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容
学习I2C总线通信协议,使用STM32F103完成基于I2C协议的AHT20温湿度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并将采集的温度-湿度值通过串口输出。 具体任务: 编程实现:每隔2秒钟采集一次温湿度数据,并通过串口发送到上位机(win10)。
二、关于I2C
1)I2C协议
I2C总线是由Philips公司在上世纪80年代开发的一种简单、双向二线制同步串行总线。它只需要两根线即可在连接于总线上的器件之间传送信息。
I2C既是一种总线,也是一种通信协议。总线和通信协议之间的关系类似于硬件和基于此硬件的软件,同一种总线上可以跑多种协议,如在RS485总线上可以跑莫迪康的MODBUS,松下的MEWTOCOL,西门子的profibus/DP等协议;同样地,同一种协议也可以跑在不同的总线上,如上述协议还可以跑在以太网上。一言以蔽之,总线涉及的是物理层的硬件,而协议可以认为是在物理层上传递信息的约定或规则。
或者也可以这么说,在嵌入式开发中,通信协议可分为两层:物理层和协议层。物理层是数据在物理媒介传输的保障;协议层主要规定通信逻辑,如同一收发双方的数据打包、解包标准。打个比方,物理层相当于现实中的公路,而协议层则是交通规则,汽车可以在路上行驶,但是需要交通规则对行驶规则进行约束,不然将出现危险,也就是数据传输紊乱、丢包。
物理层:I2C总线协议只需要2根信号线即可完成数据的传输,这两根线分别是时钟线SCL 和信号线SDA 。I2C线上有且只有1个主设备Master和若干个从设备Slave,区别Master和Slave的标准是SCL,即谁是SCL的提供者,谁就是Master,而与SDA无关。这点尤其需要注意,发送SDA不能作为区别Master和Slave的标准。
协议层规约了通讯的起始停止信号、数据有效性、响应、总线仲裁、时钟同步、地址广播等内容。 I2C协议规定SDA和SCL都为高电平时总线空闲; I2C协议规定SCL保持高电平、SDA由高变低为起始信号(start),所有命令和数据的传输必须以起始信号为首; I2C协议规定SCL保持高电平、SDA由低变高为终止信号(stop)。所有命令和数据的传输必须以终止信号为尾。
具体请见参考内容。
2)软件I2C
软件I2C一般是使用GPIO管脚 ,用软件控制SCL,SDA线输出高低电平,模拟i2c协议的时序。
3)硬件I2C
硬件I2C对应芯片上的I2C外设,有相应I2C驱动电路,其所使用的I2C管脚也是专用的,因而效率要远高于软件模拟的I2C;一般也较为稳定,但是程序较为繁琐。硬件(固件)I2C是直接调用内部寄存器进行配置;而软件I2C是没有寄存器这个概念的。
三、温湿度数据采集
1)实验器材
- stm32F103C8T6芯片
- AHT20芯片
- USB TO TTL串口
- 些许杜邦线
- 烧录软件
- 串口调试助手
烧录软件可翻看之前的博客,有对应安装链接。
2)代码
主要代码如下: ①AHT20芯片的使用过程:
void read_AHT20_once(void)
{
delay_ms(10);
reset_AHT20();//重置AHT20芯片
delay_ms(10);
init_AHT20();//初始化AHT20芯片
delay_ms(10);
startMeasure_AHT20();//开始测试AHT20芯片
delay_ms(80);
read_AHT20();//读取AHT20采集的到的数据
delay_ms(5);
}
②AHT20芯片读取数据:
void read_AHT20(void)
{
uint8_t i;
for(i=0; i<6; i++)
{
readByte[i]=0;
}
I2C_Start();//I2C启动
I2C_WriteByte(0x71);//I2C写数据
ack_status = Receive_ACK();//收到的应答信息
readByte[0]= I2C_ReadByte();//I2C读取数据
Send_ACK();//发送应答信息
readByte[1]= I2C_ReadByte();
Send_ACK();
readByte[2]= I2C_ReadByte();
Send_ACK();
readByte[3]= I2C_ReadByte();
Send_ACK();
readByte[4]= I2C_ReadByte();
Send_ACK();
readByte[5]= I2C_ReadByte();
SendNot_Ack();
//Send_ACK();
I2C_Stop();//I2C停止函数
//判断读取到的第一个字节是不是0x08,0x08是该芯片读取流程中规定的,如果读取过程没有问题,就对读到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
if( (readByte[0] & 0x68) == 0x08 )
{
H1 = readByte[1];
H1 = (H1<<8) | readByte[2];
H1 = (H1<<8) | readByte[3];
H1 = H1>>4;
H1 = (H1*1000)/1024/1024;
T1 = readByte[3];
T1 = T1 & 0x0000000F;
T1 = (T1<<8) | readByte[4];
T1 = (T1<<8) | readByte[5];
T1 = (T1*2000)/1024/1024 - 500;
AHT20_OutData[0] = (H1>>8) & 0x000000FF;
AHT20_OutData[1] = H1 & 0x000000FF;
AHT20_OutData[2] = (T1>>8) & 0x000000FF;
AHT20_OutData[3] = T1 & 0x000000FF;
}
else
{
AHT20_OutData[0] = 0xFF;
AHT20_OutData[1] = 0xFF;
AHT20_OutData[2] = 0xFF;
AHT20_OutData[3] = 0xFF;
printf("读取失败!!!");
}
printf("\r\n");
//根据AHT20芯片中,温度和湿度的计算公式,得到最终的结果,通过串口显示
printf("温度:%d%d.%d",T1/100,(T1/10)%10,T1%10);
printf("湿度:%d%d.%d",H1/100,(H1/10)%10,H1%10);
printf("\r\n");
}
3)电路连接
USB TO TTL串口与STM32芯片的连接参考之前的博客; 这里主要说明AHT20芯片和STM32芯片的连接:
SCL-------->PB6 SDA------->PB7
AHT20芯片上的3.3.V和GND接口与STM32芯片上的接口对应连接即可,具体如下图所示:
4)结果展示
①首先,打开烧录软件将代码烧录到芯片当中去,具体如下: 然后打开串口调试工具,加入刚刚的HEX文件,打开串口,即可发现调试软件上对应温度的变化:
四、总结
本次实验是通过AHT20芯片实现对温湿度的读取,代码部分主要参考第五部分的博客。
五、参考内容
GPIO模拟I2C通信协议 stm32通过I2C接口实现温湿度(AHT20)的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