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层思想
1.1 分层思想含义:
1.2 分层思想作用:
2.OSI参考模型
2.1 一个开放式体系结构,将网络分为七层
2.2 OSI模型 VS TCP/IP模型
3.TCP/IP协议族
3.1 TCP/IP协议族的组成
4.数据封装与解封过程
4.1 数据封装过程
4.2 数据解封过程
4.3 设备与层的对应关系
总结
1.分层思想
1.1 分层思想含义:
将复杂的流程分解为几个功能相对单一的子过程
1.2 分层思想作用:
1.整个流程更加清晰,复杂问题简单化
2.更容易发现问题并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2.OSI参考模型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1984年颁布了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
2.1 一个开放式体系结构,将网络分为七层
分层 | 功能 | 应用层 | 网络服务与最终用户的一个接口 | 表示层 | 数据的表示、安全、压缩 | 会话层 | 建立、管理、中止会话 | 传输层 | 定义传输数据的协议端口号,以及流控和差错效验 | 网络层 | 进行逻辑地址寻址,实现不同网络间路径选择 | 数据链路层 | 建立逻辑连接,进行硬件地址寻址、差错效验等功能 | 物理层 | 建立、维护、断开物理连接 |
2.2 OSI模型 VS TCP/IP模型
应用层 | 应用层 |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 传输层 | 传输层 | 传输层 | 网络层 | 网络层 | 网络层 | 网络接口层 |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 TCP/IP四层模型 | TCP/IP五层模型 | OSI七层模型 |
3.TCP/IP协议族
3.1 TCP/IP协议族的组成
应用层 | HTTP FTP TFTP SMTP SNMP DNS | 传输层 | TCP UDP | 网络层 | ICMP IGMP IP ARP RARP |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 由底层网络定义的协议 |
4.数据封装与解封过程
4.1 数据封装过程
应用层 | 上层数据 | 传输层 | TCP头部 上层数据 | 网络层 | IP头部 TCP头部 上层数据 | 数据链路层 | MAC头部?IP头部 TCP头部 上层数据 | 物理层 | 数字信号 |
封装过程方向:自上而下
4.2 数据解封过程
PDU→协议数据单元 | 单位 | 应用层 | 上层数据 | 消息 message | 传输层 | TCP头部 上层数据 | 数据段 segment | 网络层 | IP头部 TCP头部 上层数据 | 数据包 packet | 数据链路层 | MAC头部?IP头部 TCP头部 上层数据 | 数据帧 frame | 物理层 | 数字信号 | 比特流 bits |
解封过程:自下而上
4.3 设备与层的对应关系
应用层 | 计算机 | 传输层 | 防火墙 | 网络层 | 路由器 | 数据链路层 | 交换机 | 物理层 | 网卡 |
总结
本次学习的一个主要模型是OSI模型,它与之前的TCP/IP模型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分层不同,还有七大传输层,也就是OSI七层模型: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它们的顺序一定不能乱。TCP/IP协议族的传输层中TCP安全性高,高可靠性,但是传输速率低,UDP虽然传输速率高但是安全性低,在数据封装或者解封的时候要先封装/解封包头。为什么要分层?目的就是将复杂的流程分解为几个功能相对单一的子过程,让整个流程更加清晰,复杂问题简单化,容易发现问题并针对性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