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
MySQL是一个可移植的数据库,在各个频台上的物理体系基本一致;
数据库:物理操作系统文件和其他文件类型的集合。MySQL数据库文件可以是frm\MYS\MYI\ibd等结尾的文件。使用NDB引擎是文件是在内存中的; 实例:MySQL数据库由后台线程以及一个共享内存区组成。共享内存区的内存由后台线程共享。数据库实例才是真正用于操作数据库的。
结构体系
通常来说MySQL 体系结构可分为两层,MySQL Server 层和 存储引擎层,而 MySQL Server 层又分为连接层和 SQL 层,连接层包括通信协议、线程处理、用户名密码认证,SQL 层包含权限判断、查询缓存、解析器、预处理器、查询优化器、缓存和执行计划。存储引擎主要有InnoDB、MyISAM、Memory、blackhole、TokuDB 和 MariaDB columnstore 等
在MySQL中,一个实例对应一个数据库。它是一个单进程多线程架构的数据库。即MySQL在系统上的表现是一个进程。当一个进程实例被启动时、MySQL会读取配置文件、根据配置文件来创建数据库实例,如果没有配置文件,会按默认参数执行。然后通过数据库的实例对于数据进行操作,比如数据库定义、数据查询维护等;
MySQL组成部分 1)链接池组件 2)管理服务和工具组件 3)SQL接口组件 4)查询分析器组件 5)优化器组件 6)缓冲组件 7)插件式存储引擎 8)物理文件
MySQL独有的插件式引擎结构,使得其可以根据根据数据表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存储引擎;事实上对于开源MySQL可以自定义引擎存储;
InnoDB引擎
最常用的引擎,也是目前的MySQL的默认引擎; 特点是它支持事务和外键,而且支持行锁。主要应用场景为处理大数据量的高性能需求;
InnoDB通过将数据放在一个逻辑表空间,由引擎自身进行管理,这个逻辑表空间即独立的.ibd文件。此外,InnoDB引擎通过使用裸设备来建立其表空间; InnoDB通过使用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来获得高并发,默认为REPEATABLE级别。使用MVCC和next-key locks解决幻读,MVCC解决的是普通读(快照读)的幻读,next-key locks解决的是当前读情况下的幻读避免幻读(phantom read)现象。 InnoDB用于插入缓冲 (insert buffer)、二次写(double write)、adaptive hash index)、预读(read ahead)等实现高性能和高可用性。 对于表中存储的数据,InnoDB存储引擎采用了聚集 (clustered)方式:表按照主键的顺序进行存储。如果没有在表定义中指定主键,则存储引擎将为每一行生成一个6字节ROWID,并作为主键。
MyISAM
MyISAM引擎:特点是其支持全文索引。 不提供事务的支持,也不支持行级锁和外键。 存储引擎表由MYD和MYI组成,MYD用于存储数据文件,MYI用于存放索引文件。MySQL 8.0 宣布 InnoDB 存储数据字典,MyISAM 彻底被废弃,脱离了 MySQL。
MEMORY
Memory引擎所有的数据都在内存中,数据的处理速度快,但是安全性不高。而且不支持TEXT和BLOG,并发性能差,适用于存储临时数据以及数据仓库中的纬度表。默认使用Hash索引。
如何连接数据库
1)TCP/IP套接字,在任何平台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连接,基于一台服务器建立客户端,将实例服务在另一台机器上建立一个。这样两台机器通过一个TCP的网络连接实现数据库的连接。 mysql -h192.xxx.x.x -uxxx -pxxx 2)命名管道和共享内存,如果需要连接的进程在同一台服务器上,可以使用命名管道。也可以使用共享内存;通过在配置文件中设置号共享内存后,在连接时使用–protocol=mempry
mysql --enable-named-pipe xx
3)UNIX套接字,在Linux下的客户端和数据库实例在同一台服务器上的时候可以通过–socket=xxx指定套接字文件的路径;然后使用`mysql -uxx -S 套接字文件进行连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