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么重要的一个概念,需要深入了解下,加深印象。
如题:2021年10月
分析
学会从集合到关系,函数到代数,最后到图,这种抽象过程。没总结完,时间有些紧,还有差不多一月就要考试了,离散与结构还有太多没看完的部分了,所以其他记录在了自己的纸质的资料上了,不再写在这里了。 答案为D,全上界与全下界互为补元,所以至少存在两个元素有补元
基本知识
什么是格?
具有最小上界和最大下界,具有这种性质的偏序集,称为格。 关于最大下界和最小上界,一定要想像出这个图来:{a,b}的最小上界是c,{e,f}的最大下界是d
关于偏序集
自反性+反对称性(也就是要么处于对角线要么就关于对角线没有对应的点)+传递性(可理解成线性递增)就是偏序的关系,这样的关系构成的集合就是偏序集。
格的表示
<A,
≤
\leq
≤?>是一个偏序集,如果A中的任意两个元素都有最小上界和最大下界,则称<A,
≤
\leq
≤?>为格。 其实是一个有序对的表示方法。具体含义为:A表示集合,
≤
\leq
≤?表示集合元素的关系。这不正是面向对象语言中类的定义吗?
格所诱导的代数系统
<A,
?
\bigvee
?,
?
\bigwedge
?>,也是有序对,并运算对应的是任意两元素的最小上界,交运算对应的是最大下界。如脑补出下图:注意,图是由代数定义表示出来的,而不是图推导出了定义。
子格
如果B是A的非空子集,如果A中的并和交运算关于B封闭,则称<B,
≤
\leq
≤?>是A的子格。 若仅满足B是A的非空子集,则<B,
≤
\leq
≤?>一定是偏序集,并不一定是格,即使是格也不一定是A的子格。
对偶原理
设P是对任意格都为真的命题,如果在命题中把
≤
\leq
≤?换成
≥
\geq
≥,
?
\bigvee
?换成
?
\bigwedge
?,
?
\bigwedge
?换成
?
\bigvee
?就得到另一个命题,称为对偶命题。
格的基本性质
- 对任意a,b,都小于a并b(最小上界),同时,都大于最大下界a交b
- 传递性,a
≤
\leq
≤?b,c
≤
\leq
≤?d,则a并b
≤
\leq
≤?b并d,交也存在一样的运算
- 诱导代数系统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幂等律、吸收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