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缓存从微观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浏览器缓存(今天我们重点说的)
- 代理缓存
- CDN缓存
- 数据库缓存
- 应用缓存
浏览器缓存
访问网页的时候,需要从服务器下载一些页面渲染所需的资源,比如html文档,css,js,图片等,有的资源是很少变动的,比如代表公司的logo图。如果把这些资源缓存下来,很自然减少了服务器的负载,而且页面加载时间也会缩短。 但是,要不要使用缓存,这个资源浏览器又要缓存多久,这些浏览器怎么知道?别急,这都是服务器控制的,http的返回头( http response header )中会有一些字段来控制,下面我们来具体聊聊这些字段。
http缓存
强缓存
不会向服务器发送请求,直接从缓存中读取资源 设置强缓存
- 1.expires(http/1.0,时间格式GMT)
- 1.表示相应头里的过期时间,浏览器再次加载资源时如果在时间之内则存在缓存
- 2.cache-control(http/1.1,单位 秒)
- 1.max-age(表示缓存内容在 xx秒后消失)
- 2.no-cache(要根据协商缓存是否需要缓存客户端)
- 3.no-store(所有内容都不会被缓存)
- 4.public(所有内容都将被缓存包括客户端和代理服务器)
- 5.private(所有内容只有客户端可以缓存)
- 6.s-maxage(只用于共享缓存和max-age效果一样,只是max-age用于普通缓存)
协商缓存
- 当协商缓存生效时,返回304和Not Modified
- 它指的时强缓存失效后,浏览器携带缓存标示向服务器发起请求,由服务器决定是否需要使用缓存
设置协商缓存 - 1.Last-Modified和if-Modified-Since
- 1.Last-Modified时服务器返回资源同时在header添加的,表示这个资源在服务器上最后修改时间,浏览器接受后缓存文件和header
- 2.浏览器下次请求时,检测是否由Last-Modified字段,如果存在则在请求头添加if-Modified-Since,该字段值就是上次服务器返回的值
- 3.如果没有变化则返回304直接从缓存中读取,否则返回新资源
- 2.ETag和if-None-Match
- 1.ETag时上一次加载资源时,服务器返回的。它的作用时唯一用来标识资源是否有变化
- 2.浏览器下次请求时将ETag值传入if-None-Match中,服务端匹配传入的值与上次是否一致,如果一致返回304否则返回新资源和新的ETag
Etag / If-None-Match优先级高于Last-Modified / If-Modified-Since,同时存在则只有Etag / If-None-Match生效。
本地缓存
本地缓存主要有以下几种,localStorage,sessionStroage,cookie,websql,indexDB
重点说一下前三者的区别
特性 | Cookie | localStorage | sessionStorage |
---|
特性 | 一般由服务器生成,可设置失效时间。如果在浏览器端生成Cookie,默认时关闭浏览器后失效 | 除非被清除,否则永久保存 | 仅在当前会话下有效,关闭页面或浏览器后被清除 | 存放数据大小 | 4K左右 | 一般为5MB | 一般为5MB | 与服务器端通信 | 每次都会携带在HTTP头中,如果使用cookie保存过多数据会带来性能问题 | 仅在客户端(即浏览器)中保存,步参与和服务器的通信 | 同localStorage | 易用性 | 需要程序员自己封装,原生Cookie接口不友好 | 原生接口可以接受,亦可再次封装来对Object和Array有更好的支持 | 同localStorag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