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分层结构
一 概述
1.1 为什么要分层?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采取分层的结构,可以将庞大而复杂的问题分为若干较小的局部问题,而这些较小的局部问题就比较易于研究和处理。
1.2 怎么分层?
分层需要遵循下列的基本原则:
- 各层之间相互独立,每层只实现一种相对独立的功能。
- 每层之间界面自然清晰,易于理解,相互交流尽可能少。
- 结构上可分割开。每层都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
- 保持下层对上层的独立性,上层单向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
- 整个分层结构应该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1.3 认识分层结构
为了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分层结构,需要知道协议、服务和接口这3个基本概念。
-
实体:第n层中的活动元素称为n层实体。同一层的实体叫对等实体。 -
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对等实体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称为网络协议。【水平方向】 ? 协议有以下三要素 - 语法:规定传输数据的格式。
- 语义:规定所要完成的功能。
- 同步:规定各种操作的顺序。
-
接口:上层使用下层服务的入口 -
服务:下层为相邻上层提供的功能调用。【垂直方向】
二 计算机网络分层结构
2.1 三个分层模型
通常,计算机网络会有两个分层模型:
- 一个是用于学术研究和标准化的7层OSI模型(法定标准,缺乏实用性)
- 另一个是用于实践的4层TCP/IP模型(事实标准)
在这二者的基础上面,总结出了我们学习和考研上面常用的5层参考模型
2.2 OSI 7层参考模型
① 介绍
- 为了解决计算机网络复杂的大问题而提出的分层结构(按功能)。
- 目的是为了支持异构网络系统的互联互通。
- 理论成功,市场失败。
② 通信过程
- OSI 模型通信由源主机、中间系统和目的主机构成。
- 上面4层是端到端的,也就是关注的是数据从源主机交付到目的主机,而不管每步是怎么传输的。
- 下面3层是点到点的,关注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下一步是怎么走的,也就是路由是如何转发的。
-
传输过程,数据从高层逐层往下加上首部,传给底层。 -
高一层的PDU(协议数据单元)是低一层的SDU(服务数据单元) 备注:PDU = SDU + PCI(协议控制信息) -
拿到数据后,再从底层逐层往上去除首部,传给高层。 -
下图省略了中间系统的数据传输过程,中间系统只负责数据传输,只需要低三层。
③ 各层功能(重点)
学习分层模型的关键在于掌握每层对应的主要任务、功能、涉及的协议、传输的单位。
2.3 TCP/IP 4层参考模型
① 介绍
- TCP/IP模型是市场化成功的计算机网络分层模型。
- 它将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合并成应用层。
- 将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合并成网络接口层。
② TCP/IP VS OSI
相同点
不同点
OSI定义三点:服务、协议、接口
OSI先出现,参考模型先于协议发明,不偏向特定协议
TCP/IP设计之初就考虑到异构网络互联问题,将IP作为重要层次
OSI和TCP/IP在网络层和传输层对数据传输方式的区别:
层次 | OSI参考模型 | TCP/IP模型 |
---|
网络层 | 无连接+面向连接 | 无连接 | 传输层 | 面向连接 | 无连接+面向连接 |
备注:
面向连接: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建立连接、数据传输、释放连接。
无连接:直接进行数据传输。
2.4 5层参考模型
① 介绍
在综合了OSI和TCP/IP模型的优点后,提出更加适合学习的5层参考模型。
② 通信过程
- 传输过程,数据从高层逐层往下加上首部,进行数据封装,传给底层。
- 拿到数据后,数据从底层逐层往上对数据解封装,传给高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