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开发:
C++知识库
Java知识库
JavaScript
Python
PHP知识库
人工智能
区块链
大数据
移动开发
嵌入式
开发工具
数据结构与算法
开发测试
游戏开发
网络协议
系统运维
教程: HTML教程 CSS教程 JavaScript教程 Go语言教程 JQuery教程 VUE教程 VUE3教程 Bootstrap教程 SQL数据库教程 C语言教程 C++教程 Java教程 Python教程 Python3教程 C#教程 数码: 电脑 笔记本 显卡 显示器 固态硬盘 硬盘 耳机 手机 iphone vivo oppo 小米 华为 单反 装机 图拉丁 |
-> 网络协议 -> 计算机网络 -> 正文阅读 |
|
[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 |
物理层:线路(双绞线、光纤),比特流传输。 数据链路层:节点到节点的服务。(主机到交换机),把数据封装成帧,交给物理层进行透明传输。 网络层:单位是分组,负责IP寻址和路由选择,提供点到点的服务。 传输层:提供端口到端口的服务,为应用层服务。 应用层:最贴近于用户的层,为用户提供服务。 TCP(传输层):传输控制协议。传输层最重要的协议。 TCP的特点:1、面向连接的传输层协议。2、提供可靠的交付服务。3、提供全双工通信。4、面向字节流。 TCP建立连接:三次握手 TCP中断连接:四次挥手 UDP(传输层):用户数据协议。增加了复用、分用、差错检验功能。 UDP的特点:1、无连接。 2、尽最大努力完成交付。3、面向报文,无拥塞控制。4、开销较小,传输效率较高。 问:数据如何在各层之间传输【数据的封装过程】 在发送主机端,一个应用层报文被传送到运输层。在最简单的情况下,运输层收取到报文并附上附加信息,该首部将被接收端的运输层使用。应用层报文和运输层首部信息一道构成了运输层报文段。附加的信息可能包括:允许接收端运输层向上向适当的应用程序交付报文的信息以及差错检测位信息。该信息让接收端能够判断报文中的比特是否在途中已被改变。运输层则向网络层传递该报文段,网络层增加了如源和目的端系统地址等网络层首部信息,生成了网络层数据报。该数据报接下来被传递给链路层,在数据链路层数据包添加发送端 MAC 地址和接收端 MAC 地址后被封装成数据帧,在物理层数据帧被封装成比特流,之后通过传输介质传送到对端。 问:HTTP 长连接短连接使用场景是什么 长连接:多用于操作频繁,点对点的通讯,而且客户端连接数目较少的情况。例如即时通讯、网络游戏等。 短连接:用户数目较多的Web网站的 HTTP 服务一般用短连接。例如京东,淘宝这样的大型网站一般客户端数量达到千万级甚至上亿,若采用长连接势必会使得服务端大量的资源被无效占用,所以一般使用的是短连接。 问:HTTP 方法了解哪些 GET:? ?请求指定的页面信息,并返回具体内容,通常只用于读取数据。 问:GET 和 POST 的区别 get 提交的数据会放在 URL 之后,并且请求参数会被完整的保留在浏览器的记录里,由于参数直接暴露在 URL 中,可能会存在安全问题,因此往往用于获取资源信息。而 post 参数放在请求主体中,并且参数不会被保留,相比 get 方法,post 方法更安全,主要用于修改服务器上的资源。 问:HTTP 与 HTTPs 的工作方式【建立连接的过程】 HTTP 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 超文本传输协议) 是一种简单的请求 - 响应协议,被用于在 Web 浏览器和网站服务器之间传递消息。HTTP 使用 TCP(而不是 UDP)作为它的支撑运输层协议。其默认工作在 TCP 协议 80 端口,HTTP 客户机发起一个与服务器的 TCP 连接,一旦连接建立,浏览器和服务器进程就可以通过套接字接口访问 TCP。客户机从套接字接口发送 HTTP 请求报文和接收 HTTP 响应报文。类似地,服务器也是从套接字接口接收 HTTP 请求报文和发送 HTTP 响应报文。其通信内容以明文的方式发送,不通过任何方式的数据加密。当通信结束时,客户端与服务器关闭连接。 HTTPS HTTPS(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 over Secure Socket Layer)是以安全为目标的 HTTP 协议,在 HTTP 的基础上通过传输加密和身份认证的方式保证了传输过程的安全性。其工作流程如下: ① 客户端发起一个 HTTPS 请求,并连接到服务器的 443 端口,发送的信息主要包括自身所支持的算法列表和密钥长度等; ② 服务端将自身所支持的所有加密算法与客户端的算法列表进行对比并选择一种支持的加密算法,然后将它和其它密钥组件一同发送给客户端。 ③ 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一个包含数字证书的报文,该数字证书中包含证书的颁发机构、过期时间、服务端的公钥等信息。 ④ 最后服务端发送一个完成报文通知客户端 SSL 的第一阶段已经协商完成。 ⑤ SSL 第一次协商完成后,客户端发送一个回应报文,报文中包含一个客户端生成的随机密码串,称为 pre_master_secre,并且该报文是经过证书中的公钥加密过的。 ⑥ 紧接着客户端会发送一个报文提示服务端在此之后的报文是采用pre_master_secre 加密的。 ⑦ 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 finish 报文,这次握手中包含第一次握手至今所有报文的整体校验值,最终协商是否完成取决于服务端能否成功解密。 ⑧ 服务端同样发送与第 ⑥ 步中相同作用的报文,已让客户端进行确认,最后发送 finish 报文告诉客户端自己能够正确解密报文。 当服务端和客户端的 finish 报文交换完成之后,SSL 连接就算建立完成了,之后就进行和 HTTP 相同的通信过程,唯一不同的是在 HTTP 通信过程中并不是采用明文传输,而是采用对称加密的方式,其中对称密钥已经在 SSL 的建立过程中协商好了。 问:HTTPS 和 HTTP 的区别 HTTP 协议以明文方式发送内容,数据都是未加密的,安全性较差。HTTPS 数据传输过程是加密的,安全性较好。 问:HTTPS 的加密方式 HTTPS 采用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相结合的方式,首先使用 SSL/TLS 协议进行加密传输,为了弥补非对称加密的缺点,HTTPS 采用证书来进一步加强非对称加密的安全性,通过非对称加密,客户端和服务端协商好之后进行通信传输的对称密钥,后续的所有信息都通过该对称秘钥进行加密解密,完成整个 HTTPS 的流程。 问:HTTP 是不保存状态的协议,如何保存用户状态 我们知道,假如某个特定的客户机在短时间内两次请求同一个对象,服务器并不会因为刚刚为该用户提供了该对象就不再做出反应,而是重新发送该对象,就像该服务器已经完全忘记不久之前所做过的是一样。因为一个 HTTP 服务器并不保存关于客户机的任何信息,所以我们说 HTTP 是一个无状态协议。 通常有两种解决方案: ① 基于 Session 实现的会话保持 在客户端第一次向服务器发送 HTTP 请求后,服务器会创建一个 Session 对象并将客户端的身份信息以键值对的形式存储下来,然后分配一个会话标识(SessionId)给客户端,这个会话标识一般保存在客户端 Cookie 中,之后每次该浏览器发送 HTTP 请求都会带上 Cookie 中的 SessionId 到服务器,服务器根据会话标识就可以将之前的状态信息与会话联系起来,从而实现会话保持。 优点:安全性高,因为状态信息保存在服务器端。 缺点:由于大型网站往往采用的是分布式服务器,浏览器发送的 HTTP 请求一般要先通过负载均衡器才能到达具体的后台服务器,倘若同一个浏览器两次 HTTP 请求分别落在不同的服务器上时,基于 Session 的方法就不能实现会话保持了。 【解决方法:采用中间件,例如 Redis,我们通过将 Session 的信息存储在 Redis 中,使得每个服务器都可以访问到之前的状态信息】 ② 基于 Cookie 实现的会话保持 当服务器发送响应消息时,在 HTTP 响应头中设置 Set-Cookie 字段,用来存储客户端的状态信息。客户端解析出 HTTP 响应头中的字段信息,并根据其生命周期创建不同的 Cookie,这样一来每次浏览器发送 HTTP 请求的时候都会带上 Cookie 字段,从而实现状态保持。基于 Cookie 的会话保持与基于 Session 实现的会话保持最主要的区别是前者完全将会话状态信息存储在浏览器 Cookie 中。 优点:服务器不用保存状态信息, 减轻服务器存储压力,同时便于服务端做水平拓展。 缺点:该方式不够安全,因为状态信息存储在客户端,这意味着不能在会话中保存机密数据。除此之外,浏览器每次发起 HTTP 请求时都需要发送额外的 Cookie 到服务器端,会占用更多带宽。 拓展:Cookie被禁用了怎么办? 若遇到 Cookie 被禁用的情况,则可以通过重写 URL 的方式将会话标识放在 URL 的参数里,也可以实现会话保持。 问:DNS 的作用和原理 DNS(Domain Name System)是域名系统的英文缩写,是一种组织成域层次结构的计算机和网络服务命名系统,用于 TCP/IP 网络。 通常我们有两种方式识别主机:通过主机名或者 IP 地址。人们喜欢便于记忆的主机名表示,而路由器则喜欢定长的、有着层次结构的 IP 地址。为了满足这些不同的偏好,我们就需要一种能够进行主机名到 IP 地址转换的目录服务,域名系统作为将域名和 IP 地址相互映射的一个分布式数据库,能够使人更方便地访问互联网。 DNS 采用了分布式的设计方案,其域名空间采用一种树形的层次结构: 上图展示了 DNS 服务器的部分层次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根域名服务器、顶级域名服务器和权威域名服务器。其实根域名服务器在因特网上有13个,大部分位于北美洲。第二层为顶级域服务器,这些服务器负责顶级域名(如 com、org、net、edu)和所有国家的顶级域名(如uk、fr、ca 和 jp)。在第三层为权威 DNS 服务器,因特网上具有公共可访问主机(例如 Web 服务器和邮件服务器)的每个组织机构必须提供公共可访问的 DNS 记录,这些记录由组织机构的权威 DNS 服务器负责保存,这些记录将这些主机的名称映射为 IP 地址。 除此之外,还有一类重要的 DNS 服务器,叫做本地 DNS 服务器。本地 DNS 服务器严格来说不在 DNS 服务器的层次结构中,但它对 DNS 层次结构是很重要的。一般来说,每个网络服务提供商(ISP) 都有一台本地 DNS 服务器。当主机与某个 ISP 相连时,该 ISP 提供一台主机的 IP 地址,该主机具有一台或多台其本地 DNS 服务器的 IP 地址。主机的本地 DNS 服务器通常和主机距离较近,当主机发起 DNS 请求时,该请求被发送到本地 DNS 服务器,它起着代理的作用,并将该请求转发到 DNS 服务器层次结构中。 问:网页解析全过程【用户输入网址到显示对应页面的全过程】 ① DNS 解析:当用户输入一个网址并按下回车键的时候,浏览器获得一个域名,而在实际通信过程中,我们需要的是一个 IP 地址,因此我们需要先把域名转换成相应 IP 地址。【具体细节参看问题 16,17】 ② TCP 连接:浏览器通过 DNS 获取到 Web 服务器真正的 IP 地址后,便向 Web 服务器发起 TCP 连接请求,通过 TCP 三次握手建立好连接后,浏览器便可以将 HTTP 请求数据发送给服务器了。【三次握手放在传输层详细讲解】 ③ 发送 HTTP 请求:浏览器向 Web 服务器发起一个 HTTP 请求,HTTP 协议是建立在 TCP 协议之上的应用层协议,其本质是在建立起的TCP连接中,按照HTTP协议标准发送一个索要网页的请求。在这一过程中,会涉及到负载均衡等操作。 拓展:什么是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英文名为 Load Balance,其含义是指将负载(工作任务)进行平衡、分摊到多个操作单元上进行运行,例如 FTP 服务器、Web 服务器、企业核心服务器和其他主要任务服务器等,从而协同完成工作任务。负载均衡建立在现有的网络之上,它提供了一种透明且廉价有效的方法扩展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的带宽、增加吞吐量、加强网络处理能力并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用性。 负载均衡是分布式系统架构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例如天猫、京东等大型用户网站中为了处理海量用户发起的请求,其往往采用分布式服务器,并通过引入反向代理等方式将用户请求均匀分发到每个服务器上,而这一过程所实现的就是负载均衡。 ④ 处理请求并返回:服务器获取到客户端的 HTTP 请求后,会根据 HTTP 请求中的内容来决定如何获取相应的文件,并将文件发送给浏览器。 ⑤ 浏览器渲染:浏览器根据响应开始显示页面,首先解析 HTML 文件构建 DOM 树,然后解析 CSS 文件构建渲染树,等到渲染树构建完成后,浏览器开始布局渲染树并将其绘制到屏幕上。 ⑥ 断开连接:客户端和服务器通过四次挥手终止 TCP 连接。【其中的细节放在传输层详细讲解】 问:IP 协议的定义和作用 IP 协议(Internet Protocol)又称互联网协议,是支持网间互联的数据包协议。该协议工作在网络层,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网络的可扩展性,和传输层 TCP 相比,IP 协议提供一种无连接/不可靠、尽力而为的数据包传输服务,其与TC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一起构成了TCP/IP 协议族的核心。IP 协议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寻址和路由:在IP 数据包中会携带源 IP 地址和目的 IP 地址来标识该数据包的源主机和目的主机。IP 数据报在传输过程中,每个中间节点(IP 网关、路由器)只根据网络地址进行转发,如果中间节点是路由器,则路由器会根据路由表选择合适的路径。IP 协议根据路由选择协议提供的路由信息对 IP 数据报进行转发,直至抵达目的主机。 问:ICMP 协议概念/作用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是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主要是实现 IP 协议中未实现的部分功能,是一种网络层协议。该协议并不传输数据,只传输控制信息来辅助网络层通信。其主要的功能是验证网络是否畅通(确认接收方是否成功接收到 IP 数据包)以及辅助 IP 协议实现可靠传输(若发生 IP 丢包,ICMP 会通知发送方 IP 数据包被丢弃的原因,之后发送方会进行相应的处理)。 问:ARP 地址解析协议的原理和地址解析过程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是地址解析协议的缩写,该协议提供根据 IP 地址获取物理地址的功能,它工作在第二层,是一个数据链路层协议,其在本层和物理层进行联系,同时向上层提供服务。当通过以太网发送 IP 数据包时,需要先封装 32 位的 IP 地址和 48位 MAC 地址。在局域网中两台主机进行通信时需要依靠各自的物理地址进行标识,但由于发送方只知道目标 IP 地址,不知道其 MAC 地址,因此需要使用地址解析协议。 ARP 协议的解析过程如下: ① 首先,每个主机都会在自己的 ARP 缓冲区中建立一个 ARP 列表,以表示 IP 地址和 MAC 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② 当源主机要发送数据时,首先检查 ARP 列表中是否有 IP 地址对应的目的主机 MAC 地址,如果存在,则可以直接发送数据,否则就向同一子网的所有主机发送 ARP 数据包。该数据包包括的内容有源主机的 IP 地址和 MAC 地址,以及目的主机的 IP 地址。 ③ 当本网络中的所有主机收到该 ARP 数据包时,首先检查数据包中的 目的 主机IP 地址是否是自己的 IP 地址,如果不是,则忽略该数据包,如果是,则首先从数据包中取出源主机的 IP 和 MAC 地址写入到 ARP 列表中,如果已经存在,则覆盖,然后将自己的 MAC 地址写入 ARP 响应包中,告诉源主机自己是它想要找的 MAC 地址。 ④ 源主机收到 ARP 响应包后。将目的主机的 IP 和 MAC 地址写入 ARP 列表,并利用此信息发送数据。如果源主机一直没有收到 ARP 响应数据包,表示 ARP 查询失败。 问:COOKIE和SESSION有什么区别? Session是在服务端保存的一个数据结构,用来跟踪用户的状态,这个数据可以保存在集群、数据库、文件中; 本来 session 是一个抽象概念,开发者为了实现中断和继续等操作,将 user agent 和 server 之间一对一的交互,抽象为“会话”,进而衍生出“会话状态”,也就是 session 的概念。 而 cookie 是一个实际存在的东西,http 协议中定义在 header 中的字段。可以认为是 session 的一种后端无状态实现。 而我们今天常说的 “session”,是为了绕开 cookie 的各种限制,通常借助 cookie 本身和后端存储实现的,一种更高级的会话状态实现。 所以 cookie 和 session,你可以认为是同一层次的概念,也可以认为是不同层次的概念。具体到实现,session 因为 session id 的存在,通常要借助 cookie 实现,但这并非必要,只能说是通用性较好的一种实现方案。
|
|
网络协议 最新文章 |
使用Easyswoole 搭建简单的Websoket服务 |
常见的数据通信方式有哪些? |
Openssl 1024bit RSA算法---公私钥获取和处 |
HTTPS协议的密钥交换流程 |
《小白WEB安全入门》03. 漏洞篇 |
HttpRunner4.x 安装与使用 |
2021-07-04 |
手写RPC学习笔记 |
K8S高可用版本部署 |
mySQL计算IP地址范围 |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开发:
C++知识库
Java知识库
JavaScript
Python
PHP知识库
人工智能
区块链
大数据
移动开发
嵌入式
开发工具
数据结构与算法
开发测试
游戏开发
网络协议
系统运维
教程: HTML教程 CSS教程 JavaScript教程 Go语言教程 JQuery教程 VUE教程 VUE3教程 Bootstrap教程 SQL数据库教程 C语言教程 C++教程 Java教程 Python教程 Python3教程 C#教程 数码: 电脑 笔记本 显卡 显示器 固态硬盘 硬盘 耳机 手机 iphone vivo oppo 小米 华为 单反 装机 图拉丁 |
360图书馆 购物 三丰科技 阅读网 日历 万年历 2024年11日历 | -2024/11/25 17:16:37- |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IT数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