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体系结构题目
 










时延相关题目
  发送时延:又称为传输时延,是指结点在发送数据时使数据块从结点进入到传输媒体所需的时间,也就是从数据块的第一个比特开始发送算起,到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 

如下图,将报文划分成若干个更小的分组进行分组交换,路由器可以一边接收新到达的分组,一边转发先前已接收到的分组。 

p/b是1个分组的发送时延,x/p是分组的数量;
k是链路数量,那么(k-l)就是转发次数;
kd是k段链路的传播时延。


由于本题规定忽略传播时延,故传播时延kd不计入总时延D。

题目特意指明信息量单位Mb中的M为10的6次,目的是为了方便我们将它与传输速率单位中的M直接约掉。但在未指明的情况下,我们一般应将信息量单位中的M取值为2的20次。

物理层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详细解答见物理层笔记)
低通:(Low-passfilter)是容许低于截止频率的信号通过,但高于截止频率的信号不能通过的电子滤波装置
带通:是指能通过某一频率范围内(给出信道频率上下限)的频率分量、但将其他范围的频率分量衰减到极低水平的滤波器
若题目没有指出信道是带通信道,则信道属于低通信道。

调制速率,也就是码元传输速率

编码与调制


信道的极限容量




数据链路层
封装成帧

差错检测


可靠传输



媒体接入控制

 







MAC地址、IP地址以及ARP协议

以太网交换机自学习和转发帧的流程


 
网络层
IPv4




  
IP数据报的发送和转发过程



路由选择协议




IPv4数据报的首部格式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运输层
TCP的流量控制

TCP的拥塞控制

TCP可靠传输的实现


TCP的运输连接管理

应用层
域名系统DNS


文件传送协议FTP


电子邮件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