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七层模型与tcp/ip模型
一、OSI全称: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应用层:将抽象的语言转换成编码 表示层:将编码转换成二进制 会话层:应用程序内部的区分地址
传输层:两个重要的协议 TCP/UDP UDP:用户数据报文协议-非面向连接的不可靠传输协议 仅完成传输层基本工作—分段、端口号 TCP:传输控制协议 – 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协议 三次握手(面向连接):建立端到端虚链路 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发送网络包,服务端收到了。 这样服务端就能得出结论:客户端的发送能力、服务端的接收能力是正常的。 第二次握手:服务端发包,客户端收到了。 这样客户端就能得出结论:服务端的接收、发送能力,客户端的接收、发送能力是正常的。不过此时服务器并不能确认客户端的接收能力是否正常。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发包,服务端收到了。 这样服务端就能得出结论:客户端的接收、发送能力正常,服务器自己的发送、接收能力也正常。 四次挥手(关闭连接) 第一次挥手:客户端发包,发包后进入等待1状态,停止发送数据,断开TCP连接,等待服务端的确认。 第二次挥手:服务端收到客户端发来的包,并向客户端反馈一个ACK报文,确认收到客户端的请求,服务端进入关闭等待状态,客户端进入终止等待2状态,TCP处于半关闭状态。 第三次挥手:服务端发出连接释放报文,与第一次客户端发出的包一样,服务端处于最后确认状态,等待客户端确认。 第四次挥手:客户端收到服务端连接释放报文后,反馈给服务端ACK报文,此时客户端处于时间等待状态,等待服务端收到后进入关闭状态,服务端收到后就进入关闭状态。 分段:MTU:最大传输单元 默认1500 数据经过上三层的加工处理后,将来到传输层;需要分段数据,每段数据的最大容量不能超过MTU值; 分段是为了让多个节点可以在相互间影响较小的情况下共享带宽; 端口号:0-65535 16位二进制构成 1-1023注明端口(静态端口)–标记服务端的各种服务 1024-65535动态端口(高端口)–标记终端的进程
网络层:ip工作在这一层,设备主要是路由器,起到选路和隔离广播域作用 数据链路层:控制物理层 (介质访问控制) 将2进制转换为数字信号或电流 物理层:将电流传输给电脑,进行识别
TCP/IP(4或5)与OSI(7)的区别: 1、层数不同 2、3层不同; TCP/IP仅支持ip;OSI支持所有网络层协议; 3、TCP/IP –支持跨层封装 在路由器与路由器这种三层直连设备间,直接沟通对话的协议,可以不封装4层; 在直连交换机二层设备间,可以直接访问到2层,跳过3、4层;–加快收敛速度 –OSPF/EIGRP/ICMP…跨3层 —STP…跨2层
在跨层到3层时,没有了4层;那么将有3层报头来完成4层的工作 —分段、端口号(区分进程和服务) IPV4报头中可以对数据进行分片,使用协议号来区分进程和服务
在跨层封装到2层时,没有了3、4层; 以太网举例: 默认使用以太网第二代封装,该封装不具备分片的能力; 故在跨层封装到2层时,需要调用第一代以太网规则; 将数据链路层分为两个子层;LLC+MAC LLC逻辑链路控制子层—负责分片和进程区分 MAC介质访问控制子层—控制物理层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