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网络时延
发送(传输)时延=数据帧长度(bit)/发送速率(bit/s): 主机或路由器发送数据帧所需要的时间。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m)/电磁波速率(m/s): 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一定的距离需要花费的时间。 处理时延: 主机或路由器收到分组时花费一定时间进行处理 排队时延(取决于网络当时的通信量): 在路由器确定了转发接口后,还要在传输队列中排队等待转发。
2.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信道分类 点对点信道。这种信道使用一对一的点对点通信方式。 广播信道。这种信道使用一对多的广播通信方式,因此过程比较复杂。广播信道上连接的主机很多,因此必须使用专用的共享信道协议来协调这些主机的数据发送。
3.数据链路层的任务: (1) 封装成帧:在一段数据的前后分别添加首部和尾部,然后就构成了一个帧。确定帧的界限。 (2) 透明传输:将数据中的定界符转为其它符号的任务 (3) 差错控制: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在计算机网络传输数据时,必须采用各种差错检测措施。
4.CIDR表示法 例:192.168.11.133/255.255.255.192 -> 192.168.11.133/26
5.UDP被称为用户数据报协议,用于提供非面向连接的端到端通信控制,TCP被称为传输层协议,用于提供面向连接的端到端通信控制。
6.TCP传输层的有效端口范围为0至65535
8.数字通信系统中,一个标准的数字语音的传输速率约为64kbps
9.以太网最小有效帧长为64字节
10.IPV4 版本:ipv4 首部长度:最长60字节(15个单位) 总长度:最长65535 标识:计时器 标志:是否有分片MF,DF 片偏移:从首部到这里/8 生存时间:TTL可通过路由器数的最大值 首部检验和:不用CRC
11.路由选择协议RIP中的“距离”的含义是路径经过的路由器数+1
12.TCP中实现可靠通讯的停止等待时间大于TCP报文段的加权平均往返时间
13.客户/服务器模式的通信方式中服务器应用被动地等待通信,而客户应用主动地启动通信
14.CSMA/CD 多点接入、载波监听、碰撞检测
15.不在同一个网络里的两个站要互访需要路由器 需要通过路由器R转发(图略),并恰当设置上述两台主机的缺省网关及路由器R的两个接口的IP及路由表
16.TCP滑动窗口技术 TCP 滑动窗口技术:A向B发送一定窗口数量的数据,当数据按序到达并收到B的确认后可用窗口将增大,即窗口向前滑动。若数据没按序到达,则先将收到的数据暂存在接收窗口中,继续发送后面的数据,但是此时可用窗口不变,如果超时还没收到确认,则重发此部分数据,直到收到B的确认为止,那么A就可以使发送窗口继续向前滑动,并发送新的数据。
17.TCP的可靠传输:停止等待协议、滑动窗口技术 差错控制、流量控制以及拥塞控制。 差错控制:通过差错校验以及超时重传实现,发送方在TCP报文中加入校验码,发送报文的同时启动定时器,通信子网中的路由器以及接收方在接收到报文时,对报文进行重新校验,发现错误便将报文丢弃,定时器将超时。若保温正确,则接收方向发送方确认。 流量控制:用来控制发送方的发送速度不超过接收方的接收速度。接收方设置“发送窗口”控制量,发送速度由“发送窗口”来决定,发送方根据接收方返回报文中的“窗口大小”来设置“发送窗口”。 拥塞控制:发送方根据报文关联的定时器超时的情况判断网络中的拥塞情况,并调整发送方的“发送窗口”来控制发送方的发送速度。
18.RIP的工作过程 按固定的时间间隔与相邻路由器交换本路由器的路由表信息
19.OSPF的工作过程 只有当链路状态变化时,路由器向本自治系统中的所有路由器发送相邻的所有路由器的链路状态。(也会在较长的固定时间更新)
20.BGP的工作过程 先建立TCP连接,然后交换BGP报文并建立BGP会话,利用BGP会话交换路由信息。
21.ADSL采用了频分复用技术
22.IPv6中一台主机的接口标识(ID)的长度为64位
23.基带信号-调制->带通信号
24.根据停止等待协议,TCP接收方正确收到多个重复的报文段时,将全部确认
25.TCP报文段首部的“窗口”字段的数值含义是发送方以字节为单位的接收窗口大小
26.UDP不应答
27.IPv6报头长度为40字节
28.802.11移动局域网的MAC层使用CSMA/CA
29.PPP的帧定界符在尾部,以太网帧定界符在首部。 PPP需要转义字符,以太网不需要。
30.以太网不需要透明传输或尾部定界符:mac帧不是连续发送,两个帧当中有间隔,当信道当中没有电压的改变接收方就知道发送方的帧发送结束了
31.高速以太网:100BASE-T高速以太网、千兆位以太网、10Gbit/s以太网
32.VLAN的技术特点和要求 网络设备的移动、添加和修改的管理开销减少;可以控制广播活动;可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33.本地地址10.-172.-192.
其他章节
第一章 概论 第二章 物理层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 第四章 网络层 第五章 传输层 第六章 应用层 第七章 网络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