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算机网络体系了解
1.构建的原因(解决的问题)
- 发起通信方 必需激活 通信通路
- 网络如何识别接受数据的计算机
- 发起通信方 必需查明 目标方是否启动+正常网络连接
- 发起通信方的程序 必需清楚 目标方的管理程序是否做好准备
- 若计算机文件格式不兼容,至少一台计算机完成格式转换
- 对差错和意外事故的处理
2.OSI失败的原因
- 糟糕的技术: 专家缺乏经验,完成OSI时缺乏商业驱动力
- 糟糕的策略: 实现过程复杂、运行效率低
- 糟糕的时机: 制定周期长、无法融入市场
- 糟糕的实现: 层次划分不合理、存在某些功能在层次中重复出现
3.协议与层次的划分
在计算机网络进行数据交换的重点,要遵守约定好的规则(明确了交换数据的格式及同步问题)
3-1网络协议的组成
①语法: 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②语义: 确定控制信息的种类,动作,响应。 ③同步: 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3-2.分层的优势
①各层独立: 可以将复杂的问题分解处理 ②灵活性好: 一层改变接口不变,其他的层不受影响,便于某一个层次的更改和操作 ③结构上可分隔开: 各层都可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 ④易于实现和维护 ⑤能促进标准化的工作
3-3.分层的功能
①差错控制: 使相应层的对等方通信更可靠 ②流量控制: 发送端发送速率必须使接收端来得急接收 ③分段和重装: 发送端将发送的数据块划分为更小的单位,在接受端还原 ④复用和分用: 发送端的高层会话,复用一条底层的连接,在接受端分用 ⑤连接建立和释放: 交换数据前建立逻辑连接,数据传输后释放连接
3-4.分层的原则
| |
---|
层次适度 | 层次少: 功能多、实现困难 层次多: 功能少、开销大 | 功能确定 | 每个层次明确分工 | 层次独立 | 每个层次相互独立、不会因各自的变动而相互干扰 | 层次关联 | 保证层次间能相互联系、相互服务 | 层次分合 | 保证层次的合并、分解、取消 | 层次对等 | 双方有完成功能的对等层次 | 层次协议 | 对等层次遵循相应的协议 | 层次接口 | 各层次通过接口交互信息 |
二.五层网络协议
1.五层功能
- 应用层: 应用进程间通信和交换的规则,通过应用程序间的交互来完成特定网络应用。
- 运输层: 提供进程间通用的数据传输服务
-
- TCP: 提供面向链接、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报文段)
-
- UDP: 提供无连接、尽最大努力的数据传输服务(用户数据报)
- 网络层: 提供主机间的数据服务
- 数据链路层: 完成网络中相邻节点的链路上传输帧
- 物理层: 实现比特传输
2.TCP/IP
三.概念
1.基础
实体: 可以发送/接收信息的硬件/软件进程 协议: 控制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集合
- 功能调用: 本层向上一层提供服务
- 协议与服务: 不关注它层的协议,只享受它层服务
2.服务
服务原语(转接信号): 服务访问点(SAP): 相邻两层交互的地方,既逻辑接口
3.SDU
服务数据单元(SDU): 层与层之间交换数据的单位 PDU: 通信双方的对等层数据交换的单位
- SDU分段/装配: 将过长的SDU分成多段、封装为PDU发送,接收方再将其解封装后装配
- SDU拼接/分离: 将过短的SDU拼接在一起、封装为PUD发送,接收方再将其解封装后分离
4.相邻层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