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 概述
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2 互联网概述
1.2.1 网络的网络
-
计算机网络(
n
e
t
w
o
r
k
network
network,简称为网络) ? 由若干结点(
n
o
d
e
node
node)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组成。 -
互连网(
i
n
t
e
r
n
e
t
w
o
r
k
或
i
n
t
e
r
n
e
t
internetwork或internet
internetwork或internet)
- 可以通过路由器把网络互连起来,这就构成了一个覆盖范围更大的计算机网络,称之为互连网。
- 网络的网络。
-
互联网(
I
n
t
e
r
n
e
t
Internet
Internet) ? 专有名词,特指互连网的一个实现。 ? 世界上最大的、覆盖全球的、大家正用的互连网。
-
i
n
t
e
r
n
e
t
internet
internet和
I
n
t
e
r
n
e
t
Internet
Internet的区别
- 以小写字母”
i
i
i“开始的
i
n
t
e
r
n
e
t
internet
internet(互连网)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
- 以大写字母“
I
I
I”开始的
I
n
t
e
r
n
e
t
Internet
Internet(互联网或因特网)则是一个专用名词,它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互连网,它采用
T
C
P
/
I
P
TCP/IP
TCP/IP协议族作为通信的规则。
1.3 互联网的组成
-
两大块:
- 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互联网上的主机组成。由用户直接使用,用来进行通信。
- 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
1.3.1 互联网的边缘部分
1.3.2 互联网的核心部分
-
网络核心部分是互联网中最复杂的部分。 -
核心部分要向网络边缘中的大量主机提供连通性,使边缘部分中的任何一个主机都能够向其它主机通信。 -
在核心部分起特殊作用的是路由器
-
互联网的核心部分是由许多网络和把它们互连起来的路由器组成,而主机处在互联网的边缘部分。 -
互联网核心部分中的路由器之间一般都用高速链路相连接,而在网络边缘的主机接入到核心部分则通常以相对较低速率的链路相连接。 -
主机的用途是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的,并且可以和其他主机通过网络交换信息。路由器的用途则是用来转发分组的,即进行分组交换的。 -
-
在路由器中的输入和输出端口之间没有直接连线。 -
路由器处理分组的过程是:
- 把收到的分组先放入缓存;
- 查找转发表,找出到某个目的地址应该从哪个端口转发;
- 把分组送到适当的端口转发出去。
-
主机是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的,并向网络发送分组,从网络接受分组。 -
路由器对分组进行存储转发,最后把分组交付目的主机。 -
分组交换带来的问题
1.5 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1.6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1.6.1 速率
- 比 特(bit) 是计算机数据量的单位,也是信息论中使用的信息量的单位。
- 速率是计算机网络中国最重要的一个性能指标,指的是数据的传送速率,也称为数据率或比特率。
- 速率的单位是 bit/s .
- 速率往往是指额定速率或标称速率,非实际运行速率。
1.6.2 带宽
两种不同意义:
1.6.3 吞吐量
- 吞吐量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的数据量
- 吞吐量更经常地用于对现实世界中的网络的一种测量,以便知道实际上到底有多少数据量能够通过网络。
- 吞吐量受网络的带宽或网络的额定速率的限制。
1.6.4 时延
1.7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1.7.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
1.7.2 协议与划分层次
1.7.3 具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1.7.4 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
1.7.5 TCP/IP的体系结构
第二章 物理层
2.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2.2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2.2.1 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
- 常用术语
- 数据:运送消息的实体。
- 信号:数据的电气或电磁的表现。
- 模拟信号: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连续的。
- 数字信号: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离散的。
- 码元:在使用时间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
- 码元,承载信息量的基本信号单位。
- 从文字编码意义上讲,码元指参与文字编码的键位符号代码;包括数字代码、字母代码、笔画代码、形符代码等,如手机键盘的阿拉伯数字和笔画,电脑键盘的拉丁字母。
- 在使用时间域(或简称为时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就称为码元。
- 在数字通信中常常用时间间隔相同的符号来表示一个二进制数字,这样的时间间隔内的信号称为码元。而这个间隔被称为码元长度。
2.2.2 有关信道的几个基本概念
-
信道:一般用来表示向某一个方向传来信息的媒体。 -
单向通信(单工通信):只能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
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 -
双向同时通信(全双工通信):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
基带信号:来自信源的信号。像计算机输出的代表各种文字或图像文件的数据信号都属于基带信号。 -
调制:调制就是对信号源的信息进行处理加到载波上,使其变为适合信道传输波形的过程。
- 基带调制:即把数字信号变成另一种形式的数字信号。也叫编码。
- 载波调制,也叫带通调制:把基带信号的频率范围移到较高频段,并转换为模拟信号,以便更好地在模拟信道中传输。经过载波调制后的信号称为带通信号。
2.2.3 信道的极限容量
2.3 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2.3.1 导引型传输媒体
-
双绞线
-
同轴电缆
-
同轴电缆具有很好的抗干扰特性,被广泛用于传输较高速率的数据。 -
同轴电缆的带宽取决于电缆的质量 -
50
Ω
\Omega
Ω同轴电缆——LAN/数字传输常用 -
75
Ω
\Omega
Ω同轴电缆——有线电视/模拟传输常用 -
光缆
2.3.2 非导引型传输媒体
- 将自由空间称为“非导引型传输媒体”。
- 无线传输所使用的频段很广
- 短波通信主要是靠电离层的反射,但短波通信的通信质量较差,传输速率低。
- 微波在空间主要是直线传播
- 传统微波通信有两种方式:地面微波接力通信、卫星通信。
2.4 信道复用技术
2.4.1 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统计时分复用——频分复用(FDM)
-
频分复用(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是按频率分割多路信号的方法,即将信道的可用频带分成若干互不交叠的频段,每路信号占据其中的一个频段。在接收端用适当的滤波器将多路信号分开,分别进行解调和终端处理。 -
当采用频分复用技术时,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占用不同的带宽资源。 -
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是将传输时间划分为若干个互不重叠的时隙,互相独立的多路信号顺序地占用各自的时隙,合路成为一个信号,在同一信道中传输。在接收端按同样规律把它们分开。 -
当采用时分复用时,所有用户在不同的时间占用相同的频带宽度。 -
STDM的特点
- STDM不是固定分配时隙,而是按需分配时隙,可提高线路的利用率。
- 由于STDM帧中的时隙不是固定地分配给某个用户,因此在每个时隙中还必须有用户的地址信息,这将产生额外开销。
- 统计时分复用又称为异步时分复用。
2.4.2 波分复用(WDM)
2.4.3 码分复用(CDM)
-
常用的名词是码分多址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
码分复用是各用户使用经过特殊挑选的不同码型,在同样的时间使用同样的频带进行通信,但彼此不会干扰。 -
这种系统发送的信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其频谱类似于白噪声,不易被敌人发现。 -
CDMA的原理
-
在CDMA中,每一个比特时间划分为
m
m
m 个短的间隔,称为码片(chip)。通常m的值是64或者128,为简单假设
m
=
8
m=8
m=8; -
每个站被指派一个唯一的
m
m
mbit码片序列
- 如发送比特 1,则发送自己的
m
m
m bit码片序列
- 如发送比特 0,则发送该码片序列的二进制饭码
-
每个站分配的码片序列不仅必须各不相同,而且还必须相互正交。 -
例如,
S
S
S 站的 8 bit码片序列是
00011011
00011011
00011011。
- 发送比特1时,就发送序列
00011011
00011011
00011011
- 发送比特0时,就发送序列
11100100
11100100
11100100
-
为了方便,接惯例将码片中的0写为-1,将1写为+1,
S
S
S站的码片序列:
(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1-1+1+1-1+1+1)
(?1?1?1+1+1?1+1+1) -
若
S
S
S站信息发送率为
b
b
b (bit/s),则实际码元发送率为
m
b
mb
mb (bit/s),同时
S
S
S站所占用的频带宽度也提高到原来的
m
m
m? 倍 -
码片序列的正交关系
2.5 数字传输系统
2.6 宽带接入技术
2.6.1 xDST技术
-
D
S
L
DSL
DSL 就是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的缩写。而
D
S
L
DSL
DSL的前缀 x则表示在数字用户线上实现的不同宽带方案。 -
x
D
S
L
xDSL
xDSL技术就是用数字技术对现有的模拟电话用户线进行改造,使它能够承载宽带业务。 -
x
D
S
L
xDSL
xDSL技术就把
0
?
4
k
H
z
0~4 kHz
0?4kHz 低端频谱留给传统电话使用,而把原来没有被利用的高端频谱留给用户上网使用。 -
A
D
S
L
ADSL
ADSL 的特点
-
上行和下行传输速率不一样
- 上行指从用户到
I
S
P
ISP
ISP
- 下行指从
I
S
P
ISP
ISP 到用户
-
A
D
S
L
ADSL
ADSL 在用户线的两端各安装一个
A
D
S
L
ADSL
ADSL调制解调器 -
我国目前采用的方案是离散多音调
D
M
T
DMT
DMT? -
D
M
T
DMT
DMT? 调制技术采用频分复用的方法
2.6.2 光纤同轴混合网(HFC网)
-
H
F
C
HFC
HFC 网是在目前覆盖面很广的有线电视网
C
A
T
V
CATV
CATV 的基础上开发的一种局民宽带接入网。 -
H
F
C
HFC
HFC 网除可传送
C
A
T
V
CATV
CATV 外,还提供电话、数据和其他宽带交互型业务。 -
现有的
C
A
T
V
CATV
CATV网是树形拓扑结构的同轴电缆网络,它采用模拟技术的频分复用对电视节目进行单向传输。 -
H
F
C
HFC
HFC 网的主干线路采用光纤
-
H
F
C
HFC
HFC 网将原
C
A
T
V
CATV
CATV 网中的同轴电缆主干部分改换为光纤
- 在模拟光纤中采用光的振幅调制
A
M
AM
AM这比使用数字光纤更为经济
- 模拟光纤从头端连接到光纤结点,即光分配结点。在光纤结点光信号被转换为电信号。在光纤结点以下就是同轴电缆。
-
HFC网的特点
- 最大优点:具有很宽的频带,并且能够利用已经有相当大的覆盖面的有线电视网。
- 需要资金和时间。
- 在电信政策方面也有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
2.6.3 FTTx 技术
第3章 数据链路层
3.1 数据链路层的几个共同问题
3.1.1 数据链路和帧
3.1.2 三个基本问题
-
封装成帧 -
透明传输
-
解决方法:字节填充或字符填充 -
发送端的数据链路层正在数据中出现控制字符“SOH"或”EOT“的前面插入一个转义字符”ESC“(其十六进制编码是1B) -
接收端的数据链路层在将数据送往网络层之前删除插入的转义字符。 -
如果转义字符也出现在数据当中,那么应在转义字符前面插入一个转义字符ESC.当接收端收到连续的两个转义字符时,就删除其中前面的一个。 -
差错检测
-
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比特差错:1 可能会变成 0 ,而 0 也可能变成 1 。 -
在一段时间内,传输错误的比特占所传输出比特总数的比率称为误码率 -
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正在计算机网络传输数据时,必须采用各种差错检测措施。 -
帧检验序列FCS
-
在数据后面添加上的冗余码称为帧检验序列
F
C
S
FCS
FCS -
循环冗余检验
C
R
C
CRC
CRC 和帧检验序列
F
C
S
FCS
FCS 并不等同
-
C
R
C
CRC
CRC 是一种常用的检错方法,而
F
C
S
FCS
FCS 是添加在数据后面的冗余码
-
F
C
S
FCS
FCS 可以用
C
R
C
CRC
CRC 这种方法得出,但
C
R
C
CRC
CRC 并非用来获得
F
C
S
FCS
FCS 的唯一方法
-
(1)若得出的余数
R
=
0
R=0
R=0, 则判定这个帧没有差错,就接受 -
(2)若余数
R
≠
0
R\neq{0}
R?=0, 则判定这个帧有差错,就丢弃。 -
但这种检测方法并不能确定究竟是哪一个或哪几个比特出现了差错。 -
只要经过严格的挑选,并使用位数足够多的除数
P
P
P,那么出现检测不到的差错的概率就很小很小。 例如
C
R
C
?
3
=
X
3
+
X
2
+
1
=
1101
CRC-3=X^3+X^2+1=1101
CRC?3=X3+X2+1=1101 -
CRC的检错能力
- 所有的单比特错
- 只要
X
n
X^n
Xn 和
X
0
X^0
X0 项具有非零系数
- 所有的双比特错
- 只要
P
(
X
)
P(X)
P(X) 具有至少三个项的因数
- 任何奇数位的错误
- 只要
P
(
X
)
P(X)
P(X) 包含因子
(
x
+
1
)
(x+1)
(x+1)
- 长度小于
n
n
n 比特的任何“突发”错误,及大于
n
n
n 比特的大多数突发错误
-
应当注意
- 仅使用循环冗余检验
C
R
C
CRC
CRC 差错检测技术只能做到无差错接受
- “无差错接受”是指:“凡是接受的帧,我们都能以非常接近于 1 的概率认为这些帧在传输过程中没有产生差错”
- 也就是说:“凡是接收端数据链路层接受的帧都没有传输差错”(有差错的帧就丢弃而不接受)。
- 要做到“可靠传输”就必须再加上确认和重传机制。
3.2 点对点协议PPP
3.2.1 PPP协议的特点
3.2 点对点协议PPP
3.2.1 PPP协议的特点
- PPP协议应满足的需求
-
简单——这是首要的要求 -
封装成帧——必须规定特殊字符作为帧定界符 -
透明性——必须保证数据传输的透明性 -
多种网络层协议——能够在同一条物理链路上同时支持多种网络层协议。 -
多种类型链路——能够在多种类型的链路上运行 -
差错检测——能够对接收端收到的帧进行检测,并立即丢弃有差错的帧。 -
检测连接状态——能够及时自动检测出链路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
最大传送单元——必须对每一种类型的点对点链路设置最大传送单元MTU的标准默认值,促进各种实现之间的互操作性 -
网络层地址协商——必须提供一种机制使通信的两个网络层实体能够通过协商知道或能够配置彼此的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