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互联网的上半场是消费互联网,是原生的互联网经济,是互联网英雄们的独舞,流量为王的时代正在结束。互联网的下半场就是产业互联网,是产业的数字化经济,一切产业数字化,一切数字产业化,每一个行业都在走向融合。特别是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深度融合的加速,推动了每一个产业的迭代频率。
互联网的下半场已经深入产业的腹地,产业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
从概念上来说,产业互联网是在垂直行业里处于产业生态各节点上,企业依托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形成的新型协作网络。消费升级、技术革命驱动生产流通环节向数字化变革,而产业升级,倒逼数字化程度不断由消费端向供应链、生产制造端延伸。其本质是提升效率。如果说消费互联网是流量经济,那么产业互联网就是效率经济。考验企业有没有通过数字化手段,打通产业链的各个节点,实现整个链条的降本增效、增值进化。
在产业互联网的商业模式里,SaaS工具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几乎可以说为其而生。拿核心资产能力的数字化来说,SaaS“变买为租”的模式降低了企业使用信息化系统的门槛,使得产业内更多的中长尾参与者可以引入信息化系统,实现能力和资产的数字。
同时,SaaS天然具备连接的属性,其云端部署、快速迭代的特征,也非常适应AI、大数据、物联网领域快速进步的技术特征。高度产品化、标准化的形式,也使得经由SaaS系统沉淀的数据在标准化和通用性上远远优于纯本地部署、定制化开发的上一代软件。
SaaS和产业互联网存在着天然的血缘联系。在互联网的基础上,SaaS厂商可以利用SaaS工具建立的链接,整合资源,利用获取的数据来给客户提供更多的服务;这也意味着产业互联网企业可以将自己的SaaS工具开放出去,或者开发一套通用型的SaaS工具,给供应链上的企业使用。
SaaS企业和产业互联网公司具有着相似的业务逻辑。不同的地方在于,SaaS厂商参与得更浅,他们仅仅只是提供武器。这并不一定是坏事,因为这意味着,他们不用承担更大的风险。这也给了SaaS厂商的灵活性:如果没有机会,就老老实实提供工具,并且不断积累客户和数据;如果出现了机会,比如可以提供增值服务,那么就不妨大胆地去试一试。SaaS厂商应该始终保留着这样一种意识,那就是在中国这样的环境下,仅仅提供SaaS工具并不能让企业获得持续、规模化的盈利。
伟大的商业成就都是来源于持续不断地迭代优化,成功的事业需要不断突破自我,通过战略、产品、商业模式的持续优化迭代和持续创新来追求真正的“商业成功”。而SaaS的演进,本质就是探求商业底层逻辑的过程。
从这个角度看,不管是SaaS厂商,还是产业互联网公司,其实都是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通过数字化推动产业链升级,为客户创造价值。在未来,我们或许会看到越来越多的SaaS尝试进入产业互联网领域,我们也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产业互联网企业开放自己的系统,或者收购SaaS厂商。
文.Balle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