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数据分区
所谓数据分区,在不同的系统中有不同的称呼:例如ES中的shard,Hbase的region,Bigtable的tablet等等。
定义
分区:每一条数据(或者每条记录,每行,每个文档)只属于某个特定分区。而每个分区又可以看成一个完整的小数据库。
目的
采用数据分区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可扩展性。不同分区放在一个无共享集群的不同节点上(简单说就是不放在同一个机架中)。因此,数据将分散在更多的磁盘上,查询负载便可以得到均衡,另外也可以提高查询吞吐量。在面对超大且复杂的查询时,便可以在不同分区进行并行处理。
分布式架构
[image:9E6B926D-05D5-482E-99A1-8C838D12FCF6-11683-000010F7F9FBE345/bear_sketch@2x.png] 上图是一个主从复制模型于分区组合使用时数据的分布情况:每个分区都有自己的主副本,也有一些在其他节点的从副本。
分区方案
键——值的数据分区
回到刚才我们所说的目标:提高可扩展性,那我们就可以设想一种情况:10个节点因该能处理10倍的数据量和10倍于单个节点的读写吞吐量(这里忽略了复制所带来的性能消耗)。
这里引入一个概念“倾斜”,所谓倾斜就是指如果分区不均匀,会出现某些分区节点比其他分区承受更多的数据量/查询负载。这就会导致小查询效率严重下降,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倾斜到一个分区节点上,而这个最繁忙的节点就被称为“系统热点”。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将记录随机分配给所有节点,而不考虑其他应用层的要求。但是当读取特定的数据的时候,没有办法知道数据保存在哪个节点上(这里没有考虑副本间的复制),所以又不得不并行查询所有节点。
因此可以通过基于键值的数据模型来设计分区:即通过关键字来访问记录。另外可以再优化一下查询速度,对其进行排序等操作,使用类似于LSM-Tree/BTree的数据结构来进行设计。
基于关键字区间的数据分区
通过对关键字的排序,就可以得到关键字区间,将每个分区分配一段连续的关键字区间范围,在查询时就可以轻松定位到具体的分区位置,甚至可以直接定位到这个分区的节点。
对于这个区间段并不一定要均匀分布,因为数据本身可能就不均匀,这就要具体情况具体看了:哪个区间的数据比较热点,就给哪个区间的分区分的密度小一点,比如根据姓氏分区,姓“A,B,C”的多,姓“D,E”的少,就可以给“A”,“B”,“C”各自独占一个区间,而“C”和“D”就可以分到同一个区间内。这也是Bigtable的开源版本Hbase和MongoDB(2.4版本之前)所采用的分区策略。
缺点:某些访问模式会导致热点问题。尽量避免在同一段时间内向同一个分区/节点写入大量数据,类似于以“时间戳”为键的分区设计就很容易出现这种问题。
基于关键字哈希值的数据分区
一个好的哈希函数可以很好的缓解 (但不能完全避免)数据倾斜与热点问题:例如MongoDB使用MD5,Voldemort使用Fowler-Noll-Vo函数。但是注意??:Java自带的hashCode并不适用,因为同一个键在不同的进程中可能返回不同的哈希值(java是通过内存地址进行hash映射的)
缺点:失去了良好的区间查询特性,因为即使很相似的字符串(例如仅差1ms的时间戳),也有极大可能被分到不同的分区中,所以并不能在同一分区查找有序相邻的数据。所以在MongoDB中,如果要在分区模式下进行区间查询,就需要发送到所有分区上进行查询。
目前为止,没有很好的自动检测并处理负载倾斜的方法,这里给出一个我自己的设想:首先对不同分区进行流量监控,基于其QPS的长时间观察,如果有异常峰值,就开启”临时节点“进行负载均衡,当热点的QPS降下去后,再将临时节点写入的数据迁移至原指定分区。
二级索引
通常二级索引不同唯一标识一条记录,而是用来加速特定值的查询(Solr和Elasticsearch等全文索引服务器的精髓)
二级索引的主要挑战是不能规整的映射到分区中。
基于文档分区的二级索引
二级索引:对于每一条记录(doc)都有唯一的文档ID,其包含了各种属性字段,数据库在加入这些记录的时候,就会对每个字段产生一个二级索引,当查询记录时,就使用二级索引来定位文档ID进而查询相关内容。
分区方法:根据文档ID的值进行分区,例如:[0,199]在分区一,[200,399]在分区二。
在这种索引方法中,每个分区完全独立,各自维护自己的二级索引而不关心其他分区中的数据,所以可以称为“本地索引”,而不是“全局索引”。
缺点:当查询某一个条件时,就需要对所有分区进行查询,比如:查询颜色为“蓝色”的杯子的所有信息,因为这样的杯子可能有很多,而其文档ID不同,分布的分区也不同,所以就需要“分散/聚集”查询。这就很容易导致很大的读延迟,但还是被大多数数据库使用。
基于词条的二级索引分区
对所有的数据构建全局索引,而不是每个分区维护自己的本地索引。另外,不能将全局索引存储在一个节点上,否则就破坏了我们的目标——提高可扩展性。
通俗来说,就是根据词条的term集合所产生的二级索引进行分区,而不是根据文档ID进行分区。例如:年龄为1-10的在一个分区,10-11的在另一个分区,而每个区间都包含了全部的文档ID(也就是所谓的全局索引)
优点:可以支持高效的区间查询,采用hash的方式可以更均匀的划分分区,读取更为高效,因为不用对所有的分区都执行一般查询。
缺点:写入速度慢且非常复杂,想想当有个doc更新时,索引需要怎么处理?必然会引入显著的写放大(也就是用户的一次写入,造成磁盘由于压缩/追加等操作的多次写入)。另外对于词条分区,需要一个跨多个相关分区的分布式事务支持,所以现有数据库都不支持同步更新二级索引。
实际上,对全局二级索引的更新一般是异步的,这就不能保证”写后读“的情况了。
分区再平衡
分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出现一些变化: - 查询压力增加——需要更多CPU处理负载 - 数据规模增加——需要更多的磁盘和内存 - 节点出现故障——需要更多的备用机
所谓分区再平衡是指:由以上问题产生的,对数据和请求。从一个节点转移到另一个节点的操作。
分区再平衡通常需要满足: - 再平衡后,各种分配情况应该在集群范围更均匀分布 - 执行过程中,可以提供正常的读写服务 - 避免不必要的负载迁移,减少网络和磁盘I/O影响
分区再平衡的策略
固定数量的分区
对于之前的hash算法中,并没有提到使用模运算进行分区,这是因为当节点增加时,除数也要随之改变,所以分区的分配策略也会改变,这就需要进行分区间旧数据的迁移,产生了不必要的成本。
使用固定数量的分区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创建远大于节点数的分区数,比如在10个节点上创建1000个分区,那么每个节点就需要负责100个分区。当有新节点加入时,就从这10个节点上各拿出10个节点放到新节点中,这样就形成了”11个节点,100个分区“的结果,这样就只需要迁移选中的这100个分区的数据,而与关键字的对应关系仍然保持不变,旧的分区在这个期间仍然可以接收读请求。
但是注意??:过高的分区数量可能会有额外的管理开销,产生副作用。如果分区里的数据量特别大,那么每次再平衡和节点故障恢复的代价就很大;但是一个分区太小,又会产生太多开销。所以就需要选取一个最佳取舍点。
动态分区
HBase支持动态创建分区:当分区的数据增长超过一个参数阈值(HBase默认为10GB)时,就拆分为两个分区。如果数据被大量删除到某个阈值一下,则将其与相邻分区进行合并。类似于B树的分裂操作。另外对于HBase,分区文件的传输需要借助HDFS,实际上Hadoop支持Hbase的数据迁移,只是一个命令的输入而已。
优点:可以自动适配数据总量。
按节点比例分区
Cassandra和Ketama采用分区数与集群节点数成正比关系的分区方式:每个节点具有固定数量的分区。
当一个新节点加入集群时,随机选择固定数量的现有分区进行分裂,并迁移一半的数据量。
随机选择分区边界的前提要求是:基于哈希分区。必须保证分区数据负载时均匀的。
自动与手动再平衡
上述动态平衡需要考虑一个问题:手动执行还是自动执行?
再平衡总体是个比较昂贵的操作,需要重新路由请求并迁移大量数据的操作,如果执行期间出现异常,也会导致各种问题。而全自动的平衡与故障检测会存在很多风险,这里就不一一列举,所以最好是手动确认+自动再平衡。
请求路由
说了这么多,客户端怎么知道我发送的请求应该连接哪个节点?这就是一类典型的服务发现问题(例如Nacos/Zookeeper等)
处理策略:
- 允许客户端链接任意节点(例如Roubin),让节点选择是否接受此次请求,如果拒绝,那么客户端就需要访问下一个节点。
- 将所有客户端请求发送到一个路由层(充当负载均衡器的身份)进行请求转发到对应的分区节点。
- 客户端感知分区和节点分配关系,直接联系目标节点。
那么“负载均衡器”又怎么知道分区与节点的对应关系及其变化情况呢? 这就涉及到了一致性/共识算法的问题。在Zookeeper中,所有节点都需要向ZooKeeper注册自己,其维护了分区到节点的最终映射关系。而对于“负载均衡器”则可以订阅这个信息,一旦分区发生了改变,ZooKeeper就会主动通知他们,使路由信息保持最新状态。而对于目标节点的IP地址,只需要采用DNS解析就可以。
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写入需要跨越多分区,其中一个分区写入成功,另一个分区写入失败,该如何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