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文章目录
目前在网上还没看到详细讲解DMA循环模式的文章,参考手册中只有简单的一段话: 仅仅这么一段话,不一定对DMA的模式有深入的了解,通过阅读这篇文章,相信可以加深你对DMA的理解。
前言
DMA循环模式可用于循环队列,可通过DMA+空闲中断+循环队列,实现高效接收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处理。 本文将讲解DMA循环模式与普通模式在实现效果上的区别,及为何循环模式要如此配置才能实现循环队列。
一、循环模式与普通模式
1、普通模式: 在普通模式下,接收完一次数据后,CNDTR自动清0,需要先关闭DMA,重置CNDTR,然后再开启DMA。
通过接收两次数据来加以介绍: 假设部分配置如下:
DMA_InitStructure.DMA_MemoryBaseAddr =&RxBuff[0];
DMA_InitStructure.DMA_MemoryInc = DMA_MemoryInc_Enable;
DMA_InitStructure.DMA_BufferSize = 7;
DMA_InitStructure.DMA_Mode = DMA_Mode_Normal;
第一步:DMA接收5个字节的数据 接收前,CNDTR=7。接收完数据后如下图所示: 接收数据后,CNDTR自动清0,需要先关闭DMA,重置CNDTR,然后再开启DMA。此时CNDTR=7。 第二步:DMA接收6个字节的数据 接收前,CNDTR=7,接收6个字节的数据后如下图所示: 此时CNDTR=0。观察图可发现缓存数组中只收到5个字节的数据(蓝色部分),丢失了1个字节。 在某些场景下,需要接收较多数据,但读取比较慢的情况下,就会导致数据的丢失,需要通过循环队列加以解决。(本文只讲如何用循环队列接收数据,循环队列数据的读取暂不讲解)
2、循环模式: 接收完一次数据后,CNDTR不清0,可继续接收下一次的数据。具体的实现看后面讲解。
二、循环模式的配置及实现效果
1.循环模式的实现效果
假设部分配置如下:
DMA_InitStructure.DMA_MemoryBaseAddr =&RxBuff[0];
DMA_InitStructure.DMA_MemoryInc = DMA_MemoryInc_Enable;
DMA_InitStructure.DMA_BufferSize = 10;
DMA_InitStructure.DMA_Mode = DMA_Mode_Circular;
第一步:DMA接收5个字节的数据 接收前,CNDTR=10。接收完数据后如下图所示: 接收数据后,CNDTR=5。
第二步:DMA接收6个字节的数据 接收前,CNDTR=5,接收6个字节的数据后如下图所示: 接收数据后,CNDTR=9。观察上图可发现,6个字节的数据都接收到了,没有丢失。 这是如何实现的? 这6个字节的接收可分成三步来讲解: 第一步:接收完5个字节的数据后,CNDTR=0; 第二步:DMA自动装载初始化时的配置,下一步接收数据时的地址指向RxBuff[0],CNDTR重置为10; 第三步:DMA在RxBuff[0]处继续接收剩下的数据。 如此,我们就完美地实现了循环队列。循环队列的实现基本是依靠DMA初始化时的配置实现的,在下面将讲解配置时的要点,及为何要如此配置。
2.循环模式的配置解读
配置一:
DMA_InitStructure.DMA_MemoryBaseAddr =&RxBuff[0];
DMA开始存储数据的起始地址要设置在缓存的第一个字节处。 配置二:
DMA_InitStructure.DMA_BufferSize = 10;
CNDTR的值要和缓存的大小相同(数字10只是这个例子中缓存的大小)。
为何必须要做这两项配置: 只有如此才能在数据存储到缓存末尾时,让CNDTR=0,然后DMA自动重置CNDTR,并将存储地址重置为缓存的第一个字节。
总结
本文详细讲解了DMA的循环模式和普通模式的实现效果及其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