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层交换机
二层交换机 = 以太网交换机 = L2 swtich = 交换式集线器。 二层交换机:相当于多接口的网桥。
1.1 交换表的表项
1.2 交换表的构建
交换机通过自学习算法逐渐建立起来的。
自学习:
-
交换表的构建: 前提:交换表是空表。
发送方:A
接收方:B
主机A从Switch1 的1接口 进入,Switch1 在交换表中记下:
以后,Switch1 收到目的地址为A的帧,都会从接口1转发出去,送到A。 Switch1 不知道主机B所连的接口,广播发帧。 和Switch1 相联的所有主机都收到帧后,解帧,比对MAC地址。与自己MAC地址不一致,丢弃帧;自己MAC地址一致,收下帧。(这个过程叫,过滤)
- 交换表的中的每个项目具有一定有效时间,过期删除。为了保证交换表的数据符合当下网络情况(
Switch1 接口对应的设备可能会更换)。 - 交换表的构建过程中,是不会解帧的。
-
消除冗余链路: 利用生成树协议算法,在不改变网络实际拓扑的前提下,在逻辑上切断某些链路,消除环路。
2. 三层交换机
三层交换机:拥有IP地址。理解时,可以将三层交换机近似看作路由器。
2.1 IP地址与接口
IP地址与接口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从物理设备上讲,设备的接口的标识,是IP地址。
3. 路由器
3.1 路由器的转发表和路由表
3.1.1 路由器的转发表的表项
3.1.2 路由器的路由表的表项
3.1.3 路由表和转发表的简单对比
路由选择协议原理时,不区分转发表和路由表的区别。
| 转发表 | 路由表 |
---|
涉及 | 仅涉及本路由器一个路由器。 | 路由表的路由表,是多台路由器协同工作的结果。 | 目的 | 转发分组。使进入路由器的分组,根据转发表,从合适的端口转发出去。 | 路由表,反应整个网络的拓扑变化情况。 | 产生 | 路由器的转发表是基于路由表得出的。 | 多台路由器,根据路由选择协议构造得出。 | 优先 | 发送端口的查找过程最优。 | 网络拓扑变化的计算最优。 | 实现 | 软件、特殊的硬件。 | 软件。 |
3.2 路由器的端口
准确来说,是路由器的接口。 端口是运输层的概念,对应着协议和服务。
3.2.1 分组处理
端口拥有处理不同功能的三个模块。
- 接收bit(实现物理层的功能)
- 接收传送分组的帧(实现链路层的功能)
a. 进路由器:剥去帧的首部和尾部的控制信息 b. 出路由器:给分组添加首部、尾部的控制信息。 - 选择转发端口、交换路由信息(实现网络层的功能)
a. 交换路由信息的分组:交送到路由器内的路由选择处理机。 b. 数据分组:根据分组首部的目的地址,查转发表,找到转发端口,转发。
3.3 注:网络搭建
软件:Cisco Packet Tracer
3.3.1 网络搭建时
-
相同设备相连:交叉线(Copper cross-over)
P.S. PC、路由试为相同设备
-
不同设备相联:直通线(Copper straight-through) -
路由器相联: a. 关闭路由器,添加广域网接口模块。 b. 相联:用serial DCE相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