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第一篇博客,我想聊聊自己在做毕设过程中使用51单片机的一些小问题(因为算是第一次自己一个人独立动手做一个完整的设计,所遇问题也显得非常简单幼稚,在此做一个简单的集合整理,大佬勿嘲)。
复位电路
单片机的复位电路属于单片机最小系统中的一部分,是单片机工作所必需的模块。这里不讨论单片机复位电路分为的上电复位和手动复位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主要讨论工作原理及元器件参数选择和推荐。 上图中就囊括了上电复位和按键复位两种方式。上电之前,电容处于无电状态(有电也会在上电前在电阻上消耗完)。51单片机复位只需给复位引脚两个机器周期(机器周期的长短与所选择的晶振有关)的高电平即可,刚上电时,电容处于导通状态,复位引脚电压也就和vcc一样,随着时间推移,电容逐渐充电完成,不再导通,此时单片机的复位引脚被电阻下拉为0,单片机复位完成,进入工作状态。 在此我们讨论一下这个复位电路不要这个电阻行不行? 首先说答案:不行 咋一想,没有这个电阻,按照上面的工作原理再走一遍好像依旧可以实现复位,但我们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R和C共同构成了电容的充电电路,没有R,电容无法充放电过程,上面的原理也就走不通了。 此外,这是一个下拉电阻,下拉就是将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嵌位在低电平,电阻同时起限流作用,按照上面的原理,如果没有电阻,在电容饱和时,复位引脚的电平状态将处于不确定状态。 参数选择:10uf 10k 时间常数为RC=0.1s, 可见推荐的RC时间常数是复位要求2个机器周期(大概2us)的很多倍,这充分考虑了上电时电源的不稳定因素。
晶振电路
工作原理不必了解,反正是为单片机提供工作时钟就行,晶振大小的选择一般为11.0592M和12M的,当然还有4M、8M的都可以,视你的工作要求而定。特别要注意的是,如果涉及到单片机通信的,如串口,GSM,则必须使用11.0592M的晶振,因为只有这个晶振在配置波特率时才不会出现误差。
至于电容的选择,5-33pf都可以,一般用的是15P和30P,晶振大小影响不大,常用的4M和12M以及11.0592M和20M 24M都用的30P,单片机内部有相应的整形电路,不必过多考虑。
DC直流插座
即1接输出(相当于把电源引出去),2接电路的地,3不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