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SPI学习笔记
一、SPI简介
SPI 协议是由摩托罗拉公司提出的通讯协议(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即串行外围设备接口,是一种高速全双工的通信总线。它被广泛地使用在 ADC、LCD 等设备与 MCU 间,要求通讯速率较高的场合。 同样的SPI也被分为物理层和协议层
二、物理层
SPI通讯使用 3 条总线及片选线,3条总线分别为 SCK、MOSI、MISO。片选线为 SS。 1)SS:(Slave Select)从设备选择信号线,常称为片选信号线.也称为 NSS、CS。当有多个 SPI从设备与 SPI主机相连时,设备的其它信号线 SCK、MOSI及 MISO同时并联到相同的 SPI总线上,即无论有多少个从设备,都共同只使用这 3条总线; 而每个从设备都有独立的这一条 NSS 信号线,本信号线独占主机的一个引脚,即有多少个从设备,就有多少条片选信号线 I2C 协议中通过设备地址来寻址、选中总线上的某个设备并与其进行通讯;而 SPI 协议中没有设备地址,它使用 NSS 信号线来寻址,当主机要选择从设备时,把该从设备的 NSS 信号线设置为低电平,该从设备即被选中,即片选有效,接着主机开始与被选中的从设备进行SPI通讯。所以SPI通讯以 NSS 线置低电平为开始信号,以 NSS线被拉高作为结束信号。 2)SCK (Serial Clock):时钟信号线,用于通讯数据同步。它由通讯主机产生,决定了通讯的速率,不同的设备支持的最高时钟频率不一样,如 STM32 的 SPI 时钟频率最大为f pclk /2,两个设备之间通讯时,通讯速率受限于低速设备。 3)MOSI (Master Output, Slave Input):主设备输出/从设备输入引脚。主机的数据从这条信号线输出,从机由这条信号线读入主机发送的数据,即这条线上数据的方向为主机到从机。 4)MISO(Master Input,,Slave Output):主设备输入/从设备输出引脚。主机从这条信号线读入数据,从机的数据由这条信号线输出到主机,即在这条线上数据的方向为从机到主机。
三、协议层
与 I2C的类似,SPI协议定义了通讯的起始和停止信号、数据有效性、时钟同步等环节。 NSS、SCK、MOSI 信号都由主机控制产生,而 MISO 的信号由从机产生,主机通过该信号线读取从机的数据。MOSI 与 MISO 的信号只在 NSS 为低电平的时候才有效,在 SCK的每个时钟周期 MOSI和 MISO传输一位数据。
3.1 通讯的起止
在图 25-2 中的标号 1 处,NSS 信号线由高变低,是 SPI 通讯的起始信号。NSS 是每个从机各自独占的信号线,当从机在自己的 NSS 线检测到起始信号后,就知道自己被主机选中了,开始准备与主机通讯。在图中的标号 2 处,NSS 信号由低变高,是 SPI 通讯的停止信号,表示本次通讯结束,从机的选中状态被取消。
3.2 数据的有效性
SPI使用 MOSI及 MISO信号线来传输数据,使用 SCK信号线进行数据同步。MOSI及MISO 数据线在 SCK 的每个时钟周期传输一位数据,且数据输入输出是同时进行的。数据传输时,MSB 先行或 LSB 先行并没有作硬性规定,但要保证两个 SPI通讯设备之间使用同样的协定,一般都会采用图 25-2 中的 MSB先行模式。 在 SCK 的下降沿时刻,MOSI 及 MISO 的数据有效,高电平时表示数据“1”,为低电平时表示数据“0”。在其它时刻,数据无效,MOSI及 MISO为下一次表示数据做准备。 SPI每次数据传输可以 8 位或 16 位为单位,每次传输的单位数不受限制。
3.3 CPOL/CPHA及通讯模式
SPI 一共有四种通讯模式,它们的主要区别是总线空闲时 SCK 的时钟状态以及数据采样时刻。在此引入“时钟极性 CPOL”和“时钟相位 CPHA”的概念。
SPI模式 | CPOL | CPHA | 空闲时钟SCK时钟 | 采样时刻 |
---|
0 | 0 | 0 | 低电平 | 奇数边沿 | 1 | 0 | 1 | 低电平 | 偶数边沿 | 2 | 1 | 0 | 高电平 | 奇数边沿 | 3 | 1 | 1 | 高电平 | 偶数边沿 |
时钟极性 CPOL 是指 SPI 通讯设备处于空闲状态时,SCK 信号线的电平信号(即 SPI 通讯开始前、 NSS 线为高电平时 SCK 的状态)。CPOL=0 时, SCK在空闲状态时为低电平,CPOL=1 时,则相反 时钟相位 CPHA 是指数据的采样的时刻,当 CPHA=0 时,MOSI 或 MISO 数据线上的信号将会在 SCK 时钟线的“奇数边沿”被采样。当 CPHA=1 时,数据线在 SCK 的“偶数边沿”采样。 我们来分析这个 CPHA=0的时序图。首先,根据 SCK在空闲状态时的电平,分为两种情况。SCK信号线在空闲状态为低电平时,CPOL=0;空闲状态为高电平时,CPOL=1。 无论 CPOL=0 还是=1,因为我们配置的时钟相位 CPHA=0,在图中可以看到,采样时刻都是在 SCK 的奇数边沿。**注意当 CPOL=0 的时候,时钟的奇数边沿是上升沿,而CPOL=1 的时候,时钟的奇数边沿是下降沿。**所以 SPI 的采样时刻不是由上升/下降沿决定的。MOSI 和 MISO 数据线的有效信号在 SCK 的奇数边沿保持不变,数据信号将在 SCK 奇数边沿时被采样,在非采样时刻,MOSI和 MISO 的有效信号才发生切换。
四、SPI架构剖析
4.1 通讯引脚
其中 SPI1 是 APB2上的设备,最高通信速率达 36Mbtis/s,SPI2、SPI3 是 APB1上的设备,最高通信速率为 18Mbits/s。注意挂载的总线。 其中 SPI3用到了下载接口的引脚,这几个引脚默认功能是下载,第二功能才是 IO 口,如果想使用 SPI3 接口,则程序上必须先**禁用掉这几个 IO 口的下载功能。**一般在资源不是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这几个 IO 口是专门用于下载和调试程序,不会复用为 SPI3。
4.2 时钟控制逻辑
4.3 数据控制逻辑
SPI的 MOSI及 MISO 都连接到数据移位寄存器上。数据移位寄存器的数据来源及目标接收、发送缓冲区以及 MISO、MOSI 线。 通过写 SPI的“数据寄存器 DR”把数据填充到发送 F 缓冲区中,通讯读“数据寄存器 DR”,可以获取接收缓冲区中的内容。 数据帧长度可以通过“控制寄存器 CR1”的“DFF 位”配置成 8位及 16位模式;配置“LSBFIRST位”可选择 MSB 先行还是 LSB 先行。
4.4 整体控制逻辑
整体控制逻辑负责协调整个 SPI 外设,控制逻辑的工作模式根据我们配置的“控制寄存器(CR1/CR2)”的参数而改变,基本的控制参数包括前面提到的 SPI 模式、波特率、LSB先行、主从模式、单双向模式等等, 在外设工作时,控制逻辑会根据外设的工作状态修改“状态寄存器(SR)”,我们只要读取状态寄存器相关的寄存器位,就可以了解 SPI 的工作状态了。除此之外,控制逻辑还根据要求,负责控制产生 SPI 中断信号、DMA 请求及控制NSS 信号线。 实际应用中,我们一般不使用 STM32 SPI外设的标准 NSS 信号线,而是更简单地使用普通的 GPIO,软件控制它的电平输出,从而产生通讯起始和停止信号。
五、通讯过程
- 控制 NSS信号线,产生起始信号;
- 把要发送的数据写入到“数据寄存器 DR”中,该数据会被存储到发送缓冲区;
- 通讯开始,SCK 时钟开始运行。MOSI 把发送缓冲区中的数据一位一位地传输出去;MISO 则把数据一位一位地存储进接收缓冲区中;
- 当发送完一帧数据的时候,“状态寄存器 SR”中的“TXE 标志位”会被置 1,表示传输完一帧,发送缓冲区已空;类似地,当接收完一帧数据的时候,“RXNE标志位”会被置 1,表示传输完一帧,接收缓冲区非空;
- 等待到“TXE标志位”为1时,若还要继续发送数据,则再次往“数据寄存器DR”写入数据即可;等待到“RXNE 标志位”为 1时,通过读取“数据寄存器 DR”可以获取接收缓冲区中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