加到52个,增加的4个子载波全部用于数据传输,40MHz则是108个,比两个20MHz还多了4个; 3. 子载波频宽:312.5 kHz,跟之前保持一致; 4. 导频子载波:依旧是4个,但40MHz是6个;
四. 时间相关参数
简单列个图介绍一下几个相关参数,个人觉得最重要的就是TDFT和TGIS,其它要么没有变化,要么就是新增加的,了解就好:
IDFT/DFT周期(Symbol长度)保持不变,均为3.2us,但是引入了新GI(short GI),只有原来的一半(0.4us),这就说明有效使用时间提高了,之前4us下3.2us是有效使用时间,现在3.6us中就有3.2us是有效的了,效率提升了大约10%; Note:GI引入的最初目的是解决传输时延和多径的碰撞问题,11n将GI缩短了1倍,意味着多径效应明显的场景下,short GI并非效果更好,可能会更差。
五. PPDU发送速率
1. Non-HT format:L-STF、L-LTF、L-SIG使用6Mbps的速率进行发送,数据部分使用L-SIG中指定的速率发送,如下是11a的发送组成: 2. HT-mixed format:L-STF、L-LTF、L-SIG使用BPSK, r=1/2(即6Mbps),HT-SIG、HT-STF、HT-LTF使用QBPSK, r=1/2(即6Mbps),数据部分则使用HT-SIG中指定的速率发送; Note:工作在40MHz的频宽时,L-STF、L-LTF、L-SIG、HT-SIG被复制到了40M频带的其他20MHz部分,这样有两个优点: 1) 与传统的11a/g设备保持兼容,不管在40MHz上的哪个20MHz,传统设备都能接收并处理L-STF、L-LTF、L-SIG、HT-SIG,20MHz的设备(non-HT、HT)设备在发现HT-SIG中的CBW设置为1时(表明使用40MHz发送),停止接收; 2) 对于11n设备来说,两个20MHz上的L-STF、L-LTF、L-SIG、HT-SIG是相同的,这样可以获得额外的频率分集和处理增益,可以提高对L-SIG和HT-SIG的检测成功率; 3. HT-greenfield format:HT-GF-STF、HT-LTF1、HT-SIG使用BPSK, r=1/2,即6Mbps的速率进行发送,数据部分使用HT-SIG中指定的速率发送;
六. MIMO系统
802.11a/g时代,发送方和接收方均只有一个天线,因此也称为SISO系统,如下所示: 从802.11n协议开始,引入了MIMO系统,MIMO系统分为两种模型 1. 发送方从每根天线发送的信号相同 如上图所示,发送方的两个天线发送的数据都是x,在这种系统中发送方可以使用波束成形技术,进而改善链路的质量。 2. 发送方从每根天线发送的信号不同 如上图所示,MIMO系统中存在2个空间流,所也称为空分复用(SDM),在SDM的加持下,数据速率可以成倍增加,增加的量为:min(tx天线数,rx天线数,空间流数); 3. Cyclic shifts(CSD,循环移位) 在HT-MF模式下,如何选择哪个天线发送L-STF、L-LTF、L-SIG呢?如果选择单个天线发送,发送方有2天线时,功率下降了3dBm,发送方有4天线是,功率下降了6dBm,而L-STF用于AGC的设置,为了避免发送功率不一致的问题,L-STF、L-LTF、L-SIG需要从所有的天线发送出去,每根天线上发送的内容是一样的,这样就很容易无意中(不希望)造成了波束成形,这种无意波束成形很大概率会对终端造成覆盖问题,且L-STF功率大的变化也会导致AGC设置过程出现饱和或量化误差,因此,为了不同天线信号间的相关性,引入了CSD定义,人为地制造出多径,借此解决: 1) 接收端不会因为所在位置的不同而导致接收到的信号功率相差太多; 2) 能减少峰均比,OFDM信号更不容易失真,对于接收端的射频器件来说,可以获得更大的增益范围; 至于不同数量的天线需要如何移位,暂时没有详细了解,先贴一张图,下图给出了L-STF、L-LTF、L-SIG、HT-SIG的循环移位值: HT-LTF在不同空间流根据上图进行循环移位如下图所示:
七. STBC与LDPC
1. STBC被称为控制块编码(space-time-block-coding),是802.11n协议的一个可选特性,通过多个天线发送同一个数据的多分拷贝,接收方可以在即使有部分数据因干扰或者衰减而丢失的情况下,将不同拷贝重新整理成一份数据,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可实现更远距离的数据传输; 2. LDPC码被称为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ow-density Parity-check),也是802.11n协议的一个可选特性,它的主要优势有: 1) LDPC码具有很好的抗衰落性,可以在不影响系统西能的前提下,省去原802.11标准中的交织模块,从而减小系统延迟; 2) 提高编码增益,接收方在比较低的信噪比环境下,依旧可以实现比较低的误码率,从而提高了发送方(比如AP)的覆盖范围; 3) 相比Turbo码译码算法,LDPC码的译码运算量低,且硬件比较容易实现,非常适合大容量通信应用; Note:有网友做过分析对比,5.8G频段使用MT7612E芯片,开启LDPC功能后,吞吐量可以提高80Mbps;
八. 信道绑定
这个特性也是大幅提高吞吐的一个改进,详细见《802.11–802.11n协议之信道绑定》一文;
九. PHY特性参数
如下俩图所示:
十. 参考资料
1. 《IEEE 802.11n-2009》; 2. 《IEEE 802.11-2016》; 3. 《下一代无线局域网–802.11n的吞吐量、强健性和可靠性》; 4. https://ww2.mathworks.cn/help/wlan/ref/wlanlstf.html#buzr5pu-1; 5. https://zhuanlan.zhihu.com/p/105614896; 6. 《IEEE802.11 OFDM 无线区域网络之自动增益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