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属模块 该用例属于哪个模块。
2、用例编号 每个用例唯一的标识。
3、测试目标 明确测试后所要实现的基本功能及结果,简要强调下面所有子功能可实现的功能和方法,使测试人员了解测试的意图。写出预期要达到的最好状态。
4、用户需求 写出测试模块所要达到的基本用户需要或者用户所需要的完整功能描述。
5、用例标题 填写用例的名称,如删除对象,添加内容,进行查询等。
6、测试环境 (1)硬件环境:列出为测试本软件所使用硬件的配置,如:处理机的台数、型号、内存容量等。 (2)软件环境:说明为测试本软件所使用的软件,如:操作系统的名称、版本号等。
7、前置条件 描述该操作的前提条件。如:前面删除的对象有(废弃的对象、被引用对象、处在流程中的对象等)各种情况,该处可以描述其中一种。
8、操作步骤 (1)步骤:用例中需要测试进行的步骤,如1。 (2)操作描述:如:点击“高级查询”进入高级查询的页面,键入“姓名”。 (3)输入数据:如果此处输入姓名或其中几个字如“王先生”或“小李”,均可记录。 (4)预期结果:未测试前合理的正确的结果,可参考需求文档中定义的结果。 (5)实际结果:记录输出的结果。正确或者错误均记录。对于一个测试完整功能点都会有一个对应的期望的正确结果。该结果可能是一个输出的数据值,也可能是一个显示效果结果。
9、后置条件 描述该操作的后续链接。
10、优先级 用例的优先级(根据BUG的等级划分、用户使用的主次功能划分、根据流程划分如基本流或备选流)。如:P1、P2、P3
11、用例类型 功能测试、性能测试、接口测试、单元测试、兼容性测试、其他等。
12、特殊说明 用户或者开发者有特殊需求或注意事项,需添加在此项。
13、测试人员 记录参与测试的测试人员。
14、测试时间 记录测试完成的时间。
15、备注 可以添加其他内容或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