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缓存基本概念
Http报文
在浏览器和服务器进行Http通信时发送的数据即为Http报文,其中分为两部分:
- header - 报文的首部或头部,其中保存着各类请求的属性字段,关于Http的缓存相关规则信息均保存在header中
- body - 请求体部分,Http请求真正传输的主体部分
首次请求基本规则
Http缓存主要涉及三个角色:一是浏览器,二是浏览器的缓存数据库,三是服务器。当浏览器端向服务器发出第一次请求时 首次请求后即如上流程图所示执行,而当浏览器再次执行同一的请求时,根据不同的缓存类型将会执行不同的行为。 下面举个具体的请求例子: 这是首次请求某网站资源时的http报文情况,其中的Cache-Control即是用来控制缓存的规则字段,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规则字段也是同样用来控制缓存,下面从缓存的类型说起。
缓存的类型
Http缓存主要分为两种:强缓存和协商缓存。 两种缓存分别通过Http报文头部不同的字段进行控制
强缓存
所请求的数据在缓存数据库中尚未过期时,不与服务器进行交互,直接使用缓存数据库中的数据。当缓存未过期时基本流程如下: Cache-Control通用消息头用于在http 请求和响应中通过指定指令来实现缓存机制。其常用的几个取值有:
private:客户端可以缓存
public:客户端和代理服务器都可以缓存
max-age=xxx:缓存的内容将在xxx 秒后失效
s-max-age=xxx:同s-max-age,但仅适用于共享缓存(比如各个代理),并且私有缓存中忽略。
no-cache:需要使用协商缓存来验证缓存数据
no-store:所有内容都不会缓存,强缓存和协商缓存都不会触发
must-revalidate:缓存必须在使用之前验证旧资源的状态,并且不可使用过期资源。
在打开一个网页时,这些size为from disk cache的即为从磁盘中读取,即命中了强缓存。打开一个具体的命中的请求: 其中的Cache-Control字段中即标识了缓存可以被客户端和代理服务器缓存,并且缓存的时间为315…秒(365天)后失效,我们在执行这一请求时在其缓存过期时间之内,所以直接命中并从磁盘中读取,不需要与服务器交互。
协商缓存
当强缓存过期未命中或者响应报文Cache-Control中有must-revalidate标识必须每次请求验证资源的状态时,便使用协商缓存的方式去处理缓存文件。
协商缓存主要原理是从缓存数据库中取出缓存的标识,然后向浏览器发送请求验证请求的数据是否已经更新,如果已更新则返回新的数据,若未更新则使用缓存数据库中的缓存数据,具体流程如下,当协商缓存命中: 协商缓存未命中的情况:
总结
以流程图的形式总结浏览器缓存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