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 主机甲通过1个路由器(存储转发方式)与主机乙互联,两段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均为10Mbps,主机甲分别采用报文交换和分组大小为10kb的分组交换向主机乙发送1个大小为8Mb(1M=106)的报文。若忽略链路传播延迟、分组头开销和分组拆装时间,则两种交换方式完成该报文传输所需的总时间分别为( D ) A.800ms、1600ms B.801ms、1600ms C.1600ms、800ms D.1600ms、801ms
解析: 不进行分组时, 发送一个报文的时延是8Mb/10Mb/s=800ms,在接收端接收此报文的时延也是800ms,共计1600ms。 进行分组后, 发送一个报文的时延是10kb/10Mb/s=1ms,接收一个报文的时延也是1ms,但是在发送第二个报文时,第一个报文已经开始接收。共计有800个分组,总时间为801ms。
2 加速OSI参考模型的应用层欲发送400B的数据(无拆分),除物理层和应用层之外,其他各层在封装PDU时均引入20B的额外开销,则应用层数据传输效率约为( A )。 A.80% B.83% C.87% D.91%
解析:OSI参考模型共7层,除去物理层和应用层,剩五层。它们会向PDU引入20B*5=100B的额外开销。应用层是最顶层,所以它的数据传输效率为400B/500B=80%
3 以下关于计算机网络性能的描述中,错误的是(B)。 A.速率是每秒传送的二进制比特数 B.发送时延等于传输距离除以信号传播速度。 C.吞吐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网络或接口、信道的数据量 D.排队时延的长短取决于进入路由器的分组多少、路由器处理速度
解析:发送时延等于数据帧长度(bit)除以发送速率(bit/s)。
4 计算机网络最重要的性能指标是(C)。 A.吞吐量 B.速率 C.时延
解析: 计算机网络最主要的两个性能指标: 带宽: 1.传统: 例如:电话信号带宽(频率范围):3.1kHz(0.3~3.4kHz)。 2.网络 最高数据率,单位"比特每秒"。 时延(delay): 数据从网络一端传动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
5 信道上可传送信号的最高频率和最低频率之差称为( D ) 。
A.波特率 B.比特率 C.吞吐量 D.信道带宽
解析:波特率:在信息传输通道中,携带数据信息的信号单元叫码元,每秒钟通过信道传输的码元数称为码元传输速率,简称波特率,其单位是波特(Baud,symbol/s),波特率是传输通道频宽的指标。 比特率: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单位为bps(bit per second)也可表示为b/s,比特率越高,单位时间传送的数据量(位数)越大。 吞吐量:吞吐量是指对网络、设备、端口、虚电路或其他设施,单位时间内成功地传送数据的数量(以比特、字节、分组等测量)。 信道带宽:数字信道是一种离散信道,它只能传送离散值的数字信号,信道的带宽决定了信道中能不失真的传输脉序列的最高速率。
- 在对OSI参考模型中第n层与n+1层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A__
A.第n层为第n+1层提供服务 B.第n+1层为从第n层接收的报文添加一个报头 C. n层报头用以协调相邻节点n层之间的协议动作 D.第n层与第n+1层相互之间没有影响
解析:这一题考查OSI模型的层次关系,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同时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层所提供的服务。本层的服务用户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下层的协议对上层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也就是下一层要为上一层提供服务,并为上-层数据进行封装,因此答案为A,这里选项B和c的说法 正好相反,应该是第N层将从第N+ 1层接收的信息增加了一个头,第n+1层利用第n层提供的服务。
- 如下图所示,主机A和B每个都通过10Mbps链路连接到交换机S,在每条链路上的传播延迟都是20μs。S是一个存储转发设备,在它接收了一个分组后35μs开始转发收到的分组。试计算把10000bit从A发送到B所需要的总时间。
1) 作为单个分组。 2) 作为两个5000 bit的分组一个紧接着另一个发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