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开发:
C++知识库
Java知识库
JavaScript
Python
PHP知识库
人工智能
区块链
大数据
移动开发
嵌入式
开发工具
数据结构与算法
开发测试
游戏开发
网络协议
系统运维
教程: HTML教程 CSS教程 JavaScript教程 Go语言教程 JQuery教程 VUE教程 VUE3教程 Bootstrap教程 SQL数据库教程 C语言教程 C++教程 Java教程 Python教程 Python3教程 C#教程 数码: 电脑 笔记本 显卡 显示器 固态硬盘 硬盘 耳机 手机 iphone vivo oppo 小米 华为 单反 装机 图拉丁 |
-> 人工智能 -> 混淆矩阵的概念 -> 正文阅读 |
|
[人工智能]混淆矩阵的概念 |
混淆矩阵的概念(** Confusion Matrix **) 目录2.4 精确率(Accuracy)和正确率(Precision)的区别 4 1 混淆矩阵在机器学习领域,混淆矩阵(Confusion Matrix),又称为可能性矩阵或错误矩阵。混淆矩阵是可视化工具,特别用于监督学习,在无监督学习一般叫做匹配矩阵。在图像精度评价中,主要用于比较分类结果和实际测得值,可以把分类结果的精度显示在一个混淆矩阵里面。 混淆矩阵的结构一般如下图表示的方法。 混淆矩阵要表达的含义:
True Positive(TP):真正类。样本的真实类别是正类,并且模型识别的结果也是正类。 False Negative(FN):假负类。样本的真实类别是正类,但是模型将其识别为负类。 False Positive(FP):假正类。样本的真实类别是负类,但是模型将其识别为正类。 True Negative(TN):真负类。样本的真实类别是负类,并且模型将其识别为负类。 该矩阵可用于易于理解的二类分类问题,但通过向混淆矩阵添加更多行和列,可轻松应用于具有3个或更多类值的问题。 举例 如有150个样本数据,预测为类I,类II,类III 各为50个。分类结束后得到的混淆矩阵为: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6jUrWOjX-1632838009426)(RackMultipart20210928-4-7q27bq_html_2b312e21158afc12.png)] 每一行之和表示该类别的真实样本数量,每一列之和表示被预测为该类别的样本数量。 第一行第一列中的43表示有43个实际归属第一类的实例被预测为第一类,同理,第一行第二列的2表示有2个实际归属为第一类的实例被错误预测为第二类。 混淆矩阵是对分类问题的预测结果的总结。使用计数值汇总正确和不正确预测的数量,并按每个类进行细分,这是混淆矩阵的关键所在。混淆矩阵显示了分类模型的在进行预测时会对哪一部分产生混淆。它不仅可以让您了解分类模型所犯的错误,更重要的是可以了解哪些错误类型正在发生。正是这种对结果的分解克服了仅使用分类准确率所带来的局限性。 2 从混淆矩阵得到分类指标从混淆矩阵当中,可以得到更高级的分类指标:Accuracy(精确率),Precision(正确率或者准确率),Recall(召回率),Specificity(特异性),Sensitivity(灵敏度)。 2.1 精确率(Accuracy)精确率是最常用的分类性能指标。可以用来表示模型的精度,即模型识别正确的个数/样本的总个数。一般情况下,模型的精度越高,说明模型的效果越好。 Accuracy = (TP+TN)/(TP+FN+FP+TN) 2.2 正确率或者准确率(Precision)又称为查准率,表示在模型识别为正类的样本中,真正为正类的样本所占的比例。一般情况下,查准率越高,说明模型的效果越好。 Precision = TP/(TP+FP) 2.3 召回率(Recall)又称为查全率,召回率表现出在实际正样本中,分类器能预测出多少。 Recall(召回率) = Sensitivity(敏感指标,True Positive Rate,TPR)= 查全率 表示的是,模型正确识别出为正类的样本的数量占总的正类样本数量的比值。一般情况下,Recall越高,说明有更多的正类样本被模型预测正确,模型的效果越好。 Recall = TP/(TP+FN) 查准率和查全率是一对矛盾的指标。一般来说,查准率高时,查全率旺旺偏低;二查全率高时,查准率往往偏低。 2.4 精确率(Accuracy)和正确率(Precision)的区别Accuracy,不管是哪个类别,只要预测正确,其数量都放在分子上,而分母是全部数据量,说明这个精确率是对全部数据的判断。 而正确率在分类中对应的是某个类别,分子是预测该类别正确的数量,分母是预测为该类别的全部的数量。 或者说,Accuracy是对分类器整体上的精确率的评价,而Precision是分类器预测为某一个类别的精确的评价。 2.5 Specificity(特异性)特异性指标,表示的是模型识别为负类的样本的数量,占总的负类样本数量的比值。 负正类率(False Positive Rate, FPR),计算公式为:FPR=FP/(TN+FP),计算的是模型错识别为正类的负类样本占所有负类样本的比例,一般越低越好。 Specificity = 1 - FPR 2.6 Fβ_ScoreFβ的物理意义就是将正确率和召回率的一种加权平均,在合并的过程中,召回率的权重是正确率的β倍。 F1分数认为召回率和正确率同等重要,F2分数认为召回率的重要程度是正确率的2倍,而F0.5分数认为召回率的重要程度是正确率的一半。比较常用的是F1分数(F1 Score),是统计学中用来衡量二分类模型精确度的一种指标。 F1_Score:数学定义为 F1分数(F1-Score),又称为平衡 F分数(Balanced Score),它被定义为正确率和召回率的调和平均数。在 β=1 的情况,F1-Score的值是从0到1的,1是最好,0是最差。 因此我们知道,计算Precision,Recall,Specificity等只是计算某一分类的特性,而Accuracy和F1-Score是判断分类模型总体的标准。 3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JSjfCDwk-1632838009428)(RackMultipart20210928-4-7q27bq_html_9cf5b4e05fae9b9c.png)]ROC 曲线 横坐标 :1-Specificity,伪正类率(False positive rate,FPR),预测为正但实际为负的样本占所有负例样本的比例。 纵坐标: Sensitivity,真正类率(True positive rate,TPR),预测为正且实际为正的样本占所有正例样本 的比例。 在一个二分类模型中,假设采用逻辑回归分类器,其给出针对每个实例为正类的概率,那么通过设定一个阈值如0.6,概率大于等于0.6的为正类,小于0.6的为负类。对应的就可以算出一组(FPR,TPR),在平面中得到对应坐标点。随着阈值的逐渐减小,越来越多的实例被划分为正类,但是这些正类中同样也掺杂着真正的负实例,即TPR和FPR会同时增大。阈值最大时,对应坐标点为(0,0),阈值最小时,对应坐标点(1,1)。 如下面这幅图,(a)图中实线为ROC曲线,线上每个点对应一个阈值。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M9aildFQ-1632838009432)(RackMultipart20210928-4-7q27bq_html_ea350d5a7fd19c7f.png)] ① 理想情况下,TPR应该接近1,FPR应该接近0。ROC曲线上的每一个点对应于一个threshold,对于一个分类器,每个threshold下会有一个TPR和FPR。比如Threshold最大时,TP=FP=0,对应于原点;Threshold最小时,TN=FN=0,对应于右上角的点(1,1)。 ② P和N得分不作为特征间距离d的一个函数,随着阈值theta增加,TP和FP都增加。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SpCYfWvY-1632838009435)(RackMultipart20210928-4-7q27bq_html_a73c1cb0ff3775f0.png)] 3.1 如何画ROC曲线对于一个特定的分类器和测试数据集,显然只能得到一个分类结果,即一组FPR和TPR结果,而要得到一个曲线,我们实际上需要一系列FPR和TPR的值,这又是如何得到的呢?我们先来看一下Wikipedia上对ROC曲线的定义: In signal detection theory, a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or simply ROC curve, is a graphical plot which illustrates the performance of a binary classifier system as its discrimination threshold is varied.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axS8ZnW9-1632838009437)(RackMultipart20210928-4-7q27bq_html_291810a5a52153a2.png)]问题在于"as its discrimination threashold is varied"。如何理解这里的"discrimination threashold"呢?我们忽略了分类器的一个重要功能"概率输出",即表示分类器认为某个样本具有多大的概率属于正样本(或负样本)。通过更深入地了解各个分类器的内部机理,我们总能想办法得到一种概率输出。通常来说,是将一个实数范围通过某个变换映射到(0,1)区间。 假如我们已经得到了所有样本的概率输出(属于正样本的概率),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改变"discrimination threashold"?我们根据每个测试样本属于正样本的概率值从大到小排序。下图是一个示例,图中共有20个测试样本,"Class"一栏表示每个测试样本真正的标签(p表示正样本,n表示负样本),"Score"表示每个测试样本属于正样本的概率。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ZUgpMgi5-1632838009439)(RackMultipart20210928-4-7q27bq_html_c686a3de8572b920.png)]接下来,我们从高到低,依次将"Score"值作为阈值threshold,当测试样本属于正样本的概率大于或等于这个threshold时,我们认为它为正样本,否则为负样本。举例来说,对于图中的第4个样本,其"Score"值为0.6,那么样本1,2,3,4都被认为是正样本,因为它们的"Score"值都大于等于0.6,而其他样本则都认为是负样本。每次选取一个不同的threshold,我们就可以得到一组FPR和TPR,即ROC曲线上的一点。这样一来,我们一共得到了20组FPR和TPR的值,将它们画在ROC曲线的结果如下图: 当我们将threshold设置为1和0时,分别可以得到ROC曲线上的(0,0)和(1,1)两个点。将这些(FPR,TPR)对连接起来,就得到了ROC曲线。当threshold取值越多,ROC曲线越平滑。 其实,我们并不一定要得到每个测试样本是正样本的概率值,只要得到这个分类器对该测试样本的"评分值"即可(评分值并不一定在(0,1)区间)。评分越高,表示分类器越肯定地认为这个测试样本是正样本,而且同时使用各个评分值作为threshold。我认为将评分值转化为概率更易于理解一些。 4 AUC4.1 AUC** 值的计算**AUC (Area Under Curve) 被定义为ROC曲线下的面积,显然这个面积的数值不会大于1。又由于ROC曲线一般都处于y=x这条直线的上方,所以AUC的取值范围一般在0.5和1之间。使用AUC值作为评价标准是因为很多时候ROC曲线并不能清晰的说明哪个分类器的效果更好,而作为一个数值,对应AUC更大的分类器效果更好。 AUC的计算有两种方式,梯形法和ROC AUCH法,都是以逼近法求近似值,具体见wikipedia。 4.2 AUC** 意味着什么**那么AUC值的含义是什么呢?根据(Fawcett, 2006),AUC的值的含义是: The AUC value is equivalent to the probability that a randomly chosen positive example is ranked higher than a randomly chosen negative example. 这句话有些绕,我尝试解释一下:首先AUC值是一个概率值,当你随机挑选一个正样本以及一个负样本,当前的分类算法根据计算得到的Score值将这个正样本排在负样本前面的概率就是AUC值。当然,AUC值越大,当前的分类算法越有可能将正样本排在负样本前面,即能够更好的分类。 从AUC判断分类器(预测模型)优劣的标准: AUC = 1,是完美分类器,采用这个预测模型时,存在至少一个阈值能得出完美预测。绝大多数预测的场合,不存在完美分类器。 0.5 < AUC < 1,优于随机猜测。这个分类器(模型)妥善设定阈值的话,能有预测价值。 AUC = 0.5,跟随机猜测一样(例:丢铜板),模型没有预测价值。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aCqnjvbp-1632838009440)(RackMultipart20210928-4-7q27bq_html_6e1b23ac0145f1dd.png)]AUC < 0.5,比随机猜测还差;但只要总是反预测而行,就优于随机猜测。 4.3 三种** AUC **值示例: 为什么使用** ROC **曲线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Jl4zjGVl-1632838009442)(RackMultipart20210928-4-7q27bq_html_a59d68aa4a0d7715.png)]既然已经这么多评价标准,为什么还要使用ROC和AUC呢?因为ROC曲线有个很好的特性:当测试集中的正负样本的分布变化的时候,ROC曲线能够保持不变。在实际的数据集中经常会出现类不平衡(class imbalance)现象,即负样本比正样本多很多(或者相反),而且测试数据中的正负样本的分布也可能随着时间变化。下图是ROC曲线和Precision-Recall曲线的对比: 标准,为什么还要使用ROC和AUC呢?因为ROC曲线有个很好的特性:当测试集中的正负样本的分布变化的时候,ROC曲线能够保持不变。在实际的数据集中经常会出现类不平衡(class imbalance)现象,即负样本比正样本多很多(或者相反),而且测试数据中的正负样本的分布也可能随着时间变化。下图是ROC曲线和Precision-Recall曲线的对比: 在上图中,(a)和?为ROC曲线,(b)和(d)为Precision-Recall曲线。(a)和(b)展示的是分类其在原始测试集(正负样本分布平衡)的结果,?和(d)是将测试集中负样本的数量增加到原来的10倍后,分类器的结果。可以明显的看出,ROC曲线基本保持原貌,而Precision-Recall曲线则变化较大。 |
|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开发:
C++知识库
Java知识库
JavaScript
Python
PHP知识库
人工智能
区块链
大数据
移动开发
嵌入式
开发工具
数据结构与算法
开发测试
游戏开发
网络协议
系统运维
教程: HTML教程 CSS教程 JavaScript教程 Go语言教程 JQuery教程 VUE教程 VUE3教程 Bootstrap教程 SQL数据库教程 C语言教程 C++教程 Java教程 Python教程 Python3教程 C#教程 数码: 电脑 笔记本 显卡 显示器 固态硬盘 硬盘 耳机 手机 iphone vivo oppo 小米 华为 单反 装机 图拉丁 |
360图书馆 购物 三丰科技 阅读网 日历 万年历 2025年1日历 | -2025/1/11 14:42:50- |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IT数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