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ango基础知识(二)
请求和响应
定义:
请求是指浏览器端通过HTTP协议发送给服务器端的数据
响应是指服务端接收到请求后做相应的处理后再回复给浏览器端的数据
请求:起始行 + headers + body
-
请求中的方法:
- HTTP1.0定义了三种请求方法(最常用):
- GET:请求指定的页面信息,并返回实体主体
- HEAD:类似于get请求,只不过返回的响应中没有具体的内容,用于获取报头
- POST:向指定资源提交数据进行处理请求(例如提交表单或者上传文件)。数据被包含在请求体中。POST请求可能会导致新的资源的建立和、或已有资源的修改
- HTTP1.1新增了五种请求方法:
- OPTIONS:允许客户端查看服务器的性能
- PUT:从客户端向服务器传送的数据取代指定文档的内容(更新)
- DELETE:请求服务器删除指定的页面
- TRACE:回显服务器收到的请求,主要用于测试或诊断
- CONNECT:HTTP/1.1协议中预留给能够将连接改为管道方式的代理服务器(翻墙)
-
Django中的请求:
-
path_info: URL字符串 -
method:字符串,表示HTTP请求方法,常用值:‘GET’、‘POST’ -
GET: QueryDict查询字典的对象,包含get请求方式的所有数据 -
POST: QueryDict查询字典的对象,包含post请求方式的所有数据 -
FILES:类似于字典的对象,包含所有的上传文件信息 def test_request(request):
print('path info is', request.path_info)
print('method is', request.method)
print('querystring is',request.GET)
return HttpResponseRedirect('/page/1')
-
COOKIES:Python字典,包含所有的cookie,键和值都为字符串 -
session:类似于字典的对象,表示当前的会话 -
body:字符串,请求体的内容(POST或PUT) -
scheme:请求协议(‘http’/‘https’) -
request.get_full_path():请求的完整路径 -
request.META:请求中的元数据(消息头) request.META['REMOTE_ADDR']:客户端IP地址
响应:起始行 + headers + body
响应状态码:HTTP状态码的英文为HTTP Status Code
- 常见:
- 200 -请求成功
- 301 -永久重定向-资源(网页等)被永久转移到其他URL
- 302 -临时重定向
- 404 -请求的资源(网页等)不存在
- 500 -内部服务器错误
- HTTP码由三个十进制数字组成,第一个十进制数字定义了状态码的类型,后两个数字没有分类的作用。HTTP状态码共分为5种类型:
- 1** 信息,服务器接到请求,需要请求者继续执行操作
- 2** 成功,操作被成功接收并处理
- 3** 重定向,需要进一步的操作以完成请求
- 4** 客户端错误,请求包含语法错误或无法完成请求
- 5** 服务器错误,服务器在处理请求的过程中发生了错误
- 响应对象:
- 作用:向客户端浏览器返回响应,同时携带响应体内容
- 构造函数格式:
HttpResponse(content=响应体,content_type=响应体数据类型,status=状态码) - 常用的Content_type:
- ‘text/html’(默认的,html文件)
- ‘text/plain’(纯文本)
- ‘text/javascript’(文件提交)
- ‘application/json’(json传输)
- HttpResonse子类:
- HttpResponseRedirect 302, HttpResponseNotModified 304, HttpResponseBadRequest 400,
- HttpResponseNotFound 404, HttpResponseForbidden 403, HttpResponseServerError 500
GET请求和POST请求
定义:
无论是GET还是POST,统一都由视图函数接收请求,通过判断request.method区分具体的请求动作
GET:
- 作用:GET请求动作,一般用于向服务器获取数据
- 浏览器地址栏输入URL,回车后
- <a href="地址?参数=值&参数=值”> (超链接)
- form表单中的method为get
- GET请求传递数据用查询字符串(Query String)传递【不要传递敏感数据】
- 格式:
xxx?参数名1=值1&参数名2=值2... - 服务端接收参数,获取客户端请求GET请求提交的数据
POST:
-
作用:POST请求动作,一般用于向服务器提交大量、隐私数据 -
取消csrf验证,否则Django将会拒绝客户端发来的POST请求,报403响应 def test_get_post(request):
if request.method == 'GET':
...
if request.method == 'POST':
...
return HttpResponse('')
Django的设计模式及模板层
传统MVC (Model-View-Controller 模型-视图-控制器)模式
- M模型层(Model),主要用于对数据库层的封装
- V视图层(View),用于向用户展示结果(WHAT+HOW)
- C控制(Controller,用于处理请求、获取数据、返回结果(重要))
—>作用:降低模块间的耦合度(解耦)
MTC (Model-Template-View 模型-模板-视图)模式)
模板层-变量和标签
变量
-
能传递到模板中的数据类型:str, int, list, tuple, dict, func, obj(类实例化的对象) -
在模板中使用变量语法: {{ 变量名 }}, {{ 变量名.index }}, {{ 变量名.key }}, {{ 变量名.方法 }}, {{ 函数名 }}
标签
模板层-过滤器和继承
过滤器
-
定义:在变量输出时对变量的值进行处理 -
作用:可以通过使用过滤器来改变变量的输出显示 -
语法:{{ 变量|过滤器1:‘参数值1’|过滤器2:‘参数值2’… }} -
常用过滤器: ? lower(转小写), upper(转大写), safe(默认不对变量内的字符串进行html转义), ? add:“n”(对value值加n), truncatechars:‘n’(如果字符串字符多于指定的字符数量,则会被截断。截断的字符串将以可翻译的省略号序列(“…”)结尾)
继承
模板继承可以使父模板的内容重用,子模版直接继承父模板的全部内容并可以覆盖父模板中相应的块
url反向解析
再谈url
- 代码中url出现的地方
- 模板【html中】
<a href='url'超链接</a> 点击后,页面跳转至url <form action='url' method='post'> form表单中的数据,用post方法提交至url - 视图函数中 - 302跳转 HttpResponseRedirect(‘url’) 将用户地址栏中的地址跳转到url
- 代码中url书写规范
- 绝对地址:http://127.0.0.1:8000/page/1
- 相对地址:
- ‘/page/1’ - '/'开头的相对地址,浏览器会把当前地址栏里的协议,ip和端口加上这个地址,作为最终访问地址,即如果当前页面地址为http://127.0.0.1:8000/page/3; 当前相对地址最终结果为http://127.0.0.1:8000 + /page/1
- ‘page/1’ - 没有’/'开头的相对地址,浏览器会根据当前url的最后一个/之前的内容 加上 该相对地址 作为最终访问地址,例如当前地址栏地址为http://127.0.0.1:8000/topic/detail; 则该相对地址最终结果为http://127.0.0.1:8000/topic/ + page/1
url反向解析
-
定义:url反向解析是指在视图或模板中,用path定义的名称来动态查找或计算出相应的路由 -
path函数的语法: path(route,views,name='别名') path('page',views.page_view,name='page_url') ? 根据path中‘name=’关键字传参给url确定个唯一确定的名字,在模板或视图中,可以通过这个名字反向推导出此url信息 -
模板中 - 通过url标签实现地址的反向解析 {% url '别名' %} --> {% url ‘pagen' '400' %} {% url '别名' '参数值1' '参数值2' %} --> {% 'person' age='28' name='gxn' %} -
视图函数中 - 可调用django中的reverse方法进行反向解析 from django.urls import reverse
reverse('别名',args=[],kwar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