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论文俱乐部】啃论文方法论
前言
本文仅作为本人针对于啃论文的一些方法的总结或探讨,主要参考的有以下两个方法
目的不同
这两个方法针对的方向其实并不一样,也就是最终要达成的目标不一样
彭教授方法的目标导向: ????根据已有的学术成果去创造出新的知识,力图实现理论层面的突破。 俱乐部啃论文的目标导向: ????在已有的文献中探寻是否有更好的技术可以替换现有的技术, 力图实现代码层面的应用。
来自ELT.ZIP团队,https://ost.51cto.com/posts/15662 ,十分到位,所以我直接引用了过来
搜索论文
如果确定了某一个研究方向,但是不知道怎么找论文,那可太可怜了
以下几个网站是很不错的选择
https://www.scopus.com/
https://webofknowledge.com/
https://dl.acm.org/
https://ieeexplore.ieee.org/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
https://arxiv.org/
想要大致了解某一块的研究方向的具体内容,可以在搜索过程中加survey introduction review tutorial等关键词搜索,更容易获取到自己想要的部分。
正文
彭明辉教授论
彭教授的方法以我来看,不仅仅是培养针对于研究事务,更重要的是培养研究生的各项能力,可以说若是将该方法论完全参透并付诸与实践,收获将是巨大的。
1.作为研究生要干什么
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独立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学会写论文,最终要的一点是要提升自己,所谓修行
2.确立研究方向
不能人云亦云,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找到自己感兴趣,有目标的去追寻所研究的领域
想到一个研究领域之后,那就找一本这个领域最早的论述专著或教材,理清楚最基本的概念
泛读各协会的网站,看看最近召开的学术会议的议题,翻翻国内外有关的期刊,那么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就基本可以找到自己的研究课题。
3.读论文方法论
对于某篇论文来讲,其要实现的某个问题是其的关键,针对于我们的问题,可以作为开创性的新思路,所以在读论文的时候不可全读,将自己的问题和要读的论文结合起来,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是最终目的。
由粗如细,要在大方向上或者思想上和自己研究的方向或者待解决的问题相契合,一层一层的了解下去。最终要的是要抓住论文的主要思想,将复杂繁琐的推导过程暂时搁置。
将所读论文和自己的或者其他论文结合起来,交叉阅读,相互理解。
1)读一读Abstract,确定本论文和自己的研究有没有关联。当然可以做好备注,甚至在以后也是一笔财富。当不知道自己要看的这篇论文和自己的研究方向究竟有没有关系时,那就看Abstract和Introduction。用关键词[review]搜索,直接看个3,40篇的,记得做好备注,要是判断不出来那就看Illustrative examples和 Conclusions,确保自己可以回答:
在这领域内最常被引述的方法有哪些?
? 直接分类,将阅读的Abstract和Introduction作为判断依据,进行分类
这些方法可以分成哪些主要派别?
? 按照日期拍好这些论文,将其进行分类,简单的参考一下Main Body就可以了,不需要完全的读完再下定论,总结出各派系的诉求 、方法特色和优点
每个派别的主要特色(含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 看看各派系的论文是怎么评价其他派系的优点和缺点,主要在Introduction中找。
2)将解决问题1的答案列举出来,然后根据问题2的答案将这些分类,对于每一类或者每一篇以问题3的答案进行标注。
3)分派别看Main Body ,带着问题去看,要回答以下的几个问题
这篇论文的主要假设是什么(在什么条件下它是有效的),并且评估一下这些假设在现实条件下有多容易(或多难)成立。愈难成立的假设,愈不好用,参考价值也愈低。
在这些假设下,这篇论文主要有什么好处。
这些好处主要表现在哪些公式的哪些项目的简化上。
详细的推导不需要看,注意的点在于假设的条件,比较关键的公式。记住要按照这个派别比较简单或者引用比较多的论文,按照时间先后念下去,不要念太细,不要念太细,不要念太细。
4)不要盲目的相信某个方法的Example,毕竟大家要自圆其说,咱们阅读要确保假设条件,这才是最重要的一个点。
5)不需要完全的弄懂推导过程,把可以用到的部分弄懂就可以了,不确定会不会用到,那就标记好,备注要点,随时回来看,我们要的并不是一个结果,要的是思想,是方法。
4.报告的书写
(1) 投影片第一页必须列出论文的题目、作者、论文出处与年份。
(2) 以下每一页投影片只能讲一个观念,不可以在一张投影片里讲两个观念。
(3) 说明这篇论文所研究的问题的重点,以及这个问题可能和工业界的哪些应用相关。
(4) 清楚交代这篇论文的主要假设,主要公式,与主要应用方式(以及应用上可能的解题流程)。
(5) 说明这篇论文的范例(simulation examples and/or experiments),预测这个方法在不同场合时可能会有的准确度或好用的程度
(6)你个人的分析、评价与批评,包括: 这篇论文最主要的创意是什么? 这些创意在应用上有什么好处? 这些创意和应用上的好处是在哪些条件下才能成立? 这篇论文最主要的缺点或局限是什么? 这些缺点或局限在应用上有什么坏处? 这些缺点和应用上的坏处是因为哪些因素而引入的? 你建议学长学弟什么时候参考这篇论文的哪些部分(点子)? 多讲创意,思想,架构,具体的推导,代码,简单带过,要的就是深入浅出。
啃论文俱乐部论
从目标驱动来看,啃论文俱乐部要实现的目标是用新技术对于旧技术优化,所以按照这个思路,慢慢的踏足一个领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所以在我看来,要解决的问题是明确的。
1.从哪里来
首先要踏足一个领域,可以在各大学术搜索引擎上加上survey introduction review tutorial,这样的字眼可以得到综述,技术总结,文献总结等,比如可以搜索“a survey of + “…””,俱乐部有推荐谷歌学术镜像,也很好用,百度一下就可以了,当然了,本文推荐的几个学术搜索引擎也很不错,请见上文。参考彭明辉教授选论文的方法,看Abstract选那么一篇比较全面的综述就可以了,要是有比较详细的,有图有表有真相,那当然是极好。
2.骑什么马
选出来优秀的论文有时候是英文的,就很烦,可以选择知云文献翻译,当然有时候会机翻,难受,再结合趣卡翻译,美滋滋的就站着把文章翻译了。
3.找同行伙伴
往往同行的人,互相监督,互相分享,就不会没有动力,没有方向感,而且思考问题可以更全面。当然要是和导师在一起,那更好了,导师可以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反向,但是这与啃论文技巧无关,不多赘述。
4.老子到此一游论
1.《老子找到一条路》-- 某某技术的学术关键词
2.《老子看到一处风景XXX》-- 搜到一篇比开源牛逼的单点论文
3.《老子看到了这些风景XXX》–梳理出了论文之间的脉络
4.《老子随意写画XXX》——尽情构思论文技术可发展向
5.《老子游玩了一条河》-- 梳理某某论文技术的前世今生
6.《老子为什么是老子》——教你用独特的视角读论文
7.《老子知道天下人都在XXX》——推荐筛选的出高质量论文
8.《老子带你看懂这些风景XXX》——按模块整理学习笔记
9.《老子带你复现论文XXX》——介绍相关优秀开源项目
10.《老子替你避避坑XXX》——整理简单易错知识
11.《老子的成长经历》——随手写点学习生活感悟
12.《老子知道了XXX风景有几处值得一看的好地方》——对搜集的论文定派,分类
13.《老子做过的白日梦XXX》——谁能验证我的猜想,大胆提出问题,做出假设
14.《老子终于站到山顶XXX》——对一个领域的阶段性总结回顾,期望,幻想,
15.《老子见证了XX地的沧海桑田》——整理技术发展历史,突出趣味性事件
16.《老子一不小心看到了XX最后的落日》——着重分析一个技术点没落的因素,讲的通俗点,再结合当下世界,日常生活,反思自我
17.《老子带你去郊游》——直接上手合适的开源项目,展现成果
18.《老子何许人也》——个人介绍,队伍介绍,团队介绍,目的在吸引人才,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5.到哪里去
最终要落实的,还是在代码上,找到具体的论文之后,将论文代码复现,并一步步的将模块化的功能跑通,才是我们的主要目的。
6.借点兵?
开源社区会有和自己要解决的问题相关的代码或者开源项目,那么这就是我们的一大财富,当摸清问题的底细,找到可以解决问题的天兵天将,往往是给问题的最后一棒。
7.带回点经书
沿路上的一切笔记,收获,代码,都要记录下来,最后将核心部分,出一本书,回到大唐,成为高僧。
结论
我的论
至于为什么叫我的论,因为我发现,上述两论可以为我所用,比如说,我完全不熟悉一个领域,但是我这个问题,就出在这个领域上,我直接就是一个综述的搜索,看看这个领域都在干什么,突然我发现,有的名词看不懂,那我就找找有没有比较早的论述专著或者教材能后解释清楚的,我直接做笔记。看完综述,整出来一点成果,我发到社区里,在俱乐部里分享一下,看看有没有志同道合的好友和我有这相同的研究方向或者兴趣,顺便看看有没有导师是大佬,齐活了!然后开始查一些期刊或者学术会议,看看我要解决的问题究竟有哪些方法,哪些派别,按照彭明辉教授的方法,直接开始提问题,解决问题,诶!找到了!结合出来!最后我找到了可以解决我的问题的方法,我在开源社区上找,找到代码了!甚至还找到了开源项目!跑成了很多demo,功能模块齐了!得嘞!成了!写书!走了这么远,高低记录记录,最终问题解决了,人也成长了,书也写了,妙哉!
后记
本文系本人在openharmony啃论文俱乐部总结下来的啃论文技巧和技术路线,上述两种方法并无高下之分,目的不同,解决方法自然不同,中医讲对症下药皆是此理。
依我来看,两方相辅相成,按照啃论文俱乐部方法深入研究技术路线,按照彭明辉教授论培养自己,不仅仅局限于读论文,写代码,更是对于个人的思想与成长有极大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