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数码 购物 网址 头条 软件 日历 阅读 图书馆
TxT小说阅读器
↓语音阅读,小说下载,古典文学↓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器↓
一键清除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开发: C++知识库 Java知识库 JavaScript Python PHP知识库 人工智能 区块链 大数据 移动开发 嵌入式 开发工具 数据结构与算法 开发测试 游戏开发 网络协议 系统运维
教程: HTML教程 CSS教程 JavaScript教程 Go语言教程 JQuery教程 VUE教程 VUE3教程 Bootstrap教程 SQL数据库教程 C语言教程 C++教程 Java教程 Python教程 Python3教程 C#教程
数码: 电脑 笔记本 显卡 显示器 固态硬盘 硬盘 耳机 手机 iphone vivo oppo 小米 华为 单反 装机 图拉丁
 
   -> 人工智能 -> 目标跟踪 ATOM(ATOM: Accurate Tracking by Overlap Maximization) -> 正文阅读

[人工智能]目标跟踪 ATOM(ATOM: Accurate Tracking by Overlap Maximization)

文章标题:《ATOM: Accurate Tracking by Overlap Maximization》
文章地址:https://arxiv.org/pdf/1811.07628.pdf
github地址:https://github.com/visionml/pytracking

CVPR 2019 的一篇文章。
主要作者之一叫做 Martin Danelljan,据说是做跟踪方面的大佬、数学大佬。


Abstract

虽然近年来,视觉跟踪任务的鲁棒性(robustness)有了惊人的提升,但是准确度(accuracy)仍然进步不大。人们把专注于开发强大的分类器,但是严重忽略了准确的目标状态估计(target state estimation)(也就是包围框的回归问题)。实际中,许多分类器采用简单的多尺度搜索方法(例如 SiamFC)来估计目标的包围框。我们认为这种方法本质上是局限的,因为目标估计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需要有该目标的高层次信息(high-level knowledge)。

我们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跟踪架构来解决这个问题,该架构由专门的目标估计(target estimation)和分类(classification)组件构成。通过广泛的离线学习,把高层次信息融入到目标估计中。我们训练目标估计组件,用于预测目标和估计出来的包围框之间的 overlap。通过精心地整合 target-specific information ,我们的方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包围框准确度。我们进一步介绍了一个分类组件,是在线训练的,用于保证受到干扰时能有强大的分辨能力。

本算法在 5 5 5 个具有挑战性的基准上都刷到了 state-of-the-art,在大型数据集 TrackingNet 上,我们的跟踪器 ATOM 比先前的 No.1 提高了接近 15 % 15\% 15%,运行速度在 30 FPS 30 \text{FPS} 30FPS 以上。


1 Introduction

在线跟踪是个很难的问题,算法必须在最小的 supervision(监督)下在线学习目标的外观模型(appearance model ),通常是在视频的第一帧做这件事。 模型要对没有见过的方面具有泛化能力,包括不同的姿态,视角,光照等。跟踪任务可以分解为一个分类classification)任务和一个估计estimation )任务。对于前者,要通过把图像区域划分为前景和背景,从而鲁棒地提供目标的粗略定位后者是估计目标状态,通常用一个边界框表示

当前的问题:
近年来,大家都关注于目标分类、构建鲁棒的分类器。例如某些基于相关滤波器(correlation filters)的方法,还有某些利用深度特征表示的方法。另一方面,目标估计的进展不及预期,可以从 VOT2018 的竞赛结果上观察到,像比较老的 KCFMEEM 跟踪器还排名很前,然而它们的鲁棒性其实远不如人意。实际中,最近比较先进的跟踪器仍然依赖于分类组件,通过多尺度搜索来估计目标状态。然而这种策略本质上很受限,因为边界框的估计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需要理解目标的高维信息。

本文做法:
(1)包围框的预测
本文中,我们平衡了目标分类和目标估计之间的性能差距,我们引入了一个新颖的跟踪架构,由专门的目标估计和目标分类两部分组成。受到最近的 IoU-Net 的启发,我们训练一个目标估计组件 ,来预计 目标估计出来的包围框 之间的 IoU。由于原始的 IoU-Net 是特定类别的(class-specific 的),所以它对于通用目标跟踪不是非常合适,我们提出了一个新颖的架构把 target-specific 的信息融入到 IoU 的预测中。 我们用过引入一种基于调制的(modulation-based)网络组件,把 reference 的图像(也就是模板)的目标外观信息结合起来,以获得 target-specificIoU 估计。这使得我们在大规模数据集上离线训练目标估计组件。在跟踪的过程中,通过把预测得到的 IoU overlap 最大化,来找到目标包围框。

(2)在线训练分类器 (用共轭梯度在线训练)
为了开发一个无缝的透明的跟踪方法,我们也重新讨论了目标分类问题,以避免不必要的复杂性。我们的目标分类组件简单且强大,由 2 2 2 个全连接层的网络头组成。与目标估计模块不同,分类组件是在线训练的,在受到干扰的场景下提供强鲁棒性。为了保证实时性能,我们解决了在线优化时,无法高效地梯度下降的问题。相反,采用了基于共轭梯度的策略,还演示了如何在深度学习架构中实现它。跟踪流程很简单,主要包括分类估计模型更新

效果:
NFSUAV123LaSOTVOT2018TrackingNet 5 5 5 个数据集全部刷到了 state-of-the-art,在 LaSOT 上以 10 % 10\% 10% 的绝对值领先。


2 Related work

在视觉跟踪领域,通常把目标分类(target classification)和目标估计(target estimation)分成两个既独立,又关联的子任务。目标分类是判定 “目标在某一图像位置是否存在” 。然而能给到该任务的信息很少,例如只有图像坐标。目标估计要找到它的完整状态,通常是用包围框来表示。在最简单的情况下,目标是刚性的,只在画面中做平移。这时目标估计可以简化为寻找它在二维图像中的定位,于是不需要与目标分类任务分开考虑。 然而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物体的视角和姿态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导致包围框的估计变得复杂。

过去几年,通过在线训练强大的分类器,目标分类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特别是基于相关滤波(correlation-based)的跟踪器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一直以来都无法精确地估计目标(包围框)。即使要找到一个单参数的尺度因子,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大多数方法都采用蛮力多尺度检测的策略,计算负担很大。因此,默认的方法是用一个单独的分类器做状态估计。但目标分类器不是对目标状态的所有方面都敏感,例如宽度和高度。实际上,目标状态在某些方面具有不变性,可以考虑利用这个特性来提高模型的鲁棒性。我们不依赖分类器,而是学习一个专门的目标估计组件。

对于目标包围框的精确估计,是一个复杂的任务,需要有高级的先验知识。边界框依赖于目标的姿态和视角,这不能被建模为一个简单的图像变换(例如统一的图像缩放)。因此,从零开始在线学习准确的目标估计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最近有一些方法,通过大量的离线训练来整合先验知识。例如 SiamRPN,还有它的延伸算法,都展现了包围框回归的能力。然而这些暹罗(siamese)跟踪方法通常在目标分类问题上挣扎。 不像那些基于相关(correlation-based)的方法,暹罗跟踪由于没有做在线更新,没有明确地考虑干扰因素。虽然有的使用简单的模板更新技术,改善了一点点,但它还没有达到强大的在线学习模型的水平。与暹罗跟踪方法相比,我们在线学习分类模型,同时利用了大量的离线训练来进行目标估计任务。


3 Proposed Method

本文提出的跟踪方法由两部分组成:(1)离线训练的目标估计模块。(2)在线训练的目标分类模块。
这两部分集成在一个统一的多任务网络结构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2)

2 2 2:我们在 预训练ResNet-18 骨干网络上添加了两个模块。目标估计 模块是在大规模数据集上离线训练的,用来预测目标的 IoU overlapIoU Modulation 模块使用参考图像(reference image)和初始目标框,计算出带有特定目标外观信息(target-specific appearance information)的调制向量modulation vectors)。IoU Predictor 模块从测试图片拿到深度特征和建议的包围框,以及上面来的调制向量,估计每一个包围框的 IoU目标分类 模块是在线训练的,用全卷积的方式输出目标置信度。



目标分类目标估计 任务共用同一个骨干网络,这个骨干是在 ImageNet 上预训练的 ResNet-18,然后在这里微调。

目标估计 模块用的是 IoU-perdictor 网络,这个网络是用大规模视频跟踪数据集和目标检测数据集离线训练的,在跟踪的时候冻结权重。
IoU-perdictor 4 4 4 个输入:
⑴ 当前帧的骨干网络特征;
⑵ 当前帧的估计的包围框;
⑶ 参考图的骨干网络特征;
⑷ 参考图的目标包围框(也就是你选定的框)。
它为每一个 “在当前帧估计的包围框” 预测 IoU 得分。
在跟踪过程中,通过梯度上升最大化 IoU 得分,获得最终的包围框。

目标分类 用了另外一个头,它是完全在线学习的。它经过专门的训练,使用当前帧的骨干网络特征,预测目标的置信度分数,从而把跟踪目标从场景里和其它东西区分出来。训练和预测都用全卷积的方式,以保证效率和覆盖范围,在线训练这样一个网络不太容易,像随机梯度下降这类传统的方法是很不理想的。于是我们提出了一种优化策略,它基于 共轭梯度高斯-牛顿 法,可以在线快速训练。我们还用 PyTorch 实现了前向传播和反向传播,很容易使用。


3.1 Target Estimation by Overlap Maximization

这一节详细介绍目标估计模块。目标估计模块的目的是,确定目标包围框,给定粗略的初始估计。我们用到了 IoU-Net,与传统的方法相比,IoU-Net 用于预测 “目标真实框” 和 ”输入的候选框” 之间的 IoU,然后通过最大化 IoU 的预测来实现包围框的估计。

为了更好地描述目标估计模块,这里先简单复习一下 IoU-Net。给定:
图像的深度特征表示: x ∈ R W × H × D x \in \mathbb{R}^{W \times H \times D} xRW×H×D
目标的包围框估计: B ∈ R 4 B \in \mathbb{R}^4 BR4
IoU-Net 预测 B B B 和目标之间的 IoU

这里 B B B 的参数化表示为 B = ( c x w , c y h , log ? w , log ? h ) B =\left(\dfrac{c_x}{w}, \dfrac{c_y}{h}, \log{w}, \log{h}\right) B=(wcx??,hcy??,logw,logh),其中 ( c x , c y ) (c_x, c_y) (cx?,cy?) 是包围框中心点的坐标。
该网络使用 Precise ROI PoolingPrPool),根据 B B B 的坐标,对特征 x x x 中对应的区域进行池化,得到指定大小的特征图 x B x_B xB?PrPool 是一种自适应平均池化,它的变量是连续的,关键优点是对于包围框坐标 B B B 是可微的。这使得我们可以通过梯度上升来最大化 IoU,从而优化包围框 B B B

Network Architecture:
在目标检测任务中,对于每个类别的目标都要单独训练一个 IoU-Net。然而在跟踪任务里,目标类别一般是未知的。另外,一般来说,被跟踪的目标不属于预先定义的类,在训练集里也没有出现过。所以特定类别class-specific)的 IoU 预测器在这里用处不大。相反,我们需要特定目标target-specific)的 IoU 预测,用到的数据是第 1 1 1 帧的标注。由于 IoU 预测任务是 high-level 的,在单帧数据上,在线训练或者微调 IoU-Net 都是不太行的。因此我们认为目标估计网络需要离线训练,学习一般特征表示用于 IoU 预测。

要跟踪的对象是事先未知的,因此难点是有效地利用参考图像来构建 IoU 预测架构。我们最开始的实验表明,把 “参考图像的特征” 和 “当前图像的特征” 简单地融合起来性能很差。同时也发现用 Siamese 的架构得到次优的结果。于是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调制(modulation-based)的网络结果,仅根据一张参考图片,可以预测任意目标的 IoU。该架构如图(3)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3)

3 3 3:目标估计网络的完整结构。测试图片进入 ResNet-18,然后从 Block3Block4 出来深度特征。出来的特征先各自经过两个卷积层 Conv(蓝色那两块)。然后用 PrPool 层把建议的区域池化到固定的尺寸。Reference Branch 出来的调制向量Modulation Vector)其实是个 1 × 1 1\times1 1×1 的系数向量,用它对前面讲的池化后的特征进行通道上的相乘。再把这个特征输入到全连接层来预测 IoU。所有的 Conv 层和 FC 层都加了 BatchNormReLU



我们的网络有两个支路,两个支路都是用 ResNet-18Block3Block4 的输出作为输入。
reference 支路的输入是特征 x 0 x_0 x0? 和选定的包围框 B 0 B_0 B0?,它返回一个调制向量 c ( x 0 , B 0 ) \color{#007500}c(x_0,B_0) c(x0?,B0?),尺寸是 1 × 1 × D z 1 \times 1 \times D_z 1×1×Dz?,值是一些正的系数。

test 支路要对当前图片估计出目标的包围框。它首先用 backbone 提取特征 x x x, 然后把它传进两个卷积层,然后根据估计的包围框 B B B ,用 PrPool 提取深度特征。由于 test 支路要为 IoU 的预测提取一般特征,这是一个更复杂的任务,与 reference 支路相比,它使用了更多的层和更高分辨率的 pooling。得到的特征表示 z ( x , B ) \color{#D94600}z(x,B) z(x,B) 的尺寸是 K × K × D z K \times K \times D_z K×K×Dz? K K KPrPool 层输出的空间尺寸。然后对从测试图片计算出来的特征表示进行调制(modulate),做法是用系数向量 c c c 对它做通道上的(channel-wise)乘法。这就为 IoU 的预测提供了目标特定(target-specific)的表示。调制后的向量传进 IoU 预测模块 g g g,该模块是由 3 3 3 个全连接层组成的。对包围框 B B BIoU 预测公式如下: IoU ( B ) = g ( c ( x 0 , B 0 ) ? ? ? z ( x , B ) ) (1) \text{IoU}(B) = g\left( \textcolor{#007500}{c(x_0,B_0)} \, \cdot \, \textcolor{#D94600}{z(x,B)}\right) \tag{1} IoU(B)=g(c(x0?,B0?)?z(x,B))(1) 根据标注的数据,通过最小化公式(1)的预测误差来训练网络。跟踪的时候,根据 B B B 来最大化公式(1),以估计目标状态。


Training:
从公式(1)可以看到,只要能选择一对(pairs)标注了包围框的图片,整个 IoU 预测网络就能够进行端到端的训练。我们用的是 LaSOTTrackingNet 的训练集,选择的图片最大间隔是 50 50 50。我们从 COCO 数据集构造一些图片对,泛化更多的类别,作为数据增强。在参考图像中,我们以目标为中心裁剪一个正方形的图块,它的面积是目标(标注框)面积的 5 5 5 倍。对于测试图片,裁剪一个差不多的图块,但是中心点和大小稍微有点抖动,这样可以模拟真实跟踪场景。最后这些裁剪的图块都 resize 成固定的大小。对于每一对图像,通过对标注框添加高斯噪声,生成 16 16 16 个候选框,同时保证 IoU 大于 0.1 0.1 0.1。还用了翻转和颜色增强。和 IoU-Net 一样,IoU 归一化到 [ ? 1 , 1 ] [-1,1] [?1,1]

网络头的权重采用 MSRA 初始化,backbone 的权重在训练时一直冻住。损失函数是平均平方误差(MSE),训练 40 40 40epochs,每个 epoch 64 64 64 个图像对。优化器用的 ADAM,初始学习率 1 0 ? 3 10^{-3} 10?3,每 15 15 15epoch 乘以系数 0.2 0.2 0.2


3.2 Target Classification by Fast Online Learning

虽然目标估计模块提供了准确的边界框输出,但是缺乏能力鲁棒地把目标从干扰背景中区分出来。我们用第二个网络头作为目标估计的补充,它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区分。与估计组件不同,目标分类模块是专门在线学习的,用来预测目标的置信度得分。由于目标分类模块的任务是粗略地提供目标的 2 D 2\text{D} 2D 位置,我们希望它与尺寸和比例无关(invariant)。相反,它应该通过最小化误检来强调鲁棒性。


Model:
我们的目标分类模块是一个 2 2 2 层的全卷积网络,公式定义为: f ( x ; w ) = ? 2 ( w 2 ? ? 1 ( w 1 ? x ) ) (2) f(x;w) = \phi_2 \left( w_2 * \phi_1 \left( w_1 * x\right) \right) \tag{2} f(x;w)=?2?(w2???1?(w1??x))(2)其中, x x xbackbone feature map w = { w 1 , w 2 } w = \{ w_1, w_2 \} w={w1?,w2?} 是网络参数, ? 1 \phi_1 ?1? ? 2 \phi_2 ?2? 是激活函数, ? * ? 表示标准的多通道卷积(multi-channel convolution)。这个架构是通用的,你可以换更复杂的模型。我们发现这样一个简单的模型是足够的,在计算高效性中获益。

DCF 的启发,我们基于 L 2 L_2 L2? 分类误差制定了类似的学习目标: L ( w ) = ∑ j = 1 m γ j ∥ f ( x j ; w ) ? y j ∥ 2 + ∑ k λ k ∥ w k ∥ 2 (3) L(w) = \sum^{m}_{j=1} \gamma_j \| f(x_j;w) - y_j \|^2 + \sum_k \lambda _k \| w_k \| ^2 \tag{3} L(w)=j=1m?γj?f(xj?;w)?yj?2+k?λk?wk?2(3)每个训练样本(特征图 x j x_j xj?) 都用分类置信度 y i ∈ R W × H y_i \in \mathbb{R}^{W \times H} yi?RW×H 来标注,它是一个以目标为中心的高斯分布采样sampled Gaussian function)。在损失函数中,每个训练样本的影响用权重 γ j \gamma_j γj? 来控制,参数 w k w_k wk? 的正则化力度设为 λ k \lambda_k λk?


Online Learning:
要最小化公式(3),一种简单粗暴的方法是使用标准梯度下降或者随机梯度下降。用现成的深度学习框架很容易实现这些方法,但是不适合在线训练,因为收敛速度很慢。我们为此开发了一种更复杂的优化方法,专门针对这种在线学习的问题,实现起来只有一点点复杂。首先,把问题的残差(residuals)定义为:
r j ( w ) = r j ( f ( x j ; w ) ? y j ) , j ∈ { 1 , … , m } r m + k ( w ) = λ k w k , k = 1 , 2 \begin{aligned} & r_j(w) = \sqrt{r_j} \left( f(x_j; w) - y_j \right), \quad j\in\{ 1,\dots,m \} \\ & r_{m+k} (w) = \sqrt{\lambda_k} w_k, \quad k = 1, 2 \end{aligned} ?rj?(w)=rj? ?(f(xj?;w)?yj?),j{1,,m}rm+k?(w)=λk? ?wk?,k=1,2?(这个很简单,残差是原函数的导数)

于是公式(3)的损失函数等价于残差向量的 L 2 L^2 L2 范数: L ( w ) = ∥ r ( w ) ∥ 2 L(w) = \| r(w) \|^2 L(w)=r(w)2
其中 r ( w ) r(w) r(w) 是所有残差 r j ( w ) r_j(w) rj?(w)concatenation

我们利用二次高斯-牛顿Gauss-Newton)近似: L ~ w ( Δ w ) ≈ L ( w + Δ w ) \tilde{L}_{w} (\Delta w) \approx L(w+ \Delta w) L~w?(Δw)L(w+Δw)
它可以通过在当前估计 w w w 上对残差 r r r 做一阶泰勒展开( r ( w + Δ w ) ≈ r w + J w Δ w r(w+\Delta w)\approx r_w + J_w\Delta w r(w+Δw)rw?+Jw?Δw )来获得,把它代进去得:
L ~ w ( Δ w ) = Δ w T J w T J w Δ w + 2 Δ w T J w T r w + r w T r w (4) \tilde{L}_w (\Delta w) = \Delta w^T J_w^T J_w \Delta w + 2 \Delta w^T J_w^T r_w + r_w^T r_w \tag{4} L~w?(Δw)=ΔwTJwT?Jw?Δw+2ΔwTJwT?rw?+rwT?rw?(4)

这里我们已经有定义 r w = r ( w ) r_w = r(w) rw?=r(w),以及 J w = ? r ? w J_w = \dfrac{\partial r}{ \partial w} Jw?=?w?r? r r r w w w 处的雅克比Jacobian)。新的变量 Δ w \Delta w Δw 表示参数 w w w 的增量。

这个高斯-牛顿子问题(式子(4)) 形成了一个正定二次方程,使得我们可以用一些特殊的机制,例如共轭梯度(Conjugate Gradient,CG)。关于 CG 的完整描述不在本文范围内,直观来说,它就是要在每一次迭代中找到一个最优的搜索方向 p p p 和步长 α \alpha α。由于 CG 算法是由一些简单的向量操作组成的,可以用几行 python 代码搞定。唯一的挑战就是要为搜索方向 p p p 计算式子 J w T J w p J_w^T J_w p JwT?Jw?p

我们知道 CG 已经在一些 DCF 的跟踪器上成功地应用了,然而,这些方案依赖于对所有操作手撸代码来实现 J w T J w p J_w^T J_w p JwT?Jw?p,即使对于简单的模型(如 式子(2))也需要花许多时间求导,乏味地工作。而且也缺乏灵活性,要是 式子(2) 有细微的修改,例如加了一层、改变了非线性,那么你又要重新求导、手撸代码实现。

本文证明了如何为 式子(4) 实现共轭梯度,通过采用深度学习框架(例如 PyTorch)中的反向传播函数。我们的实现仅需要使用者提供 r ( w ) r(w) r(w) 以计算残差,这很容易实现。因此,我们的算法适用于任何形式的像 式子(3) 这样的浅层学习问题。

为了找到一种策略以计算 J w T J w p J_w^T J_w p JwT?Jw?p,我们首先考虑一个向量 u u u,它的尺寸与 r ( w ) r(w) r(w) 相同。通过计算它们内积后的残差,我们得到: ? ? w ( r ( w ) T u ) = ? r ? w T u = J w T u \dfrac{\partial}{\partial w} \left( r(w)^T u \right) = \dfrac{\partial r}{ \partial w}^T u = J_w^T u ?w??(r(w)Tu)=?w?r?Tu=JwT?u
事实上,这是反向传播过程的标准操作,即在计算图中的每个节点上应用转置的雅可比矩阵,从输出端开始。
于是我们可以把一个标量方程 s s s 关于变量 v v v 的反向传播定义为 BackProp ( s , v ) = ? s ? v \text{BackProp}(s,v) = \dfrac{\partial s}{\partial v} BackProp(s,v)=?v?s?
综上,我们有 BackProp ( r T u , w ) = J w T u \text{BackProp}(r^Tu, w) = J_w^T u BackProp(rTu,w)=JwT?u,然而,这只解决了 J w T J w p J_w^T J_w p JwT?Jw?p 里面的第二个乘法,我们首先要计算 J w p J_w p Jw?p,这涉及到雅可比矩阵本身的应用(不是它的转置)。幸运的是,函数 u ? J w T u u \mapsto J_w^T u u?JwT?u 简单地就是 J w T J_w^T JwT?,因为这个方程是线性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应用反向传播来转置它。令 h : = J w T u = BackProp ( r T u , w ) h := J_w^T u = \text{BackProp}(r^Tu, w) h:=JwT?u=BackProp(rTu,w),我们得到 J w p = ? ? u ( h T p ) = BackProp ( h T p , u ) J_w p = \dfrac{ \partial }{ \partial u}(h^T p) = \text{BackProp}(h^T p, u) Jw?p=?u??(hTp)=BackProp(hTp,u)



基于以上结果,我们给出了完整的优化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算法 1)

它使用 N G N N_{GN} NGN? 次高斯-牛顿迭代,每个迭代里包含 N C G N_{CG} NCG? 次共轭梯度迭代(用于最小化子问题 式子(4))。
每个共轭梯度迭代里面需要调用两次 BackProp \text{BackProp} BackProp 来分别计算 q 1 = J w p q_1 = J_w p q1?=Jw?p q 2 = J w T q 1 q_2 = J_w^T q_1 q2?=JwT?q1?
在外部循环中,需要计算一次 h = J w T u h=J_w^T u h=JwT?u

算法(1) 中每次 BackProp \text{BackProp} BackProp 的调用,都把内积中的其中一个向量当做常数,即,反向传播梯度的时候不会经过它。为了清晰起见,这在 算法(1) 中用了注释来突出显示。

值得注意的是,该优化算法实际上是无参数的,不需要调参,只需要设置迭代次数。与梯度下降相比,基于共轭梯度的方法在每次迭代中自适应地计算学习率 α \alpha α 和动量 β \beta β。注意观察到, g g g式子(4) 的梯度的负数。


3.3 Online Tracking Approach

我们的 ATOM 跟踪器使用 PyTorch 实现的,在 Nvidia GTX-1080 单卡上运行速度超过 30 FPS 30 \text{FPS} 30FPS

Feature extraction:
我们用 ImageNet 上预训练的 ResNet-18 作为骨干网络。对于目标分类(target classification),我们用了 block 4 的特征。目标估计(target estimation)部分用的 block 3block 4 作为输入。特征(Features)是来自于 288 × 288 288 \times 288 288×288 的图像上的一块区域来的,这块区域的大小是所选目标区域的 5 5 5 倍。注意的是,ResNet-18 提取的特征是共享的,在每一帧只提取 1 1 1 个图像块的特征。

Classification Model:
分类头(式子(2))的第一层由 1 × 1 1\times 1 1×1 的卷积层 w 1 w_1 w1? 组成,它将特征的维度降低至 64 64 64。和 ECO 的做法一样,这一层的目的是降低内存和计算开销。第二层采用了一个 4 × 4 4 \times 4 4×4 的卷积核 w 2 w_2 w2?,输出通道为 1 1 1。我们令 ? 1 \phi_1 ?1? 1 1 1identity),因为我们观察到,在这一层用非线性没有获得任何收益。我们用连续可导的 PELU(parameteric exponential linear unit) 作为输出激活:
? 2 = { t , t ≥ 0 α ( e t α ? 1 ) , t ≤ 0 \phi_2 = \left\{ \begin{array}{ll} t, & t \geq 0 \\[1em] \alpha \left(e^{ \frac{t}{\alpha} } -1 \right), & t\leq 0 \end{array} \right. ?2?=??????t,α(eαt??1),?t0t0?

α = 0.05 \alpha = 0.05 α=0.05 可以使我们忽略损失(式子(3))中的易分类负样本(easy negative examples)。我们发现 ? 2 \phi_2 ?2? 的连续可微性有利于优化。

在第 1 1 1 帧中,我们通过应用不同程度的平移(translation)、旋转(rotation)、模糊(blur)和丢弃(dropout)来作为数据增强,从而得到 30 30 30 个初始训练样本 x j x_j xj?
然后用 算法(1) 来优化参数 w w w,设 N G N = 6 N_{GN}=6 NGN?=6 N C G = 10 N_{CG}=10 NCG?=10
然后,只优化最后一层的 w 2 w_2 w2?, 每 10 10 10 帧用 N G N = 1 N_{GN}=1 NGN?=1 N C G = 5 N_{CG}=5 NCG?=5
每帧里我们用特征图 x j x_j xj? 作为训练样本,它的标注是基于估计目标中心的高斯分布 y j y_j yj?
式子(3) 里的权重 γ j \gamma_j γj? 用学习率 0.01 0.01 0.01 来更新。

Target Estimation:
我们首先在先前估计的目标位置和尺寸上提取特征。然后应用分类模型(式子(2)),根据最大的置信度得分来找到 2 D 2\text{D} 2D 位置。与之前估计的目标宽度和高度一起,生成初始包围框 B B B。虽然可以使用这种单一的建议(proposal)来进行状态估计,但我们发现使用多个随机初始化可以更好地避免局部极大值。因此,我们通过在 B B B 中加入均匀的随机噪声,来生成一组 10 10 10 个初始建议(proposals)。通过使用步长为 1 1 1 、迭代 5 5 5 次的梯度上升来最大化每个框预测的 IoU式子(1))。最终的预测方法是取 IoU 最高的 3 3 3 个包围框的平均值。没有进一步的后处理或者过滤。注意 式子(1) 中的调制向量 c ( x 0 , B 0 ) c(x_0,B_0) c(x0?,B0?) 是在第 1 1 1 帧里预先计算好的。

Hard Negative Mining:
为了在有干扰物(distractors)的场景下进一步增强分类组件的鲁棒性,我们采用了难分类负样本挖掘策略。(hard negative mining strategy)。

如果在分类得分里检测到了干扰物峰值,我们就把这个训练样本的学习率 double,然后立即使用标准设置( N G N = 1 N_{GN}=1 NGN?=1 N C G = 5 N_{CG}=5 NCG?=5)跑一轮优化。

如果目标得分低于 0.25 0.25 0.25,我们就判定为目标跟丢了。

虽然这个策略不是我们这个框架的基本结构之一,但是能够提供一些额外的鲁棒性。



4 Experiments

我们在 5 5 5 个基准上评估 ATOMNeed for Speed(NFS)UAV123TrackingNetLaSOTVOT2018
详细结果在补充材料里。



实验自己看原文…

  人工智能 最新文章
2022吴恩达机器学习课程——第二课(神经网
第十五章 规则学习
FixMatch: Simplifying Semi-Supervised Le
数据挖掘Java——Kmeans算法的实现
大脑皮层的分割方法
【翻译】GPT-3是如何工作的
论文笔记:TEACHTEXT: CrossModal Generaliz
python从零学(六)
详解Python 3.x 导入(import)
【答读者问27】backtrader不支持最新版本的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2-04-24 09:26:47  更:2022-04-24 09:27:34 
 
开发: C++知识库 Java知识库 JavaScript Python PHP知识库 人工智能 区块链 大数据 移动开发 嵌入式 开发工具 数据结构与算法 开发测试 游戏开发 网络协议 系统运维
教程: HTML教程 CSS教程 JavaScript教程 Go语言教程 JQuery教程 VUE教程 VUE3教程 Bootstrap教程 SQL数据库教程 C语言教程 C++教程 Java教程 Python教程 Python3教程 C#教程
数码: 电脑 笔记本 显卡 显示器 固态硬盘 硬盘 耳机 手机 iphone vivo oppo 小米 华为 单反 装机 图拉丁

360图书馆 购物 三丰科技 阅读网 日历 万年历 2025年1日历 -2025/1/6 22:58:24-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器↓
TxT小说阅读器
↓语音阅读,小说下载,古典文学↓
一键清除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IT数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