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 学习 I2C 总线通信协议,使用 STM32F103 完成基于 I2C 协议的 AHT20 温湿度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并将采集的温度、湿度值通过串口输出。具体任务:
- 解释什么是“软件 I2C”和“硬件 I2C”?
- 阅读 AHT20 数据手册,编程实现:每隔 2 秒钟采集一次温湿度数据,并通过串口发送到上位机(win10)。
1 I2C 总线通信协议
1.1 I2C 通信协议
I2C/IIC 通信协议(Inter-Integrated Circuit)是由 PHILIPS 公司开发的,由于它引脚少,硬件实现简单,可扩展性强,不需要 UART、CAN 等通讯协议的外部收发设备,现在多用于系统内多个 IC 间的通讯。
- I2C 物理层
I2C 是一个支持设备的总线。“总线”指多个设备共用的信号线。在一个 I2C 通讯总线中,可连接多个 I2C 通讯设备,支持多个通讯主机及多个通讯从机。 一个 I2C 总线只使用两条总线线路,一条双向串行数据线(SDA) ,一条串行时钟线(SCL)。数据线即用来表示数据,时钟线用于数据收发同步。 - I2C 协议层
I2C 的协议定义了通讯的起始和停止信号、数据有效性、响应、仲裁、时钟同步和地址广播等环节。
- 空闲状态
I2C 总线的 SDA 和 SCL 两条信号线同时处于高电平时,规定为总线的空闲状态。此时各个器件的输出级场效应管均处在截止状态,即释放总线,由两条信号线各自的上拉电阻把电平拉高。 - 通讯的起始和停止信号(一般由主机产生):
- 数据有效性
数据在 SCL 的上升沿到来之前就需要准备好,并在下降沿到来之前必须保持稳定。 - 应答信号 ACK
发送器每发送一个字节,就在时钟脉冲 9 期间释放数据线,由接收器反馈一个应答信号。应答信号为低电平时,规定为有效应答位(ACK 简称应答位),表示接收器已经成功接收了该字节;应答器为高电平时,规定为非应答位(NACK);一般表示接收器接收该字节没有成功。
1.2 I2C 的实现方式—硬件 I2C 和软件 I2C
- 硬件 I2C
直接利用 STM32 芯片中的硬件 I2C 外设。 使用时,只要配置好对应的寄存器,外设就会产生标准串口协议的时序。在初始化好 I2C 外设后,只需要把某寄存器位置 1,此时外设就会控制对应的 SCL 及 SDA 线自动产生 I2C 起始信号,不需要内核直接控制引脚的电平。 - 软件I2C
将芯片的两个 GPIO 引脚分别用作 SCL 及 SDA ,按照 I2C 的时序要求,直接控制引脚的输出信号(若是接收数据时则读取 SDA 电平),就可以实现 I2C 通讯。由于是直接控制 GPIO 引脚的高低电平产生通讯时序,需要由 CPU 控制每个时刻的引脚状态,所以称为“软件模拟协议”方式即软件 I2C 方式。 - 硬件 I2C 和软件 I2C 的比较
- 硬件 I2C 用法比较复杂,模拟 I2C 的流程更清楚一些。
- 硬件 I2C 速度比模拟快,并且可以用 DMA 。
- 模拟 I2C 可以在任何管脚上,而硬件只能在固定管脚上,模拟 I2C 相对比较灵活。
2 温湿度数据采集串口显示
2.1 具体要求
- 每隔 2 秒钟采集一次温湿度数据
- 将采集的数据通过串口发送到上位机(win10)
2.2 准备工具
硬件工具:
软件工具:
2.3 代码分析
- AHT20 芯片的初始化
void AHT20_Init(void)
{
IIC_Init();
IIC_Start();
IIC_Send_Byte(0x70);
IIC_Wait_Ack();
IIC_Send_Byte(0xa8);
IIC_Wait_Ack();
IIC_Send_Byte(0x00);
IIC_Wait_Ack();
IIC_Send_Byte(0x00);
IIC_Wait_Ack();
IIC_Stop();
delay_ms(10);
IIC_Start();
IIC_Send_Byte(0x70);
IIC_Wait_Ack();
IIC_Send_Byte(0xbe);
IIC_Wait_Ack();
IIC_Send_Byte(0x08);
IIC_Wait_Ack();
IIC_Send_Byte(0x00);
IIC_Wait_Ack();
IIC_Stop();
delay_ms(10);
}
- AHT20 芯片读取并保存数据
void AHT20_Read_CTdata(u32 *ct)
{
volatile u8 Byte_1th=0,Byte_2th=0,Byte_3th=0;
volatile u8 Byte_4th=0,Byte_5th=0,Byte_6th=0;
u32 RetuData = 0;
u16 cnt = 0,flag;
AHT20_SendAC();
delay_ms(80);
while(((AHT20_Read_Status()&0x80)==0x80))
{
delay_ms(1);
if(cnt++>=100) break;
}
IIC_Start();
IIC_Send_Byte(0x71);
flag=IIC_Wait_Ack();
Byte_1th = IIC_Read_Byte(flag);
Byte_2th = IIC_Read_Byte(flag);
Byte_3th = IIC_Read_Byte(flag);
Byte_4th = IIC_Read_Byte(flag);
Byte_5th = IIC_Read_Byte(flag);
Byte_6th = IIC_Read_Byte(!flag);
IIC_Stop();
RetuData = (RetuData|Byte_2th)<<8;
RetuData = (RetuData|Byte_3th)<<8;
RetuData = (RetuData|Byte_4th);
RetuData =RetuData >>4;
ct[0] = RetuData;
RetuData = 0;
RetuData = (RetuData|Byte_4th)<<8;
RetuData = (RetuData|Byte_5th)<<8;
RetuData = (RetuData|Byte_6th);
RetuData = RetuData&0x0fffff;
ct[1] =RetuData;
}
- main.c 函数
#include "led.h"
#include "usart.h"
#include "temhum.h"
int main(void)
{
u32 CT_data[2]={0};
volatile float hum=0,tem=0;
delay_init();
NVIC_PriorityGroupConfig(NVIC_PriorityGroup_2);
uart_init(115200);
LED_Init();
temphum_init();
while(1)
{
AHT20_Read_CTdata(CT_data);
hum = CT_data[0]*100*10/1024/1024;
tem = CT_data[1]*200*10/1024/1024-500;
printf("湿度:%.1f%%\r\n",(hum/10));
printf("温度:%.1f度\r\n",(tem/10));
printf("\r\n");
LED=0;
delay_ms(1000);
LED=1;
delay_ms(1000);
}
}
2.4 效果演示
2.4.1 硬件电路连接
- USB 转 TTL 模块与STM32F103 核心板的连接
USB 转 TTL 模块 | STM32F103 核心板 |
---|
GND | G | 3V3 | 3.3 | RXD | A9 | TXD | A10 |
- AHT20 芯片与STM32F103 核心板的连接
AHT20 芯片 | STM32F103 核心板 |
---|
SCL | PB6 | SDA | PB7 | VCC | 3V3 | GND | GND |
注意 :本程序采用的 “ 软件 I2C ” 实现的,采用 GPIO 引脚是 PB6、PB7。
2.4.2 串口显示
- 编译生成 hex 文件并完成烧录
- 连接串口,并打开串口
- 串口显示效果如下
可以看出,串口是每隔两秒发送一次温湿度数据,当用手捂住 AHT20 芯片模块,会发现温湿度数据上升。
3 总结
本篇文章主要对 I2C 总线通信协议展开了学习,主要是得理解 I2C 协议的基本读写过程,清楚 I2C 协议写时序与读时序的基本步骤。在应用 I2C 协议进行温湿度采集任务中,了解和学习了所使用的温湿度传感器的具体使用操作。代码其实没有太大问题,主要还是需要注意硬件连接和运行,要判别使用的管脚是否正确,细心操作就可以了。 这也是作者首次学习应用 I2C 协议进行温湿度采集,文章如有问题,敬请读者指正。
4 参考资料
- I2C通信协议(一)-基本原理
- 基于I2C通信协议的温湿度采集
- stm32通过I2C接口实现温湿度(AHT20)的采集
- 《零死角玩转STM32—F103指南者.pdf》
提取码:luh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