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开发:
C++知识库
Java知识库
JavaScript
Python
PHP知识库
人工智能
区块链
大数据
移动开发
嵌入式
开发工具
数据结构与算法
开发测试
游戏开发
网络协议
系统运维
教程: HTML教程 CSS教程 JavaScript教程 Go语言教程 JQuery教程 VUE教程 VUE3教程 Bootstrap教程 SQL数据库教程 C语言教程 C++教程 Java教程 Python教程 Python3教程 C#教程 数码: 电脑 笔记本 显卡 显示器 固态硬盘 硬盘 耳机 手机 iphone vivo oppo 小米 华为 单反 装机 图拉丁 |
-> 网络协议 -> TCP/IP协议,HTTP协议,get和post请求的关联与区别 -> 正文阅读 |
|
[网络协议]TCP/IP协议,HTTP协议,get和post请求的关联与区别 |
TCP/IP协议TCP/I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它是在网络使用中最基本的通信协议,TCP/IP协议不仅仅指的是TCP?和IP两个协议,而是指一个由TCP、IP、HTTP、FTP等协议构成的协议簇, 只是因为在TCP/IP协议中TCP协议和IP协议最具代表性,所以被称为TCP/IP协议。 TCP/IP传输协议是严格来说是一个四层的体系结构,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协议只需关注本层问题,直接利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同时向上层提供服务,并且每层的更改不会影响其他层。当通过http发起一个请求时,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链路层的相关协议依次对该请求进行包装并携带对应的首部,最终在链路层生成以太网数据包,以太网数据包通过物理介质传输给对方主机,对方接收到数据包以后,然后再一层一层采用对应的协议进行拆包,最后把应用层数据交给应用程序处理。
最上层的,也是我们能直接接触到的就是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我们电脑或手机使用的应用软件都是在应用层实现。应用层只需要专注于为用户提供应用功能,不用去关心数据是如何传输的。就类似于,我们寄快递的时候,只需要把包裹交给快递员,由他负责运输快递,我们不需要关心快速是如何被运输的。
当两个不同设备的应用需要通信的时候,链路层定义了主机的身份,即MAC地址,而网络层定义了IP地址,明确了主机所在的网段,有了这两个地址,数据包就从可以从一个主机发送到另一台主机。但实际上数据包是从一个主机的某个应用程序发出,然后由对方主机的应用程序接收。而每台电脑都有可能同时运行着很多个应用程序,所以当数据包被发送到主机上以后,是无法确定哪个应用程序要接收这个包。因此传输层引入了UDP协议来解决这个问题,为了给每个应用程序标识身份。 UDP协议 UDP协议定义了端口,同一个主机上的每个应用程序都需要指定唯一的端口号,并且规定网络中传输的数据包必须加上端口信息,当数据包到达主机以后,就可以根据端口号找到对应的应用程序了。UDP协议比较简单,实现容易,但它没有确认机制,数据包一旦发出,无法知道对方是否收到,因此可靠性较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高网络可靠性,TCP协议就诞生了。 TCP协议 TCP即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通信协议。简单来说TCP就是有确认机制的UDP协议,每发出一个数据包都要求确认,如果有一个数据包丢失,就收不到确认,发送方就必须重发这个数据包。为了保证传输的可靠性,TCP协议在UDP基础之上建立了三次对话的确认机制,即在正式收发数据前,必须和对方建立可靠的连接。 传输层的主要工作是定义端口,标识应用程序身份,实现端口到端口的通信,TCP协议可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TCP的三次握手 TCP的连接建立,常常称为三次握手。“请求->应答->应答之应答”。为什么进行3次握手,主要防止已经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突然又传送到了服务器,从而产生错误。 TCP四次挥手 假如在第二次挥手的时候,Server在给Client发送ACK的同时,也发送了FIN的请求。那么如果,Server还在接收从Client传输过来的数据,则会因为Client的下一个ACK而关闭接收数据的通道,数据就会接收失败。 HTTP协议
HTTP是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是基于 TCP/IP 协议的应用层协议。理论上讲,有了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这三层的支持,数据已经可以从一个主机上的应用程序传输到另一台主机的应用程序了,但此时传过来的数据是字节流,不能很好的被程序识别,操作性差,因此,应用层定义了各种各样的协议来规范数据格式,常见的有http,ftp等,在请求Header中,分别定义了请求数据格式Accept和响应数据格式Content-Type,有了这个规范以后,当对方接收到请求以后就知道该用什么格式来解析,然后对请求进行处理,最后按照请求方要求的格式将数据返回,请求端接收到响应后,就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解读。 从HTTP 1.1开始支持持久连接,也就是一次TCP连接可以发送多次的HTTP请求。 HTTP 的请求方法共计有 8 种,它们的描述如下所示:? ?????
在浏览器地址栏键入URL,按下回车之后会经历以下流程: 1、浏览器向 DNS 服务器请求解析该 URL 中的域名所对应的 IP 地址; 2、解析出 IP 地址后,根据该 IP 地址和默认端口 80,和服务器建立TCP连接; 3、浏览器发出读取文件(URL 中域名后面部分对应的文件)的HTTP 请求,该请求报文作为 TCP 三次握手的第三个报文的数据发送给服务器; 4、服务器对浏览器请求作出响应,并把对应的 html 文本发送给浏览器; 5、释放 TCP连接; 6、浏览器将该 html 文本并显示内容; 客户与服务器之间的HTTP连接是一种一次性连接,它限制每次连接只处理一个请求,当服务器返回本次请求的应答后便立即关闭连接,下次请求再重新建立连接。 HTTP协议采用了请求/响应模型。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请求报文,请求报文包含请求的请求行、请求头部和请求数据。服务器响应也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状态行、消息报头、响应正文。 http请求由请求行,消息报头,请求正文三部分构成。 请求行由请求Method,?URL?字段和HTTP Version三部分构成, 总的来说请求行就是定义了本次请求的请求方式, 请求的地址, 以及所遵循的HTTP协议版本。 请求头由一系列的键值对组成,允许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一些附加信息或者客户端自身的信息。常用的请求报头: Host(发送请求时,该报头域是必需的): Connection: Connection表示是否需要持久连接,即TCP连接默认不关闭,可以被多个请求复用。默认值“Keep-Alive”,(HTTP 1.1默认进行持久连接),但是http长连接不会一直保持,一般服务端都会设置keep-alive超时时间。超过指定的时间间隔,服务端就会主动关闭连接。同时服务端还会设置一个参数叫最大请求数,比如当最大请求数是300时,只要请求次数超过300次,即使还没到超时时间,服务端也会主动关闭连接。不过,规范的做法是,客户端在最后一个请求时,发送Connection: close,明确要求服务器关闭TCP连接。 Accept:
cache-control 缓存 是可以让页面加载速度变快的机制。 例:服务器可以通过在回复头中设置response.setHeader(‘Cache-Control’, ‘max-age=30’) 数字是以秒为单位,带有这些内容的页面,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这个页面在接下来30秒的时间里如果有重复请求的操作时,不在请求而是直接从缓存里读取这个页面文件。 服务器响应:状态行、消息报头、响应正文。 状态代码有三位数字组成,第一个数字定义了响应的类别,且有五种可能取值: HTTP/2 SPDY 协议 2009年,谷歌公开了自行研发的 SPDY 协议,主要解决 HTTP/1.1 效率不高的问题。这个协议在Chrome浏览器上证明可行以后,就被当作 HTTP/2 的基础,主要特性都在 HTTP/2 之中得到继承。 HTTP/2 2015年,HTTP/2 发布。它不叫 HTTP/2.0,是因为标准委员会不打算再发布子版本了,下一个新版本将是 HTTP/3。 当前主流的协议版本还是HTTP/1.1版本。
HTTP/1.1 版的头信息是文本(ASCII编码),数据体可以是文本,也可以是二进制。HTTP/2 则是一个彻底的二进制协议,头信息和数据体都是二进制,并且统称为"帧"(frame):头信息帧和数据帧,二进制解析方便很多。
虽然1.1版允许复用TCP连接,但是同一个TCP连接里面,所有的数据通信是按次序进行的。服务端是按队列顺序处理请求的,服务器只有处理完一个回应,才会进行下一个回应。假如前面的请求处理时间很长,后面就会有许多请求排队等着,这样就造成了“队头阻塞”的问题。???? HTTP/2 复用TCP连接,在一个连接里,客户端和浏览器都可以同时发送多个请求或回应,而且不用按照顺序一一对应,这样就避免了"队头堵塞"。 举例来说,在一个TCP连接里面,服务器同时收到了A请求和B请求,于是先回应A请求,结果发现处理过程非常耗时,于是就发送A请求已经处理好的部分, 接着回应B请求,完成后,再发送A请求剩下的部分。 这样双向的、实时的通信,就叫做多工(Multiplexing)。
因为 HTTP/2 的数据包是不按顺序发送的,同一个连接里面连续的数据包,可能属于不同的回应。因此,必须要对数据包做标记,指出它属于哪个回应。 HTTP/2 将每个请求或回应的所有数据包,称为一个数据流(stream)。每个数据流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编号。数据包发送的时候,都必须标记数据流ID,用来区分它属于哪个数据流。另外还规定,客户端发出的数据流,ID一律为奇数,服务器发出的,ID为偶数。 数据流发送到一半的时候,客户端和服务器都可以发送信号(RST_STREAM帧),取消这个数据流。1.1版取消数据流的唯一方法,就是关闭TCP连接。这就是说,HTTP/2 可以取消某一次请求,同时保证TCP连接还打开着,可以被其他请求使用。客户端还可以指定数据流的优先级。优先级越高,服务器就会越早回应。
HTTP 协议不带有状态,每次请求都必须附上所有信息。所以,请求的很多字段都是重复的,比如Cookie和User Agent,一模一样的内容,每次请求都必须附带,这会浪费很多带宽,也影响速度。 HTTP/2 对这一点做了优化,引入了头信息压缩机制(header compression)。一方面,头信息使用gzip或compress压缩后再发送;另一方面,客户端和服务器同时维护一张头信息表,所有字段都会存入这个表,生成一个索引号,以后就不发送同样字段了,只发送索引号,这样就提高速度了。
HTTP/2 允许服务器未经请求,主动向客户端发送资源,即服务器推送(server push)。
当我们对支持HTTP2.0的web server请求数据的时候,服务器会顺便把一些客户端需要的资源一起推送到客户端,免得客户端再次创建连接发送请求到服务器端获取。服务器端推送的这些资源其实存在客户端的某处地方,客户端直接从本地加载这些资源就可以了,不用走网络,速度自然是快很多的。 常见场景是客户端请求一个网页,这个网页里面包含很多静态资源。正常情况下,客户端必须收到网页后,解析HTML源码,发现有静态资源,再发出静态资源请求。其实,服务器可以预期到客户端请求网页后,很可能会再请求静态资源,所以就主动把这些静态资源随着网页一起发给客户端了。 服务端推送能把客户端所需要的资源伴随着index.html一起发送到客户端,省去了客户端重复请求的步骤。正因为没有发起请求,建立连接等操作,所以静态资源通过服务端推送的方式可以极大地提升速度。 GET和POST请求区别TCP就像汽车,我们用TCP来运输数据,它很可靠,从来不会发生丢件少件的现象。但是如果路上跑的全是看起来一模一样的汽车,那这个世界看起来是一团混乱,送急件的汽车可能被前面满载货物的汽车拦堵在路上,整个交通系统一定会瘫痪。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交通规则HTTP诞生了。HTTP给汽车运输设定了好几个服务类别,有GET, POST, PUT, DELETE等等一共8类,HTTP规定,当执行GET请求的时候,要给汽车贴上GET的标签(设置method为GET),而且要求把传送的数据放在车顶上(url中)以方便记录。如果是POST请求,就要在车上贴上POST的标签,并把货物放在车厢里。 ?? 还有另一个重要的角色:运输公司。不同的浏览器(发起http请求)和服务器(接受http请求)就是不同的运输公司。 虽然理论上,你可以在车顶上无限的堆货物(url中无限加参数)。但是运输公司可不傻,装货和卸货也是有很大成本的,他们会限制单次运输量来控制风险,数据量太大对浏览器和服务器都是很大负担。如果你用GET服务,在request body偷偷藏了数据,不同服务器的处理方式也是不同的,有些服务器会帮你卸货,读出数据,有些服务器直接忽略,所以,虽然GET可以带request body,也不能保证一定能被接收到。 总结:HTTP只是个行为准则,HTTP的底层是TCP/IP,所以可以理解为GET和POST的底层也是TCP/IP,也就是说,GET/POST都是TCP链接。GET和POST能做的事情从本质上说是一样的。 传输数据方式存在区别:
因为GET是通过URL提交数据,那么GET可提交的数据量就跟URL的长度有直接关系 了。而实际上,URL不存在参数上限的问题,HTTP协议规范没有对URL长度进行限制。这个限制是特定的浏览器及服务器对它的限制。IE对URL长度的限制是2083字节(2KB+35)。用apache测试,使用get方式,url最长可达8167b。 下面是几种常见浏览器的url长度限制:(单位:字节)
注意这是限制是整个URL长度,而不仅仅是你的参数值数据长度,请求的参数个数没有限制。 POST是没有大小限制的,HTTP协议规范也没有进行大小限制,说“POST数据量存在 80K/100K的大小限制”是不准确的,POST数据是没有限制的,起限制作用的是服务器的处理程序的处理能力。
对于GET方式的请求,浏览器会把http header和data一并发送出去,服务器响应200(返回数据)。 get请求的过程: 而对于POST,浏览器先发送header,服务器响应100 continue,浏览器再发送data,服务器响应200 ok(返回数据)。 post请求的过程: 注意: 1. GET与POST都有自己的语义,不能随便混用。 2. 在网络环境好的情况下,发一次包的时间和发两次包的时间差别基本可以无视。而在网络环境差的情况下,两次包的TCP在验证数据包完整性上,有非常大的优点。 3. 并不是所有浏览器都会在POST中发送两次包,Firefox就只发送一次。 7、POST 提交数据的几种方式 ?? Content-Type:服务端通常是根据请求头(headers)中的 Content-Type 字段来获知请求中的消息主体是用何种方式编码,再对主体进行解析。 ?1). application/json 这种类型是我们现在最常用的,用来告诉服务端消息主体是序列化后的 JSON 字符串。 ?2).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form表单提交,上传键值对,并且键值对都是间隔分开的。 3).multipart-form-data,是用来指定传输数据的特殊类型的,主要就是我们上传的非文本的内容,比如图片或者mp3等等。在使用包含文件上传控件的表单时,必须使用该值。 4).text/plain,纯文本传输,在发送邮件时要设置这种编码类型,否则会出现接收时编码混乱的问题 。 -- ---- |
|
网络协议 最新文章 |
使用Easyswoole 搭建简单的Websoket服务 |
常见的数据通信方式有哪些? |
Openssl 1024bit RSA算法---公私钥获取和处 |
HTTPS协议的密钥交换流程 |
《小白WEB安全入门》03. 漏洞篇 |
HttpRunner4.x 安装与使用 |
2021-07-04 |
手写RPC学习笔记 |
K8S高可用版本部署 |
mySQL计算IP地址范围 |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开发:
C++知识库
Java知识库
JavaScript
Python
PHP知识库
人工智能
区块链
大数据
移动开发
嵌入式
开发工具
数据结构与算法
开发测试
游戏开发
网络协议
系统运维
教程: HTML教程 CSS教程 JavaScript教程 Go语言教程 JQuery教程 VUE教程 VUE3教程 Bootstrap教程 SQL数据库教程 C语言教程 C++教程 Java教程 Python教程 Python3教程 C#教程 数码: 电脑 笔记本 显卡 显示器 固态硬盘 硬盘 耳机 手机 iphone vivo oppo 小米 华为 单反 装机 图拉丁 |
360图书馆 购物 三丰科技 阅读网 日历 万年历 2024年11日历 | -2024/11/25 18:27:05- |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IT数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