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数码 购物 网址 头条 软件 日历 阅读 图书馆
TxT小说阅读器
↓语音阅读,小说下载,古典文学↓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器↓
一键清除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开发: C++知识库 Java知识库 JavaScript Python PHP知识库 人工智能 区块链 大数据 移动开发 嵌入式 开发工具 数据结构与算法 开发测试 游戏开发 网络协议 系统运维
教程: HTML教程 CSS教程 JavaScript教程 Go语言教程 JQuery教程 VUE教程 VUE3教程 Bootstrap教程 SQL数据库教程 C语言教程 C++教程 Java教程 Python教程 Python3教程 C#教程
数码: 电脑 笔记本 显卡 显示器 固态硬盘 硬盘 耳机 手机 iphone vivo oppo 小米 华为 单反 装机 图拉丁
 
   -> 人工智能 -> 十三、聚类算法 -> 正文阅读

[人工智能]十三、聚类算法

六、聚类算法实战

一、聚类

聚类是一种无监督的机器学习任务,可以自动将数据划分为类cluster,因此聚类分组不需要提前被告知所划分的组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因为我们甚至可能都不知道我们在寻找什么,所以聚类是用于知识发现而不是预测。
聚类原则是一个组内的记录彼此必须非常相似,而与该组之外的记录截然不同,所有聚类做的就是遍历所有的数据然后找到这些相似性。

二、K-Means(均值)

①选择K个初始的簇中心,该点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人为的
②某一个样本和某一个聚类中心的距离
③计算所属聚类的样本均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②③循环往复迭代,直到不发生任何变化就停止

三、K-Mediods(中位数)

数组1,2,3,4,100的均值为22,要是通过K-Means求均值的话,离里面大多数的数值还是比较远的
取中位数3的话,更好一些,因为100是个噪声点

四、二分K-Means

两个簇里面的样本数量都很小,两个簇中心很近,两个MSE很小,合并,簇中心离得很远,MSE很大,分开
若发现两个簇中心比较近,就把这两个簇进行合并
若发现某个簇离其他簇都比较远,而且该簇里面点又特别多,那就把这个簇分成两部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五、K-Means++

选择初始化簇中心稍微远一点
随机选择第一个
算每个样本到第一个样本距离,样本距离可以算成概率
概率化选择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六、Mini Batch K-Means

本质上,以上用的是BGD批量梯度下降,而Mini Batch K-Means使用的是SGD随机梯度下降
从每个簇中不选择全部求均值,而是选择一部分求均值
速度快,数据量大的时候可以选择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七、如何确定K聚类数

Ⅰ,肘部法

也就是找拐点位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Ⅱ,K均值损失函数

假定数据点分布符合高斯分布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K个高斯分布混合得到得样本数据分布为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最大似然估计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似然函数取最大值
概率密度相乘再各个族似然相乘,找到哪些个μ可以使得取最大值,这个就是K均值得损失函数(从机器学习角度重新看待平方误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Ⅲ,求偏导

公式化解释K均值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所以K均值假设了高斯混合模型,GMM,并且假设了方差sigma是一样的
K均值是在给定损失函数的情况下,梯度下降的一个应用
高斯混合分布不是线性回归凸函数,有多个极小值
K-Means++或者多算几次
淬火法或遗传算法来计算全局最优解

八,不同的K聚类情况

K-Means适用于拿圈来绘制类别,并不适合不规则形状的划分
K=4
K=6
K=5

九、数据分布对K-Means的影响

代码实现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sklearn.datasets as ds
import matplotlib.colors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Means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MiniBatchKMeans


def expand(a, b):
    d = (b - a) * 0.1
    return a-d, b+d


if __name__ == "__main__":
    N = 400#创建400个样本
    centers = 4#有4个类别
    data, y = ds.make_blobs(N, n_features=2, centers=centers, random_state=2)#创建一些聚类的模拟数据
    data2, y2 = ds.make_blobs(N, n_features=2, centers=centers, cluster_std=(1, 2.5, 0.5, 2), random_state=2)
    data3 = np.vstack((data[y == 0][:], data[y == 1][:50], data[y == 2][:20], data[y == 3][:5]))
    y3 = np.array([0] * 100 + [1] * 50 + [2] * 20 + [3] * 5)

    cls = KMeans(n_clusters=4, init='k-means++')
    y_hat = cls.fit_predict(data)
    y2_hat = cls.fit_predict(data2)
    y3_hat = cls.fit_predict(data3)

    m = np.array(((1, 1), (1, 3)))
    data_r = data.dot(m)
    y_r_hat = cls.fit_predict(data_r)

    matplotlib.rcParams['font.sans-serif'] = [u'SimHei']
    matplotlib.rcParams['axes.unicode_minus'] = False
    cm = matplotlib.colors.ListedColormap(list('rgbm'))

    plt.figure(figsize=(9, 10), facecolor='w')
    plt.subplot(421)
    plt.title(u'原始数据')
    plt.scatter(data[:, 0], data[:, 1], c=y, s=30, cmap=cm, edgecolors='none')
    x1_min, x2_min = np.min(data, axis=0)
    x1_max, x2_max = np.max(data, axis=0)
    x1_min, x1_max = expand(x1_min, x1_max)
    x2_min, x2_max = expand(x2_min, x2_max)
    plt.xlim((x1_min, x1_max))
    plt.ylim((x2_min, x2_max))
    plt.grid(True)

    plt.subplot(422)
    plt.title(u'KMeans++聚类')
    plt.scatter(data[:, 0], data[:, 1], c=y_hat, s=30, cmap=cm, edgecolors='none')
    plt.xlim((x1_min, x1_max))
    plt.ylim((x2_min, x2_max))
    plt.grid(True)

    plt.subplot(423)
    plt.title(u'旋转后数据')
    plt.scatter(data_r[:, 0], data_r[:, 1], c=y, s=30, cmap=cm, edgecolors='none')
    x1_min, x2_min = np.min(data_r, axis=0)
    x1_max, x2_max = np.max(data_r, axis=0)
    x1_min, x1_max = expand(x1_min, x1_max)
    x2_min, x2_max = expand(x2_min, x2_max)
    plt.xlim((x1_min, x1_max))
    plt.ylim((x2_min, x2_max))
    plt.grid(True)

    plt.subplot(424)
    plt.title(u'旋转后KMeans++聚类')
    plt.scatter(data_r[:, 0], data_r[:, 1], c=y_r_hat, s=30, cmap=cm, edgecolors='none')
    plt.xlim((x1_min, x1_max))
    plt.ylim((x2_min, x2_max))
    plt.grid(True)

    plt.subplot(425)
    plt.title(u'方差不相等数据')
    plt.scatter(data2[:, 0], data2[:, 1], c=y2, s=30, cmap=cm, edgecolors='none')
    x1_min, x2_min = np.min(data2, axis=0)
    x1_max, x2_max = np.max(data2, axis=0)
    x1_min, x1_max = expand(x1_min, x1_max)
    x2_min, x2_max = expand(x2_min, x2_max)
    plt.xlim((x1_min, x1_max))
    plt.ylim((x2_min, x2_max))
    plt.grid(True)

    plt.subplot(426)
    plt.title(u'方差不相等KMeans++聚类')
    plt.scatter(data2[:, 0], data2[:, 1], c=y2_hat, s=30, cmap=cm, edgecolors='none')
    plt.xlim((x1_min, x1_max))
    plt.ylim((x2_min, x2_max))
    plt.grid(True)

    plt.subplot(427)
    plt.title(u'数量不相等数据')
    plt.scatter(data3[:, 0], data3[:, 1], s=30, c=y3, cmap=cm, edgecolors='none')
    x1_min, x2_min = np.min(data3, axis=0)
    x1_max, x2_max = np.max(data3, axis=0)
    x1_min, x1_max = expand(x1_min, x1_max)
    x2_min, x2_max = expand(x2_min, x2_max)
    plt.xlim((x1_min, x1_max))
    plt.ylim((x2_min, x2_max))
    plt.grid(True)

    plt.subplot(428)
    plt.title(u'数量不相等KMeans++聚类')
    plt.scatter(data3[:, 0], data3[:, 1], c=y3_hat, s=30, cmap=cm, edgecolors='none')
    plt.xlim((x1_min, x1_max))
    plt.ylim((x2_min, x2_max))
    plt.grid(True)

    #plt.tight_layout(2, rect=(0, 0, 1, 0.97))
    plt.tight_layout()
    plt.suptitle(u'数据分布对KMeans聚类的影响', fontsize=18)
    # https://github.com/matplotlib/matplotlib/issues/829
    # plt.subplots_adjust(top=0.92)
    plt.show()
    # plt.savefig('cluster_kmean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十、Canopy算法

K-Means聚类都是多次的迭代进行划分,而Canopy仅进行一次迭代出结果
一次迭代很多情况下对机器学习并不是特别的适用
Canopy一次迭代的主要目的是:找到初始的K个中心点!有两个超参数T1和T2

聚类流程:①找初始的中心点 ②进行相对于的隶属关系点的划分

Canopy与K-Means区别:
①Canopy会让周围的点不再可能成为新的中心点,这样使得划分的比较均匀
②K-Means中的类别K需要指定,但Canopy算法中不需要指定K,有多少的类别就看所有点都归结为某类时,停止迭代之后有系统划分为多少类
③Canopy中的点可能会被划分为多个类别中去
④Canopy是一次迭代,一般一次迭代的东西并不是特别好
⑤K-Means难点在于K个中心点的选取,一般人们普遍通过Canopy来选出中心点,然后人为的把中心点给传给K-Means,Canopy常用作先验知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首先随机找到一个中心点,黑色的点
以T2为半径画圈,再这个圈内都的点,也就是黄色的点,和黑色点为同一个类别,这些黄色的点将来不会被随机选择为中心点
以T1为半径,再这个圈内且在T2圈外,也就是蓝色的点,和黑色的点也为同一个类别,这些蓝色的点将来可能会被随机选择为其他簇的中心点
另外在T1全外的红色的点,就和黑色的点不属于同一个类别

例如K=3时,随机选择黑色点为中心点,其中黄色的点和蓝色的点都归结为和黑色点为同一个类别
区分第二个类别时,黄色的不会再动了,随机再从蓝色点和红色点选取一个中心点,以该中心点T1和T2圈内进行划分新的类别,以此类推进行划分新的类别,最后实现类别划分。
收敛条件为所有的点都已经被划分到其中任意一个类别中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很显然,有的点会被划分为多个类别

十一、层次聚类

与无监督的决策树类似
常用于存在包含关系的数据分类,例如:省市县等

Ⅰ分裂的层次聚类:DIANA

把原始数据集去不断的分裂,然后去计算每个子数据集里面的相似性,然后不断的分裂,把数据集分为很多的类别

Ⅱ凝聚的层次聚类:AGNES

把一个个样本,不断的自底向上的聚类,然后一层一层的来聚,最后聚成一个完整的数据集,这种用的更多一些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Ⅲ如何凝聚

如果两个样本,可以很好的度量距离,如果已经聚了一层,如何度量簇之间的相似性
①最小距离:两个簇中,最接近样本的距离,城市和城市边界最短距离,成链状一条线了
②最大距离:两个簇中,最远的样本的距离,某一个簇存在异常值就很麻烦,簇本身比较狭长
③平均距离:两两样本距离的平均、两两样本距离的平方和

十二、密度聚类

统计样本周边的密度,把密度给定一个阈值,不断的把样本添加到最近的簇
应用场景:人口密度,根据密度,聚类出城市
解决类似圆形的K-Means聚类的缺点,密度聚类缺点计算复杂度大,空间索引来降低计算时间,查找速度会有所降低
密度聚类可能会使得某个点没有任何类别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K-Means聚类针对的是圆形的,对于一些不规则的数据不好聚类,此时就可以通过密度聚类来进行弥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Ⅰ,DBSCAN

Density 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
对象邻域:给定对象在半径内的区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给定5为阈值,那么q是7,p是3,那么q是核心对象
而p是在q这个范围(制定一个半径)内的,那么说q到p是核心密度可达
q密度可达p1,p1密度可达p,那么q到p是密度可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举例子,层次聚类
如果P密度可达A,B,C,那就把它们连接在一起
A可达E,F,B不是核心对象,C可达G
所有点都要进行是否是核心对象的判定
那么这些点同属于一个簇,最后没有更多样本可以加进来,这个时候扫描结束
不位于簇中的点就是噪声
K不需要给定,只给m个阈值,和半径r
一般常用作划分不规则区域,即非圆形

Ⅱ,密度可达

从o点能密度可达q,也能密度可达p,p和q叫密度相连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簇就是密度相连的最大的点的集合,即最大的密度相连构成的集合就是簇
如何一个点不是核心对象,也不能被别的点密度可达,就是噪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Ⅲ,传入参数

给定的m个数不够,簇会变多,一般发生在边缘处

r=0.1,半径为0.1
m=5,一个圈内有5个点才算可以形成一个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0.1,半径为0.1
m=3,一个圈内有3个点才算可以形成一个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0.1,半径为0.1
m=2,一个圈内有2个点才算可以形成一个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不同的半径,r的值不同,太大就都聚到一块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代码实现

# !/usr/bin/python
# -*- coding:utf-8 -*-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sklearn.datasets as ds
import matplotlib.colors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DBSCAN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StandardScaler


def expand(a, b):
    d = (b - a) * 0.1
    return a-d, b+d


if __name__ == "__main__":
    N = 1000#1000个点
    centers = [[1, 2], [-1, -1], [1, -1], [-1, 1]]#人为给出聚类的中心点
    data, y = ds.make_blobs(N, n_features=2, centers=centers, cluster_std=[0.5, 0.25, 0.7, 0.5], random_state=0)#y为类别号
    data = StandardScaler().fit_transform(data)#归一化(把数据进行相对应的缩放),常见的有最大值最小值归一化、方差归一化、均值归一化
    # 数据的参数:(epsilon, min_sample)
    params = ((0.2, 5), (0.2, 10), (0.2, 15), (0.3, 5), (0.3, 10), (0.3, 15))

    matplotlib.rcParams['font.sans-serif'] = [u'SimHei']
    matplotlib.rcParams['axes.unicode_minus'] = False

    plt.figure(figsize=(12, 8), facecolor='w')
    plt.suptitle(u'DBSCAN聚类', fontsize=20)

    for i in range(6):
        eps, min_samples = params[i]
        model = DBSCAN(eps=eps, min_samples=min_samples)
        model.fit(data)
        y_hat = model.labels_

        core_indices = np.zeros_like(y_hat, dtype=bool)
        core_indices[model.core_sample_indices_] = True

        y_unique = np.unique(y_hat)
        n_clusters = y_unique.size - (1 if -1 in y_hat else 0)
        print(y_unique, '聚类簇的个数为:', n_clusters)

        plt.subplot(2, 3, i+1)
        clrs = plt.cm.Spectral(np.linspace(0, 0.8, y_unique.size))
        print(clrs)
        for k, clr in zip(y_unique, clrs):
            cur = (y_hat == k)
            if k == -1:
                plt.scatter(data[cur, 0], data[cur, 1], s=20, c='k')
                continue
            plt.scatter(data[cur, 0], data[cur, 1], s=30, c=clr, edgecolors='k')
            plt.scatter(data[cur & core_indices][:, 0], data[cur & core_indices][:, 1], s=60, c=clr, marker='o', edgecolors='k')
        x1_min, x2_min = np.min(data, axis=0)
        x1_max, x2_max = np.max(data, axis=0)
        x1_min, x1_max = expand(x1_min, x1_max)
        x2_min, x2_max = expand(x2_min, x2_max)
        plt.xlim((x1_min, x1_max))
        plt.ylim((x2_min, x2_max))
        plt.grid(True)
        plt.title(u'epsilon = %.1f  m = %d,聚类数目:%d' % (eps, min_samples, n_clusters), fontsize=16)
    plt.tight_layout()
    plt.subplots_adjust(top=0.9)
    plt.show()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十三、谱和谱聚类

谱,通俗一点就是换个角度进行观察数据样本,例如从时域角度进行分析,其实就是多个正弦函数构成,这就相当于谱。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Ⅰ,谱

谱:Y=A*X,矩阵X乘以A等于对矩阵X做了空间线性变换,那么Y=map(X),A就是map这个线性算
子,它的所有特征值的全体,称之为方阵的谱
方阵的谱半径为最大的特征值

Ⅱ,谱聚类

谱聚类是一种基于图论的聚类方法,通过对样本数据的拉普拉斯矩阵的特征向量进行聚类,从而达到对样本数据进行聚类的目的

解决区域重叠问题,密度聚类对应区域重叠问题不太好办
有一堆个样本,可以构建成全连接图,并且两两样本之间总是可以去求相似度的
两两样本之间构建邻接矩阵来表示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邻接矩阵上面的值,是用高斯相似度计算得来
然后对角线都是0,可以根据高斯相似度看出来,这样有了矩阵W
除了对角线都有相似度的值,然后把它们按行或列加和得对角阵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L=D-W,这样的L矩阵叫做Laplace矩阵
L矩阵是NN的,N是样本个数,实数形成的对数矩阵,求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L
ui = lambda i*ui,lambda是特征值,ui是特征向量,一组lambda有从大到小可以排序
每个对应的lambda都对应一个ui,每个ui是一个个的列向量,比如u11,u21,u31,un1

根据排序默认从小到大,逆序之后我们就取前面的几个ui列向量就可以了,其实这是一种降维
然后,前面的这几个列向量ui就成了新的对应每个样本的几个重要的特征!
最后,用K-Means聚类算法对样本进行聚类即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代码实现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matplotlib.colors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spectral_clustering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euclidean_distances


def expand(a, b):
    d = (b - a) * 0.1
    return a-d, b+d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tplotlib.rcParams['font.sans-serif'] = [u'SimHei']
    matplotlib.rcParams['axes.unicode_minus'] = False

    t = np.arange(0, 2*np.pi, 0.1)
    data1 = np.vstack((np.cos(t), np.sin(t))).T
    data2 = np.vstack((2*np.cos(t), 2*np.sin(t))).T
    data3 = np.vstack((3*np.cos(t), 3*np.sin(t))).T
    data = np.vstack((data1, data2, data3))

    n_clusters = 3
    m = euclidean_distances(data, squared=True)
    sigma = np.median(m)

    plt.figure(figsize=(12, 8), facecolor='w')
    plt.suptitle(u'谱聚类', fontsize=20)
    clrs = plt.cm.Spectral(np.linspace(0, 0.8, n_clusters))
    for i, s in enumerate(np.logspace(-2, 0, 6)):
        print(s)
        af = np.exp(-m ** 2 / (s ** 2)) + 1e-6
        y_hat = spectral_clustering(af, n_clusters=n_clusters, assign_labels='kmeans', random_state=1)
        plt.subplot(2, 3, i+1)
        for k, clr in enumerate(clrs):
            cur = (y_hat == k)
            plt.scatter(data[cur, 0], data[cur, 1], s=40, c=clr, edgecolors='k')
        x1_min, x2_min = np.min(data, axis=0)
        x1_max, x2_max = np.max(data, axis=0)
        x1_min, x1_max = expand(x1_min, x1_max)
        x2_min, x2_max = expand(x2_min, x2_max)
        plt.xlim((x1_min, x1_max))
        plt.ylim((x2_min, x2_max))
        plt.grid(True)
        plt.title(u'sigma = %.2f' % s, fontsize=16)
    plt.tight_layout()
    plt.subplots_adjust(top=0.9)
    plt.show()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人工智能 最新文章
2022吴恩达机器学习课程——第二课(神经网
第十五章 规则学习
FixMatch: Simplifying Semi-Supervised Le
数据挖掘Java——Kmeans算法的实现
大脑皮层的分割方法
【翻译】GPT-3是如何工作的
论文笔记:TEACHTEXT: CrossModal Generaliz
python从零学(六)
详解Python 3.x 导入(import)
【答读者问27】backtrader不支持最新版本的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2-05-24 18:10:12  更:2022-05-24 18:10:33 
 
开发: C++知识库 Java知识库 JavaScript Python PHP知识库 人工智能 区块链 大数据 移动开发 嵌入式 开发工具 数据结构与算法 开发测试 游戏开发 网络协议 系统运维
教程: HTML教程 CSS教程 JavaScript教程 Go语言教程 JQuery教程 VUE教程 VUE3教程 Bootstrap教程 SQL数据库教程 C语言教程 C++教程 Java教程 Python教程 Python3教程 C#教程
数码: 电脑 笔记本 显卡 显示器 固态硬盘 硬盘 耳机 手机 iphone vivo oppo 小米 华为 单反 装机 图拉丁

360图书馆 购物 三丰科技 阅读网 日历 万年历 2024年11日历 -2024/11/26 5:39:03-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器↓
TxT小说阅读器
↓语音阅读,小说下载,古典文学↓
一键清除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IT数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