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强化学习Actor-Critic的更新逻辑梳理笔记
前言:
前几天在给师弟讲actor-critic架构更新逻辑的时候,actor的优化逻辑我卡了好一会儿,最终也没有完整的把逻辑梳理出来,今天刚好趁着脑子清醒,把之前的PPT拿出来,借着PPT的内容,将AC架构的更新逻辑说明白,特此做一个笔记。
Actor-Critic架构简介:
关于AC架构,还是简单的说说我的理解吧,对于强化来说,目的是找到一个最优策略模型,使得它的动作轨迹累计回报值最大。自然会有一个策略模型,这里称作为Actor,它的输入是当前的状态信息state,输出为动作action。如果没有评价网络critic的话,那就只能利用轨迹的累计回报来更新参数了,一条轨迹更新一次,效率较低。所以有人想出来,要不要整个评价模型,对于特定的状态和动作,直接给出一个评价值,用来指导actor的优化方向。
critic的更新逻辑
而评价模型critic评价值的依据是什么呢?如果有之前的强化基础知识的话,对(s, a)的评价,就是Q(s, a)=r+γ*Q(s’,a’),这就是贝尔曼方程的Q值形式,关于贝尔曼方程的理解,我好像也做过笔记。
有了上面的等式,假设Q(s’, a’)是已知的,s, a, r, s’ 都是已知的,那么只需要更新critic的参数φ,使得Q(s,a|φ)的输出接近r+γ*Q(s’,a’)即可。这是一个有监督学习,属于深度学习的基本操作。
至于Q(s’,a’)到底准不准,在DDPG算法中,Q(s’,a’|φ-target)的更新频率要低于Q(s,a|φ),类似于人走路的时候,左脚先固定不动,右脚往前迈,然后左脚再往前走,一步一步往前挪~
这里我们已经拿到了critic的更新方式了,只要我们拥有足够多的(s, a, r, s’),那么我们就能获取到一个很好的评价模型,对于特定的(s,a)都能给一个“中肯”的评价。
actor的更新逻辑:
那这个评价怎么更新actor模型呢? 我们看看它的表达式: actor的式子:
a
=
π
(
s
∣
θ
)
a=\pi(s|\theta)
a=π(s∣θ) critic的式子:
q
=
Q
(
s
,
a
∣
?
)
=
Q
(
s
,
π
(
s
∣
θ
)
∣
?
)
q=Q(s,a|\phi)=Q(s, \pi(s|\theta)|\phi)
q=Q(s,a∣?)=Q(s,π(s∣θ)∣?)
而更新actor的思路是,对于特定状态s,调整actor模型参数θ,使得actor的输出
π
(
s
∣
θ
)
\pi(s|\theta)
π(s∣θ),经过critic模型后的输出
Q
(
s
,
π
(
s
∣
θ
)
∣
?
)
Q(s, \pi(s|\theta)|\phi)
Q(s,π(s∣θ)∣?)往更大的方向更新。
很明显这需要对一个复合函数进行链式求导。 整体来看,函数
Q
(
s
,
π
(
s
∣
θ
)
∣
?
)
Q(s, \pi(s|\theta)|\phi)
Q(s,π(s∣θ)∣?),当critic参数φ不变和特定的状态s情况下,Q是一个关于actor参数θ的复合函数,链式求导可得:
J
=
δ
Q
/
δ
θ
=
(
δ
Q
(
s
,
a
)
/
δ
π
(
s
∣
θ
)
)
?
(
δ
π
(
s
∣
θ
)
/
δ
θ
)
J = \delta Q / \delta \theta = (\delta Q(s, a)/ \delta \pi(s|\theta)) * (\delta \pi(s|\theta)/\delta \theta)
J=δQ/δθ=(δQ(s,a)/δπ(s∣θ))?(δπ(s∣θ)/δθ)
拿到了导数,根据定义,θ沿着梯度向上更新,即可使得
Q
(
s
,
π
(
s
)
)
Q(s,\pi(s))
Q(s,π(s))的值变大,即actor的输出会变得更好。
贴上DDPG算法流程图:
其中核心公式就是下面这个: 这里的a=u(s),u(s)即
π
(
s
)
\pi(s)
π(s),由于确定性策略,所以写成了u(s),而那个log只是一个技巧,方便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