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广域网概述
一,广域网的概念
-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也称远程网。所覆盖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能连接多个城市或国家,或横跨几个大洲提供远距离通信,形成国际性的远程网络。
- Internet是目前最大的广域网,但两者并不等价。
- Internet是以不同类型,不同协议的网络“互联”为主要特征。
- 广域网包括大大小小不同的子网,子网可以是局域网,也可以是小型的广域网。
二,广域网的组成
三,广域网的层次结构
- 广域网技术主要位于OSI模型到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 物理层协议
- 物理层描述了数据终端设备(Data Terminal Equipment,DTE)和数据通信设备(Data Circuit-terminating Equipment,DCE)之间的接口。
- 连接到广域网的设备通常是一台路由器,被认为是一台DTE,而连接到另一端的设备(如调制解调器)为服务提供商提供接口,即DCE。
- 物理层描述了连接方式,连接大致可分为专线连接,电路交换连接,包交换连接三种类型,都使用同步或异步串行连接。
- 许多物理层标准定义了DTE和DCE之间接口的控制规则,如RS-232,V.35,X.21等。
- 数据链路层协议
- 数据链路层定义了传输到远程站点的数据封装形式,并描述了在单一数据路径上各系统间的帧传送方式。
- 在每个广域网连接上,数据在通过链路前都被封装到帧中。
- 广域网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有两种类型:面向字节和面向比特。
- 网络层
- 网络层协议规定了怎样分配地址,怎样把包从网络的一端传到另一端。
- 广域网的网络层协议有CCITT的X.25协议和TCP/IP协议簇中的IP协议等。
第二节广域网传输技术
一,帧中继
- 帧中继(Frame Relay,FR)技术是在X.25分组交换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分组交换技术,是对X.25的改进。帧中继采用包交换和虚电路相结合的技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能够支持比X.25网络传输更高的带宽,并提供更大的吞吐量,适合突发性业务。
- 帧中继省略了X.25的一些通信管理功能,不提供窗口技术和数据重发技术,而是依靠高层协议提供纠错功能。帧中继技术仅实现数据传输过程中物理层和链路层的功能,通过将流量控制,纠错等对数据分组处理过程留给智能端设备完成,简化了结点设备之间的传输进程。
- 帧中继技术在每对设备之间都预先定义好一条帧中继通信链路,且该链路配置有一个专门的链路识别码作为专线传输。帧中继服务通过帧中继虚电路实现,每条帧中继虚电路都以数据链路识别码(DLCI)标识自己,DLCI的值一般由帧中继服务提供商指定。
二,数字数据网
- 数字数据网(Digital Data Network,DDN),是利用光纤数字电路和分组交换设备连接组成的数字数据传输网。
- DDN传输具有传输时延短,用户可选用的传输带宽范围大,信息传输质量高等优点,适合于广域网中传输的信息量大,实时性要求高的业务,如视频。
- 优势
- DDN是同步数据传输网,用户电路链接的建立必须在入网设备上预先设定,根据用户需要提供永久或半永久连接的专线电路,但不具备交换功能。
- DDN传输速率高,传输质量好,网络时延小。目前最高传输速率可达150Mbit/s。
- DDN为全透明网。
三,异步传输技术
-
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异步传输模式 -
ATM把需要传输的数据划分为大小固定的数据单元,称作信元,由48字节的数据加上5字节的头部信息,构成长度为53字节的信元。通过使用大小固定的信元,ATM网络能提供数据分组大小固定的通信模式。 -
ATM采用虚电路方式传输数据,既可以使用永久虚电路(PVC),也可以使用交换虚电路(SVC)。 -
SVC是一种逻辑上的点对点连接,通过ATM交换机来选择发送者和接收者间的最优路径。
-
ATM交换机是ATM网络重要的传输设备,通过在网络传输数据之前,就建立起虚电路连接。 -
在广域网中针对时间延迟要求严格的数据,非常适合采用ATM技术。
第三节 广域网接入技术
- 接入网络由业务结点接口(SNI)和用户网络接口(UNI),以及它们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组成,是传送电信业务,提供传送承载能力的设施系列。
- 接入网络的功能是负责将业务信息透明地传送到用户网络中,即用户通过接入网络,灵活地接入到不同地业务结点上。
一,DSL接入
- 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数字用户线路。
- 以双绞线为传输介质的点对点传输技术。利用软件和电子技术结合,使用在电话系统中没有被利用的高频信号传输数据。
- xDSL是DSL的统称,支持任意数据格式或字节流数据业务。x是不同种类的数字用户线路技术的统称,表示不同的数据调制方式。
- 按上行和下行速率是否相同,将DSL分为对称DSL技术和非对称DSL技术。一般在速率非对称型DSL技术中,下行信道的速率要大于上行信道的速率。
1,对称DSL
- SDSL和HDSL支持对称T1/E1(1.544Mbit/s和2.048Mbit/s)传输,最大有效传输距离为3~4km,SDSL只需1对双绞线,HDSL需要2-4对铜质双绞线。
2,非对称DSL
1,VDSL
- VDSL是xDSL技术中最快的一种。
- 在1对双绞电话线上,VDSL的下行数据传输速率为13-52Mbit/s,上行数据传输速率为1.5-2.3Mbit/s。
- 传输距离短,只有几百米。
2,ADSL
- 是xDSL接入技术的典型代表。
- 基于普通电话线的宽带网接入技术,利用现有电话线路ADSL采用频分复用技术。
- ADSL提供非对称的传输。
- 工作过程
- 用户计算机产生的数字信号,经过ADSL调制后与电话机的语音信号在信号分离器上合并。
- 合并后的语音和计算机数据信号通过电话线传输到电信局。
- 在电信局,信号分离器将语音信号交给Codec进行编码,将计算机数据信号交给数字用户接入复用器(DSLAM)复用。
- 电信局将复用后的信号通过ISP发送到远端网络。
3,RADSL
- RADSL为速率自适应数字用户线,是ADSL的一种扩充,允许服务提供者调整xDSL连接的带宽以适应实际需要,解决线长和质量问题。支持同步和非同步传输方式,速率自适应。可同时传输数据和语音。
二,Cable Modem接入
- Cable Modem接入是在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Hybrid Fiber Coaxial,HFC)上实现的宽带接入技术。
- Cable Modem本身不单纯是调制解调器,它集Modem,调谐器,加解密设备,桥接器,网络接口卡,虚拟专网代理和以太网集线器的功能与一体。
- HFC网络中的用户端系统,主要由Cable Modem,计算机和应用软件组成。
- Cable Modem又称为线缆调制解调器,简称CM,是实现有线电视网络接入Internet的重要设备。
三,光纤接入
- 光纤接入网(Optical Access Network,OAN)是一种光纤传输网络,完全使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
- 光纤接入分为3类
- 无源光纤接入(无源光网络)
- 有源光纤接入(有源光网络)
- 光纤+局域网
1,无源光网络
- 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接入技术是一种点到多点的光纤接入技术。
- “无源”指光分配网络(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ODN)中,不含有任何有源电子器件及电子电源,全部由光分路器(Splitter)等无源器件组成。
- PON分为3种
- APON(ATM PON)
- EPON(Ethernet PON)
- GPON(Gigabit-Capable PON)
1,APON
- APON以ATM和PON作为网络协议和平台,上,下行方向的信息传输都采用ATM传输方案。下行速率为622Mbit/s或155Mbit/s,上行速率为155Mbit/s。
- 光结点到前端的距离可达10~20km。
- 采用无源双星型拓扑结构,使用时分复用和时分多址技术,可以实现信元中继,局域网互联,电路仿真等。
2,EPON
- 可以提供1.25Gbit/s的上下行带宽,传输距离可达10~20km。
- 传送的是可变长度的数据包,最长可为65535个字节,提高了网速。
- 兼容未来业务如数字电视,VoIP,电视会议和VOD等。
3,GPON
- GPON保留了与PON不是直接相关的许多功能,如OAM消息,DBA等。
- GPON基于全新的传输汇聚层(Transmission Convergence Layer,TCL)。
- PON一般由电信运营商端的OLT(光线路终端),用户端的ONU(光网络单元)以及ODN(光纤分配单元)组成。
- ODN是基于PON设备的光缆网络,主要是为OLT端和ONU用户端之间提供光传输通道。
2,有源光网络
- 有源光网络(Active Optical Network,AON)是指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从局端设备到用户分配单元之间采用光电转换设备,有源光电器件以及光纤等有源光纤传输设备进行传输的网络。
- 有源光器件包括
- 光源(激光器)
- 光接收机
- 光收发模块
- 光放大器(光纤放大器和半导体光放大器)等
- 有源光网络的电信运营商局端的设备(CE)和用户端的设备(RE),主要通过有源光传输设备相连,骨干传输网采用同步数字传输(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SDH)和准同步数字传输(Plesiochronous Digital Hierachy,PDH)。
- 用户端设备主要完成业务的收集,接口适配,复用和传输功能。
- 电信运营商局端设备主要完成接口适配,复用和传输功能。
- 有源光网络的拓扑结构通常是星型或环形网络拓扑结构。
- 优势
- 传输容量大
- 传输距离远。不加中继器传输距离可达70~80km。
- 用户信息隔离度好。用户信息的传输方式都是点对点传输。
- 技术成熟。
3,光纤+局域网
- 适用于网络接入区域为住宅小区智能大厦,现代写字楼的局域网区域,实现万兆到小区,千兆到大楼,百兆到桌面的宽带接入。
- 根据光纤深入用户的程度,分为5种
- FTTC(Fiber To the Curb,光纤到路边)
- FTTZ(Fiber To the Zone,光纤到小区)
- FTTB(Fiber To the Building,光纤到楼)
- FTTF(Fiber To the Floor,光纤到楼层)
- FTTH(Fiber To the Home,光纤到户)
第四节 广域网通信协议
- 广域网通信协议指Internet上负责路由器与路由器之间连接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 常用的包括:
-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High Level Data Link Control,HDLC)
- 帧中继(Frame Relay,FR)协议
- 点对点协议(Point to Point Protocol,PPP)
- 以太网上的点对点协议(Point-to-Point Protocol Over Ethernet,PPPoE)
一,HDLC协议
-
HDLC协议是面向比特,同步数据传输链路层协议,主要用于在网络的结点之间全双工,点对点的完成数据传输服务。 -
HDLC协议工作在OSI网络模型的第二层。物理层负责收发物理信号,网络层的数据在第二层通过HDLC协议进行封装,增加数据链路层控制信息,形成在物理网络上传输的数据帧,帧格式如下。
- 帧定界符是01111110。
- 地址字段用于标识一个终端。
- 控制字段用作序列号,确认,查询与结束。
- 信息是传送的内容。
- 校验和采用循环冗余校验(CRC)。
-
HDLC协议有3种类型的帧:
- 信息帧(I格式)
- 监督帧(S格式)
- 无编号帧(U格式)
-
HDLC是面向位的协议,位确保数据的透明传输,HDLC使用位填充。
二,FR协议
- 帧中继是一种数据包交换技术,可以使终端站之间动态共享网络介质和可用带宽。
- 帧中继网络中传输的数据帧,通过“虚电路”技术把数据分组传输到目的地。帧中的虚电路是源端点到目的端点间的逻辑链路,它能提供终端设备之间的双向通信路径,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Data Link Connection Identifier,DLCI)进行唯一标识。
- 帧中继采用多路复用技术,将大量虚电路复用为一个物理虚电路,以实现跨网络远程传输,从而降低终端设备连接和网络建设的复杂性。
- 帧中继网络提供2种业务
- 永久虚电路(Permanent Virtual Circuit,PVC)
- 交换虚电路(Switched Virtual Circuit,SVC)
- 建立在呼叫到呼叫(Call by Call)的基础上,采用与建立ISDN通信相同的信令。
三,PPP
- PPP(Point to Point Protocol,点到点协议)是为了点对点之间的数据传输提供的一种封装方法,支持IP,IPX和AppleTalk等各种网络层协议,替代了原来非标准的链路层协议(SLIP)。
- 支持异步的物理线路传输,也支持同步的物理线路传输,支持链路的配置,质量检测和网络层协议的复用。
- PPP支持多种配置参数选项的协商,如IP地址的动态分配和管理等。
1,PPP帧格式
2,PPP的构成
- 习惯上把一个接口叫做本地接口或本地端口,而把另一个接口叫做对端接口或远端接口,或简称为Peers。由三个部分构成。
- 在串行链路上提供封装数据报方法,完成点对点的链路上数据报的封装。
- 链路控制协议(Link Control Protocol,LCP),用于启动线路,测试,任选功能的协商及关闭连接。
- 网络控制协议(Network Control Protocol,NCP),用来建立和配置不同的网络层协议。PPP使用NCP对各种网络层的协议进行封装,如IP,IPX协议。
3,PPP的基本工作流程
- PPP的基本工作流程总共包含5个阶段。分别是
- 链路静止阶段
- 链路建立阶段
-
- 当物理层检测到线路可用时,向链路层发送一个线路激活信号,PPP两端的设备就开始发送LCP Configure-Request报文,并等待响应LCP Configure-Ack报文,当链路层参数协商完毕后就进入了LCP开启状态。
- 在链路建立过程中可以使用认证,也可以不使用。当LCP报文中协商后,要使用相关协议进行认证时,则进入认证阶段,否则直接进入网络层协商阶段。
- 认证阶段
- 进行口令验证协议(PAP)或挑战握手验证协议(CHAP)认证。
- 客户端将自己的身份发送给远端的接入认证服务器。通过安全验证可以避免第三方窃取数据或冒充远程客户的连接。
- 完成了认证,才能进入到网络层协商阶段。如果认证失败,则转到链路终止阶段。本阶段,只有链路控制协议,认证协议和链路质量监视协议的报文是被允许的,接收到的1其他报文会被丢弃。
- 网络层协商阶段
- PPP调用在链路建立阶段所选定的各种网络控制阶段(NCP)。通过NCP来协商PPP链路之上的网络层协议需要的参数。
- 每种网络层协议都会通过各自相应的网络控制协议进行配置,每个NCP可在任何时间打开或关闭。当一个NCP变成Opened状态时,PPP就可以开始在链路上承载网络层的数据报文。
- 链路终结阶段
四,PPPoE协议
- PPPoE提供了在以太网环境下PC主机和远端宽带接入服务器BRAS建立点到点的连接关系的一种方法。
1,PPPoE的报文格式
2,PPPoE工作流程
- PPPoE链路的建立要经过PPPoE的发现阶段(PPPoE Discovery Stage)和PPPoE的会话阶段(PPPoE Session Stage)。
- 发现阶段是主机在广播式的网络上搜寻宽带接入服务器BRAS,并在多个可能的宽带接入服务器中确定其一,建立点到点关系的过程。
- 会话阶段则是PPP的LCP,认证,NCP的会话过程。与PPP不同的是,PPPoE的数据报文被封装成以太网帧进行传送。
1,发现阶段
- 用户主机首先主动发送广播PADI(PPPoE Active Discovery Initiation)寻找接入服务器。
- 接入服务器收到PADI报文后回应PADO(PPPoE Active Discovery Offer)。此时该报文所对应的以太网源地址填充接入服务器的MAC地址,而以太网目的地址则填充从PADI中所获取的用户主机的MAC地址。
- 用户主机在回应PADO的接入服务器中选择一个合适的,并发送PADR单播的请求报文告知接入服务器。
- 接入服务器收到PADR报文后,开始为用户分配一个唯一的会话标识符Session ID,启动PPP状态机以准备开始PPP会话,并发送一个携带该会话标识符Session ID的会话确认包PADS(PPPoE Active Discovery Session-confirmation)。
2,会话阶段
- 会话阶段包括LCP,认证和NCP这3个协议的协商过程。
- PPPoE还包括一个PADT(PPPoE Active Discovery Terminate)报文。被用来终止一个PPPoE会话,可以在会话开始之后发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