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排序:
- 排序:所谓排序,就是使一串记录,按照其中的某个或某些关键字的大小,递增或递减的排列起来的操作。
- 稳定性:假定在待排序的记录序列中,存在多个具有相同的关键字的记录,若经过排序,这些记录的相对次序保持不变,即在原序列中,r[i] = r[j]?,且?r[i]?在?r[j]?之前,而在排序后的序列中,r[i]?仍在?r[j]?之前,则称这种排序算法是稳定的;否则称为不稳定的。
- 内部排序:数据元素全部放在内存中的排序。
- 外部排序:数据元素太多不能同时放在内存中,根据排序过程的要求不能在内外存之间移动数据的排序。
目录
一 、插入排序类:
1、?直接插入排序:
1. 1 直接插入排序的特性:
1.1.1 时间复杂度:
1.1.2?空间复杂度:
1.1.3 稳定性:
? 2、 希尔排序:
2.1?希尔排序的特性总结:
2.1.1 空间复杂度:
2.1.2 稳定性:
二、交换排序类
? 1、冒泡排序
1.1?冒泡排序的特性总结:
1.1.1 时间复杂度:
1.1.2 空间复杂度:?
2.1.2 稳定性:
??2、快速排序:
? 1.??hoare版本:
hoare版本易错点:
? ? ????????1.对于比较时:
? ? ? ? ? ? 2. 选择将key选择在左边后,选择右边先走的意义:
? 2.??挖坑版本:
挖坑版本易错点
? 3.?前后指针版本:
2.1. 快速排序的特性总结:
2.1.1 时间复杂度:
2.1.2 空间复杂度:
2.1.3 稳定性:
2.2?快速排序的优化:
2.2.1?时间复杂度的优化:
2.2.2?空间复杂度的优化:
三 、选择排序类:?
? 1、?直接选择排序:
1.1?直接选择排序的特性总结:
1.1.1 时间复杂度:
1.1.2?空间复杂度:
1.1.3 稳定性:?
??2、 堆排序:
1.?堆排序的要点分两步:
1.1?建立大小堆:
1.2 利用大小堆排序:
2.1?堆排序的特性总结:
2.1.1?时间复杂度:
2.1.2?空间复杂度:
2.1.3?稳定性:
四 、归并排序类:
? 1、归并排序:
1.1 书写方式
1.1 递归方式:
1.2 非递归方式:
2. 归并排序的特性总结:
2.1?时间复杂度:
2.2?空间复杂度:
2.3?稳定性:
五 、非比较排序类:
? 1、?计数排序:
1. 计数排序的局限性:
1.1 如果是浮点数或者字符串就不能排序了
1.2?如果数据范围很大,空间复杂度就会很高,相对不适合
2. 计数排序的特性总结:
2.1 时间复杂度:
2.1 空间复杂度:
2.1 稳定性:
一 、插入排序类:
? ? ? ?
?插入排序类的基本思想:
把待排序的记录按其关键码值的大小逐个插入到一个已经排好序的有序序列中,直到所有的记录插入完为止,得到一个新的有序序列
。
? ? ? ? 就如,玩扑克牌时,通过抽出扑克牌然后移动再插入的操作。是从排序2张,3张,4张……一样。
1、?直接插入排序:
? ? ? ?
当每一张扑克牌都成为一个元素时:
当插入第 i ( i >= 1 )个元素时,前面的数组元素:
array[ 0 ], array[ 1 ], …, array[ i - 1 ]已经排好序
,此时用?
array[i]?
与前面已经排序好的:array[ i - 1 ], array[ i - 2 ], …,?
array[ 0 ], array[ 1 ]
的数组元素进行顺序大小比较,找到插入位置并将array[i]插入,而原来位置上的元素顺序后移。
//直接插入排序
void InsertSort(int* a, int n)
{
assert(a);
//i循环:对每个数据排序
for (int i = 0; i < n - 1; ++i) //(将需要调整的数据定义为 i + 1, 而第一个元素由于为单,所以不需要排序,所以i[0, n-1])
{
int end = i;
//tmp:所需要调整的数据
int tmp = a[end + 1];
while (end >= 0)
{
//<是升序,>是降序
if (tmp < a[end])
{
//如果符合条件,就向后移动数据
a[end + 1] = a[end];
--end;
}
else
{
break;
}
}
//当出循环就找到,其所应该存在的位置,即放入数据
a[end + 1] = tmp;
}
}
1. 1 直接插入排序的特性:
1.1.1 时间复杂度:
????????????????最好O(N)的情况:
? ? ? ? ? ? ? ? ? ? ? ??(有序即为最好)只有待排序值的前值皆与其有序,即不需要移动,所做的只需要判断该值较前值一次,并且每个元素都一样,即只需要每个元素的一次判断,即O(N)。
????????????????最差O(N^2)的情况:
? ? ? ? ? ? ? ? ? ? ? ??(反序即为最差)只有待排序值的前值皆与反序,即前面有多少数据就需要移动几次,那这样就是一个等差数列:1 + 2 + 3 + … + N-1,则是:n (1+n-1)/2 则~O(n^2)?。即需要每个元素的一次判断,并移动的次数为最大,即O(N^2)。
1.1.2?空间复杂度:
? ? ? ? ? ?即:空间复杂度为O(1)
1.1.3 稳定性:
? 2、 希尔排序:
? ? ? ? 希尔排序的基本思想:先选定一个整数,把待排序文件中所有记录分成个组,所有距离为的记录分在同一组内,并对每一组内的记录进行排序。然后,取重复上述分组和排序的工作。当到达=1时,所有记录在统一组内排列完毕。
????????以gap = 2为例:
//希尔排序
/* 调整,下标 0~n 的数据,当调整下标为 X 的数据时,0~X-1 的数据已经排序完成 */
/* 平移数据: 当大于(小于),则将元素向后调整。*/
void ShellSort(int* a, int n)
{
assert(a);
int gap = n;
while (gap > 1)
{
// +1防止gap无法到1,当之前gap = 2时,变为3 / 2 = 0,(即由2步变为了0)
gap = gap / 3 + 1;
/*gap = gap / 2*/
//j:代表与i同一组(根据gap划分)的数组元素下标
//i:代表即将调整的元素下标,作为每一组比较数据的最后一个元素下标
for (int j = 0; j < gap; j++)
{
for (int i = j; i < n - gap; i += gap)
{
int end = i;
//tmp:调整的数据
int tmp = a[end + gap];
while (end >= 0)
{
//<是升序,>是降序
if (tmp < a[end])
{
a[end + gap] = a[end];
end -= gap;
}
else
{
break;
}
}
a[end + gap] = tmp;
}
}
}
}
?希尔排序的另外一种写法:
????????以gap = 2为例:
? ? ? ? 除比较次序的变化以外,其余部分皆相同。
//希尔排序
void ShellSort(int* a, int n)
{
assert(a);
int gap = n;
while (gap > 1)
{
gap = gap / 3 + 1;
/*gap = gap / 2*/
for (int i = 0; i < n - gap; ++i)
{
int end = i;
int tmp = a[end + gap];
while (end >= 0)
{
//<是升序,>是降序
if (tmp < a[end])
{
a[end + gap] = a[end];
end -= gap;
}
else
{
break;
}
}
a[end + gap] = tmp;
}
}
}
2.1?希尔排序的特性总结:
- 希尔排序是对直接插入排序的优化。
- ?当gap > 1时都是预排序,目的是让数组更接近于有序。当gap == 1时,数组已经接近有序的了,这样就会很快。这样整体而言,可以达到优化的效果。我们实现后可以进行性能测试的对比。
- 希尔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不好计算,因为gap的取值方法很多,导致很难去计算,因此在好些树中给出的希尔排序的时间复杂度都不固定:
? ? ?《数据结构(C语言版)》--- 严蔚敏
? ? 《数据结构-用面相对象方法与C++描述》--- 殷人昆
2.1.1 空间复杂度:
? ? ? ? ? ?即:空间复杂度为O(1)
2.1.2 稳定性:
?二、交换排序类
? ? ? ?
交换排序类的基本思想:
所谓交换,就是根据序列中两个记录键值的比较结果来对换这两个记录在序列中的位置,交换排序的特点是:
将
键值较大的记录向序列的尾部移动,键值较小的记录向序列的前部移动。
? 1、冒泡排序
? ? ? ? 冒泡排序的基本思想:比较相邻的元素。如若后者大(小),就交换二者。对每一对相邻元素作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即最后一个元素是排序区间的最大值。(依次往复直至完成)
//数据交换
void Swap(int* e1, int* e2)
{
int tmp = *e1;
*e1 = *e2;
*e2 = tmp;
}
//冒泡排序
void BubbleSort(int* a, int n)
{
assert(a);
//用于判断是否交换
int compare = 0;
//j循环: 序列到数第j个位置,是所需要用元素填补的位置,由于第一个元素最后为单,所以j < n
//i循环:将其余未排序的数据(范围[0 , n - j])进行比较排序
int j = 0;
for (j = 1; j < n; j++)
{
int i = 0;
for (i = 0; i < n - j; i++)
{
//>是升序,<是降序
if (a[i] > a[i + 1])
{
compare = 1;
Swap(&a[i], &a[i + 1]);
}
}
if (compare == 0) //排序是进行在未排序区的,如果一次交换都没有进行,那就证明未排序区是有序的
{
return;
}
}
}
1.1?冒泡排序的特性总结:
- 冒泡排序是一种非常容易理解的排序
- 时间复杂度:O(N^2)(最好为O(N) ~ 最差为O(N^2))
- 空间复杂度:O(1)
- 稳定性:稳定
1.1.1 时间复杂度:
????????????????最好O(N)的情况:
? ? ? ? ? ? ? ? ? ? ? ??(有序即为最好)只有待排序值的前值皆与其有序,全程不需要交换,那么就可以直接退出,所以只需要比较一轮,即只需要判断,即O(N)。
?
????????????????最差O(N^2)的情况:
? ? ? ? ? ? ? ? ? ? ? ??(反序即为最差)每轮比较都需要移动,那这样就是一个等差数列:N-1 +? … + 3 + 2 + 1,则是:n (n-1+1)/2 则~O(n^2)?。即需要每个元素的一次判断,并移动的次数为最大,即O(N^2)。?
1.1.2 空间复杂度:?
?? ? ? ? ? ?即:空间复杂度为O(1)
2.1.2 稳定性:
??2、快速排序:
?????????快速排序是Hoare于1962年提出的一种二叉树结构的交换排序方法,其基本思想为:任取待排序元素序列中的某元素作为基准值,按照该排序码将待排序集合分割成两子序列,左子序列中所有元素均小于基准值,右子序列中所有元素均大于基准值,然后最左右子序列重复该过程,直到所有元素都排列在相应位置上为止。
所运用的主要操作(为快速排序递归实现的主框架):
而对于,将区间按照基准值划分为左右两半部分的常见方式有:
- hoare版本
-
挖坑版本
-
前后指针版本
- 三个的执行方式不同,但是核心思想是不变的,版本的更改只是为了更加便于理解。
? 1.??hoare版本:
//数据交换
void Swap(int* e1, int* e2)
{
int tmp = *e1;
*e1 = *e2;
*e2 = tmp;
}
//hoare版本(分治法)
//将right边的数据调整至皆小于或大于所调整的数据,left边同理反之。即有序
void QuickSort1(int* a, int begin, int end)
{
assert(a);
if (begin >= end)
return;
//keyi:所需要调整的数据下标
int right, left, keyi;
left = begin, right = end;
keyi = begin;
//根据大小将左右元素交换
while (left < right)
{
//>=时升序,<=时降序
while (left < right && a[right] >= a[keyi])
--right;
//<=时升序,>=时降序
while (left < right && a[left] <= a[keyi])
++left;
Swap(&a[left], &a[right]);
}
Swap(&a[keyi], &a[left]);
keyi = left;
//分治管理其左与右
//[begin, keyi - 1] keyi [keyi + 1, end]
QuickSort1(a, begin, keyi - 1);
QuickSort1(a, keyi + 1, end);
}
hoare版本易错点:
????????(同样的后面的挖坑版,也具同样的问题 )
? ? ????????1.对于比较时:
??????????????假如,没有等于:
? ? ? ? ? ? 2. 选择将key选择在左边后,选择右边先走的意义:
????????原因:因为要确保相遇位置的值,比key小或者就是key的位置。
????????会出现两种情况:
? ? ? ? ? ? ? ? 1.?L先走,L停下来,R去遇到L。
? ? ? ? ? ? ? ??2.?L先走,直接与R相遇
? 2.??挖坑版本:
//数据交换
void Swap(int* e1, int* e2)
{
int tmp = *e1;
*e1 = *e2;
*e2 = tmp;
}
//挖坑版本
//将right边的数据调整至皆小于或大于所调整的数据,left边同理反之。即有序
void QuickSort2(int* a, int begin, int end)
{
assert(a);
if (begin >= end)
return;
//keyi:坑的下标
//key: 所需要调整的数据
int right, left, keyi, key;
keyi = left = begin;
right = end;
key = a[keyi];
//根据大小将坑进行填补
while (left < right)
{
while (left < right && a[right] >= key) //>=是升序,<=是降序
--right;
Swap(&a[keyi], &a[right]);
keyi = right;
while (left < right && a[left] <= key) //<=是升序,>=是降序
++left;
Swap(&a[keyi], &a[left]);
keyi = left;
}
a[left] = key;
keyi = left;//此时keyi为已经调整好的数据
//[begin, keyi - 1] keyi [keyi + 1, end]
QuickSort2(a, begin, keyi - 1);
QuickSort2(a, keyi + 1, end);
}
挖坑版本易错点
(与前面所提的:hoare版易错点,大同小异)
? 3.?前后指针版本:
//数据交换
void Swap(int* e1, int* e2)
{
int tmp = *e1;
*e1 = *e2;
*e2 = tmp;
}
//为下标为keyi的key排序
int Pointer_QSort(int* a, int begin, int end)
{
assert(a);
//keyi:所需要调整的数据下标
int keyi = begin;
int prev, cur;
prev = begin, cur = begin + 1;
while (cur <= end)
{
// cur位置的之小于keyi位置值
//<是升序,>是降序
if (a[cur] < a[keyi] && ++prev != cur)
Swap(&a[prev], &a[cur]);
++cur;
}
Swap(&a[prev], &a[keyi]);
keyi = prev;
return keyi;
}
//前后指针版本
void QuickSort3(int* a, int begin, int end)
{
assert(a);
if (begin >= end)
return;
int keyi = Pointer_QSort(a, begin, end);
//[begin, keyi - 1] keyi [keyi + 1, end]
QuickSort3(a, begin, keyi - 1);
QuickSort3(a, keyi + 1, end);
}
2.1. 快速排序的特性总结:
- 快速排序整体的综合性能和使用场景都是比较好的,所以才敢叫快速排序
- 时间复杂度:O(N*logN)(最好为O(N*logN) ~ 最差为O(N^2))
- 空间复杂度:O(logN)(最好为O(logN) ~ 最差为O(N))
- 稳定性:不稳定
2.1.1 时间复杂度:
????????????????最好O(N*logN)的情况:
? ? ? ? ? ? ? ? ? ? ? ?快速排序是分治法实现的,那么最完美的时间就是,次次完美二分,直到完成排序。
? ? ? ? ? ? ? ? ? ? ? ?即:O(N*logN)
????????????????最差O(N^2)的情况:?
? ? ? ? ? ? ? ? ? ? ? ?快速排序是分治法实现的,那最差的情况就是:
? ? ? ? ? ? ? ? ? ? ? ?即:O(N^2)
2.1.2 空间复杂度:
????????????????主要是递归造成的栈空间的使用。
????????????????最好O(logN)的情况:
? ? ? ? ? ? ? ? ? ? ? ?需要进行logn递归调用,其空间复杂度为?O(logn)。
????????????????最差O(N)的情况:
? ? ? ? ? ? ? ? ? ? ? ?需要进行n‐1递归调用,其空间复杂度为O(n)。
2.1.3 稳定性:
2.2?快速排序的优化:
? ? ? ? 优化:时间复杂度的最坏情况与空间复杂度的最坏情况。
2.2.1?时间复杂度的优化:
//三数取中
int GetMidIndex(int* a, int begin, int end)
{
int midi = (begin + end) / 2;
if (a[begin] < a[midi])
{
if (a[end] < a[begin])
return begin;
else if (a[end] < a[midi])
return end;
else
return midi;
}
else if (a[midi] < a[begin])
{
if (a[end] < a[midi])
return midi;
else if (a[end] < a[begin])
return end;
else
return begin;
}
}
? ? ? ? 正如此,当key是排序区间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时候时间复杂度为O(n^2),那么,就利用三数取中防止此情况的发生。
2.2.2?空间复杂度的优化:
? ? ? ? 函数的递归会每增加一层,为2倍递增。所以理论上只要我们减少最后一层,就可以直接减少一半的空间的运用。所以,选择在一定的时候就不使用递归,而使用直接插入排序就是最好的选择。
三 、选择排序类:?
? ? ? ?
?选择排序类的基本思想:
每一次从待排序的数据元素中选出最小(或最大)的一个元素,存放在序列的起始位置,直到全部待排序的数据元素排完 。
? 1、?直接选择排序:
- 在元素集合array[i]--array[n-1]中选择关键码最大(小)的数据元素。
- 若它不是这组元素中的最后一个(第一个)元素,则将它与这组元素中的最后一个(第一个)元素交换。
- 在剩余的array[ i ] ~?array[ n - 2 ](array[ i + 1 ] ~ array[ n - 1 ])集合中,重复上述步骤,直到集合剩余1个元素。
//直接插入排序
// 对比 插入排序,谁更小。
void SelectSort(int* a, int n)
{
assert(a);
int begin = 0, end = n - 1;
while (begin < end)
{
int mini = begin;
for (int i = begin + 1; i <= end; ++i)
{
if (a[i] < a[mini])
mini = i;
}
Swap(&a[begin], &a[mini]);
++begin;
}
}
1.1?直接选择排序的特性总结:
- 直接选择排序思考非常好理解,但是效率不是很好。实际中很少使用
- 时间复杂度:O(N^2)
- 空间复杂度:O(1)
- 稳定性:不稳定
1.1.1 时间复杂度:
????????????????时间复杂度:O(N^2)
? ? ? ? ? ? ? ? ? ? ? ?是常见的等差数列:n, n-1, n-2, …… 1。
1.1.2?空间复杂度:
????????????????空间复杂度:O(1)
1.1.3 稳定性:?
?
??2、 堆排序:
????????堆排序(Heapsort)
是指利用堆积树(堆)这种数据结构所设计的一种排序算法,它是选择排序的一种。它是通过堆来进行选择数据。需要注意的是
排升序要建大堆,排降序建小堆
。
//数据交换
void Swap(int* e1, int* e2)
{
int tmp = *e1;
*e1 = *e2;
*e2 = tmp;
}
//向下调整
void AdjustDown(int* a, int n, int root)
{
int parent = root;
int child = parent * 2 + 1;
while (child < n)
{ //>大堆,<小堆
if (child + 1 < n && a[child + 1] > a[child])
{
++child;
}
//>大堆,<小堆
if (a[child] > a[parent])
{
Swap(&a[child], &a[parent]);
parent = child;
child = parent * 2 + 1;
}
else
{
break;
}
}
}
//堆排序
void HeapSort(int* a, int n)
{
assert(a);
// 建堆,先从最后两个叶子上的根(索引为(n - 2) / 2开始建堆
// 建最小的堆(最大的堆)
for (int i = (n - 2) / 2; i >= 0; --i)
{
AdjustDown(a, n, i);
}
//end:表示最后一个位置
int end = n - 1;
//只剩一个数时,就不需要调整了
while (end > 0)
{
//0位置和最后一个位置交换
Swap(&a[0], &a[end]);
AdjustDown(a, end, 0);
--end;
}
}
1.?堆排序的要点分两步:
1.1?建立大小堆:
? ? ? ? ? 对于向下调整,需要根节点的堆成立大小堆,否则会导致堆的混乱,而针对于一个未排序为堆的数组,如果以a[0]为父节点,会导致堆的混乱。
- 用于排序的父节点
- 代比较的子节点
- 比较后挑选出的子节点
- 对于当时的根节点,已排序好的节点
1.2 利用大小堆排序:
2.1?堆排序的特性总结:
- 堆排序使用堆来选数,效率就高了很多。
- 时间复杂度:O(N*logN)
- 空间复杂度:O(1)
- 稳定性:不稳定
2.1.1?时间复杂度: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向下建堆的时间复杂度:
? ? ? ?即:O(N)。
? ? ? ?建立大小堆的时间复杂度:
? ? ? ? 于是,时间复杂度为:?O(N)。
(倒过来看,原来是从第1层向其他层看,而这个建队是从最后一个父节点开始,于是就从第h-1层看)
???????利用大小堆排序的时间复杂度:
?? ? ? 于是,时间复杂度为:?O(N*logN)。
? 单趟:
? ? ? ?在之前,我们已经建堆完成,其的无序是因为我们将最后一个元素与第一个元素交换位置。然后 n-1 ,于是唯一一个堆无序的就是第一个元素。而最差的情况就是其需要调到最底层,于是时间复杂度为O(logN)。
? 全趟:
? ? ? ?单趟是O(logN),一共有n个元素,所以就是:O(N*logN)。
2.1.2?空间复杂度:
? ? ? ?没有使用递归,并且变量的创建也是常数。所以是O(1)。
2.1.3?稳定性:
- 用于排序的父节点
- 代比较的子节点
- 比较后挑选出的子节点
- 对于当时的根节点,已排序好的节点
? ? ? ?
四 、归并排序类:
? 1、归并排序:
? ? ? ? ?
归并排序的基本思想:
归并排序(MERGE-SORT)是建立在归并操作上的一种有效的排序算法,该算法是采用分治法(Divide and Conquer)的一个非常典型的应用。将已有序的子序列合并,得到完全有序的序列;即先使每个子序列有 序,再使子序列段间有序。若将两个有序表合并成一个有序表,称为二路归并。
? ? ? ? ? ?此为递归实现的方法图 (递归实现易于理解)
1.1 书写方式
1.1 递归方式:
?
//归并排序的核心实现
void _MerceSort(int* a, int begin, int end, int* tmp)
{
assert(a && tmp);
if (begin >= end)
return;
//利用递归
int midi = (begin + end) / 2;
_MerceSort(a, begin, midi, tmp);
_MerceSort(a, midi + 1, end, tmp);
// [begin, mid] [mid+1, end] 分治递归,让子区间有序
int begin1 = begin, end1 = midi;
int begin2 = midi + 1, end2 = end;
int j = begin1;
//进行比较排序
while (begin1 <= end1 && begin2 <= end2)
{
if (a[begin1] <= a[begin2])
tmp[j++] = a[begin1++];
else
tmp[j++] = a[begin2++];
}
//防止未排序完毕
while (begin1 <= end1)
{
tmp[j++] = a[begin1++];
}
while (begin2 <= end2)
{
tmp[j++] = a[begin2++];
}
//覆盖拷贝回去
memcpy(a + begin, tmp + begin, (end - begin + 1) * sizeof(int));
}
//归并排序
void MerceSort(int* a, int n)
{
assert(a);
int* tmp = (int*)malloc(sizeof(int) * n);
if (tmp == NULL)
{
printf("malloc fail\n");
exit(-1);
}
_MerceSort(a, 0, n - 1, tmp);
free(tmp);
}
1.2 非递归方式:
//归并排序
void MerceSortRone(int* a, int n)
{
assert(a);
int* tmp = (int*)malloc(sizeof(int) * n);
if (tmp == NULL)
{
printf("malloc fail\n");
exit(-1);
}
int gap = 1;
while (gap < n)
{
for (int i = 0; i < n; i += 2 * gap)
{
int begin1 = i, end1 = i + gap - 1;
int begin2 = i + gap, end2 = i + 2 * gap - 1;
// end1越界或者begin2越界,则可以不归并了
if (end1 >= n || begin2 >= n)
{
break;
}
else if (end2 >= n)
{
end2 = n - 1;
}
int m = end2 - begin1 + 1;
int j = begin1;
//进行比较排序
while (begin1 <= end1 && begin2 <= end2)
{
if (a[begin1] <= a[begin2])
tmp[j++] = a[begin1++];
else
tmp[j++] = a[begin2++];
}
//防止未排序完毕
while (begin1 <= end1)
{
tmp[j++] = a[begin1++];
}
while (begin2 <= end2)
{
tmp[j++] = a[begin2++];
}
//覆盖拷贝回去
memcpy(a + i, tmp + i, sizeof(int) * m);
}
gap *= 2;
}
free(tmp);
}
2. 归并排序的特性总结:
- 归并的缺点在于需要O(N)的空间复杂度,归并排序的思考更多的是解决在磁盘中的外排序问题。
- 时间复杂度:O(N*logN)
- 空间复杂度:O(N)
- 稳定性:稳定
2.1?时间复杂度:
? ? ? ? ? 这也就是归并排序的优势,他有着与最优快速排序的同样速度,并且是保持,在个别情况快速排序会达到令人堪忧的O(N^2),但是归并排序不会,永远是O(N*logN)。
? ? ? ? ? 归并排序的实现就是完美的利用二分实现。
? ? ? ? ? 这种二分实现尤其在递归实现中容易观察出。(递归相当于 1 ~ lgN 层,非递归相当于 lgN ~ 1 层)
2.2?空间复杂度:
? ? ? ? ? 归并排序在时间复杂度的上有着显著的效率,但也代表了它在空间上具有巨大的消耗,在常见的排序中有着稳定的O(n)的空间的巨大消耗。
? ? ? ? ?我们需要开辟一个与代排序序列同样大小的空间。即O(n)。
2.3?稳定性:
? ? ? ? ?[begin1,end1] 在 [bgein2,end2] 之前,所以在等于的时候 [begin1,end1] 中的必定排前于 [bgein2,end2]。
五 、非比较排序类:
? 1、?计数排序:
- 统计相同元素出现次数。
- 根据统计的结果将序列回收到原来的序列中。
//计数排序
void CountSort(int* a, int n)
{
//找出最大值与最小值
int min = a[0], max = a[0];
for (int i = 1; i < n; ++i)
{
if (a[i] < min)
min = a[i];
if (a[i] > max)
max = a[i];
}
// 统计次数的数组
int range = max - min + 1;
int* count = (int*)malloc(sizeof(int) * range);
if (count == NULL)
{
printf("malloc fail\n");
exit(-1);
}
memset(count, 0, sizeof(int) * range);
// 统计次数
for (int i = 0; i < n; ++i)
{
count[a[i] - min]++;
}
// 回写-排序
int j = 0;
for (int i = 0; i < range; ++i)
{
// 出现几次就会回写几个i+min
while (count[i]--)
{
a[j++] = i + min;
}
}
}
1. 计数排序的局限性:
1.1 如果是浮点数或者字符串就不能排序了
?????????由于,对于数据的个数统计,就是对应的数组下标的 array[i]++ 来统计,于是只能统计整数。
1.2?如果数据范围很大,空间复杂度就会很高,相对不适合
? ? ? ? ?因为对于计数数组的创建,是采用相对映射:
?? ? ? ? ?就说,我就排序两个数:1 1000000,这个数组创下来是不是太亏了?
2. 计数排序的特性总结:
- 计数排序在数据范围集中时,效率很高,但是适用范围及场景有限。
- 时间复杂度:O(MAX(N,范围))
- 空间复杂度:O(范围)
- 稳定性:稳定
2.1 时间复杂度:
????????O(MAX(N,范围))。
????????????????对于N体现在:
? ? ? ? ? ? ? ? ? ? ? ? ?所以,对于N的角度,时间复杂度是:O(n)。
????????????????对于范围体现在:
?? ? ? ? ? ? ? ? ? ? ? ? 所以,对于范围的角度,时间复杂度是:O(范围)。
?? ? ? ? ?就说,我就排序两个数:1 1000000,n为2,范围却是999999。于是时间复杂度是:O(范围)。所以,时间复杂度:O(MAX(N,范围))。(?也可以说是:O(N+范围) )
2.1 空间复杂度:
? ????????空间复杂度:O(范围)
2.1 稳定性:
????????统计相同数值的个数,按顺序映射到原数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