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N-WufN4oUz5XfDPGqW3Vog
原文:
情绪建构论并不认为“基本情绪”具有普遍性和固定性。
相反,害怕、生气和悲伤等情绪分类并非“情绪的自然类别”,而是由社会建构的,并且根据个体差异、学识、期望以及文化的不同而不同。
-----------------------------------------------------------------------------------------------------
同学提问:
他认为情绪相当于一个负反馈系统,人的内在经验预测和实际的感官之间的误差形成反应 对应到情绪这个有可能有道理,但是在没有感观输入前的预测 是基于什么来预测?神经系统时刻都会有一个预测?这个预测是否都是一个恒定值?这个预测是否要有触发信号?如果有,这个触发信号是什么?好像都没有讲清楚,因此从系统的角度,这个预测的假设给人就是未知数。另外,经过这个负反馈系统后,引起的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 表情 肢体语言,及其血压,心跳的变化 ,他认为每个人都不一样,这个也有可能,但是模式识别问题,也不是要求样本表征都一样,但是是否存在部分相似的特征,好像也没分析,如果存在,那应该还是可以通过模式识别进行划分研究的。这个人的研究 还可以继续关注一下,实际上他讲的反馈系统,特别像控制理论里 天天讲的负反馈系统,情绪响应就是根据误差来调节形成的系统性能,最终根据一段时间的PID控制,归于平静到正常状态,有点意思,但是对于生理信号的反应,他只是说每个人由于文化背景等表现不一,但是能否看作表情分析中的类内差和强度不同?
?----------------------------------我的点评---------------------------------------------------
主体:研究者,接受客体的输入,产生情绪;客体:被研究者,人或非人都可以,为主体提供输入。
?????????本文认为的情感构建其实是主客体经过交互后的一种主体修正情感,这其实是非常有道理的。比如:当某个人(客体)对我们(主体)表现出微笑,我们的预测感觉输入是面对微笑,根据以为的经验(我们的情感识别网络),我们预测出了这个人是带有善意的,我们应该给与积极的反应比如开心;但实际上这个人笑里藏刀,让我们放松警惕,然后给了我们一巴掌,实际的感觉输入就是受到了伤害;因为被打了,我们实际产生了伤心的情绪,并且对于这种预测误差,我们更新了我们的情感识别网络,下次再面对这种微笑,我们就会预测出这个人是带有恶意的,给与警惕。前后的情绪变化在于客体和主体的交互,而我们的五官六感时刻的在接受客体的输入,即使是在睡觉的时候(温度,梦境等),这种时刻的交互,也是一种持续性的在线学习。 ????????而我们目前的研究模型其实是主客体没有任何交互的,让机器预测一张图片中的人的表情,主体是机器,客体是图片中的人的表情。因为数据的标签是独立的,没有一个交互及前因后果,所以机器的模型永远都是第一次见到某个人,都认为是独立的客体,即使这个人的图片其实经常出现。面对笑里藏刀,我们也就预测到带有善意的,模型就停止了,没有后续的交互及反馈调节以影响下一次的预测。但我认为我们目前的这种没有交互的预测和识别是有意义的,虽然认定我们“人”同时带有迁移,强化的在线交互能力是肯定的,模型如果想要学习人的能力,带有这些能力是合理且必须的,但这种模型不是目前能做的,我们能解决其中一项目前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当然这是AI往强智能上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回到当前的问题,如果情绪真的都没有“指纹”,那么FACS就是错误的,我们无法通过面部运动发现正确的规律,预测也就失去了正确的假设。但我认为认定有统一的“指纹”这还是有意义的,同意个体差异的不同的同时也不否认同一性的存在,在某些特征维度上应该存在特征可区分性,即使仅依靠这些特征无法做到一个精确细腻的区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