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 七层模型 应用层:为应用程序提供服务并规定应用程序中通信相关的细节。包括文件传输,电子邮件,远程登陆等。
表示层:将应用处理的信息转换为合适适合网络运输的格式,或将来自下一层的数据转换为上层能够处理的格式。因此它主要负责数据格式的转换。
会话层:负责建立和断开通信连接,以及数据的分割等数据传输相关的管理。
传输层:起着可靠运输的作用。只在通信双方节点上进行处理,而无需在路由器上处理。
网络层:将数据传输到目标地址。目标地址可以是多个网络通过路由器连接而成的某一个地址。因此这一层主要负责寻址和路由选择。(数据报)
数据链路层:负责物理层面上互连的,节点之间的通信传输。(数据帧)
物理层:负责0,1比特流与电压的高低,光的闪灭之间的互换。处理数据单位(比特)
TCP/IP五层模型 硬件(物理层):TCP/IP的最底层是负责数据传输的硬件。相当于以太网或电话线路等物理层的设备。
网络接口层(数据链路层):利用以太网中的数据链路层进行通信。有时人们把网络接口层与硬件层合并起来称为网络通信层。
互联网层(网络层):互联网层使用IP协议,IP协议基于IP地址转发分包数据。 IP协议:使数据能够发送到地球的另一端,这期间它使用IP地址作为主机的标识。不具有重发机制,属于非可靠性运输。 ICMP协议:IP数据包在发送途中一旦发生异常导致无法导致到达对端目标地址时,需要给发送端发送一个发生异常的通知。 ARP协议:从分组数据包的IP地址中解析出物理地址(MAC地址)的一种协议。
传输层:让应用程序之间能够实现通信。识别应用程序的是端口号。 TCP协议:面向有连接的传输层协议。它可以保证两端通信主机之间的通信可达。(邮件) UDP协议:面向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UDP不会关注对端是否真的收到了传送过去的数据。(音频 视频)
应用层(会话层以上部分):不仅实现OSI中应用层的功能,还要实现会话层和表示层的功能。(浏览网页 HTTP 发送邮件 SMTP 文件传输 FTP 远程登陆 TELNET/SSH 网络管理SNMP)HTML属于表示层协议
分组中的包结构: 经过每个协议分层时,都必须有识别包发送端和接收端的信息。以太网会用MAC地址,IP会用IP地址,TCP/IP会用端口号。此外,每个分层的包首部还包含一个识别位,它用来标识上一层协议的种类信息。 如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