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首先说明:
- 此I2C设计用于控制寄存器的读写,核心内容只有“I2C协议控制”和“寄存器组”。
- 主要内容是Python的编写。
- 编写Python,自动生成I2C代码。
在芯片设计中,由于工艺误差的存在,实际做出来的芯片性能会跟仿真值不一致。比如,设计的电阻是100Ω,但做出来只有80Ω;设计的偏置电流是1mA,但实际芯片却达到了1.2mA。特别是一些对电阻、电流等参数敏感的电路,出现如此大的偏差之后直接就工作不正常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通常采用trimming的办法来进行调整。
举个例子,假设我需要一个比较准的电阻值——100Ω,我无法接受它做出来之后减小到80Ω以下,或者增大到120Ω以上(对于集成电路来说,电阻误差是存在20%的误差的)。那么我不会单做一个电阻,而是将它做成一个电阻阵列,通过开关来改变电阻之间的串并联关系,从而调到我想要的阻值。而控制开关的东西,就是此次要设计的I2C,准确点说,应该是支持I2C总线协议通信的寄存器组。
可以理解的是,不同芯片之间,需要控制的位数不同,那么寄存器的数量也就不同。而我手上的这个I2C,它是固定寄存器数量的。有时候我不需要这么多寄存器,那么多余的寄存器就会浪费芯片的面积;而有时候这寄存器数量又不够用,我还要绞尽脑汁的进行控制字合并,让一个控制字(即一个寄存器)控制多个开关,很是麻烦。
目的
本次设计主要任务是:
- 实现自动弹性控制寄存器数量;
- 实现自动修改复位默认值。
完整的verilog代码都有,我是想用Python去识别我们需要多少个寄存器以及每个寄存器的默认值,然后再以verilog代码形式输出到一个文件里。如此生成的代码就不是固定数量的、默认值全为零的寄存器组了。所以主要任务还是在于Python代码的编写。
心里话
2021年8月31日,明天就是研二的第一天了,想通过这一系列的文章,记录一下读研历程。当然,编写代码不是我的专业,数字综合也不是我的强项。不过没办法,我真正做的东西是保密的,唯有写点不太重要的东西,让自己毕业之后觉得,不枉读这三年。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动力,让我动手写下这篇文章,那就是我的女朋友。她最近也开始了博客之旅,我当然要追上来啦,不能被她比下去。我要比她更优秀才行,嘿嘿。
后续内容就是真正实操了,希望自己能坚持下来,在这业余的工作中学点专业之外的东西,算是多方面提升自己吧。还有,希望她的博客之旅,能令她更加优秀。因为,就是喜欢优秀的她。
她说:多读书,多看报,少吃零食,多睡觉。
我说:嵘儿说得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