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
在IP数据包头部中, 有两个IP地址, 分别叫做源IP地址, 和目的IP地址。 发送端为IP地址,目的端为目的IP地址。
二、端口号
端口号(port)是传输层协议的内容
端口号是一个2字节16位的整数; 端口号用来标识一个进程, 告诉操作系统, 当前的这个数据要交给哪一个进程来处理; IP地址 + 端口号能够标识网络上的某一台主机的某一个进程; 一个端口号只能被一个进程占用
传输层协议(TCP和UDP)的数据段中有两个端口号, 分别叫做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 就是在描述 “数据是谁发的, 要发给谁”;
另外, 一个进程可以绑定多个端口号; 但是一个端口号不能被多个进程绑定。
三、初步认识TCP协议和UDP协议
TCP特点
传输层协议 有连接 可靠传输 面向字节流
UDP特点
传输层协议 无连接 不可靠传输 面向数据报
四、socket编程接口
IP+端口号(port)就是端口号。 套接字编程本质上是进程间通信。
socket 常见API
sockaddr结构
socket API是一层抽象的网络编程接口,适用于各种底层网络协议,如IPv4、IPv6,以及后面要讲的UNIX Domain Socket。然而, 各种网络协议的地址格式并不相同。
五、TCP协议通讯流程
三次握手
服务器初始化:
- 调用socket, 创建文件描述符;
- 调用bind, 将当前的文件描述符和ip/port绑定在一起; 如果这个端口已经被其他进程占用了, 就会bind失败;
- 调用listen, 声明当前这个文件描述符作为一个服务器的文件描述符, 为后面的accept做好准备;
- 调用accecpt, 并阻塞, 等待客户端连接过来;
建立连接的过程:
- 调用socket, 创建文件描述符;
- 调用connect, 向服务器发起连接请求;
- connect会发出SYN段并阻塞等待服务器应答; (第一次)
- 服务器收到客户端的SYN, 会应答一个SYN-ACK段表示"同意建立连接"; (第二次)
- 客户端收到SYN-ACK后会从connect()返回, 同时应答一个ACK段; (第三次)
这个建立连接的过程, 通常称为 三次握手;
数据传输
- 建立连接后,TCP协议提供全双工的通信服务;
- 服务器从accept()返回后立刻调用read(),读socket就像读管道一样,如果没有数据到达就阻塞等待;
- 这是客户端调用write()发送请求给服务器,服务器收到后从read()返回,对客户端的请求进行处理,在此期间客户端调用read()阻塞等待服务器的应答
- 服务器调用write()将处理结果发回给客户端,再次调用read()阻塞等待下一条请求;
- 客户端收到后从read()返回,发送下一条请求,如此循环下去;
四次挥手
断开连接的过程:
- 如果客户端没有更多的请求了, 就调用close()关闭连接, 客户端会向服务器发送FIN段(第一次);
- 此时服务器收到FIN后, 会回应一个ACK, 同时read会返回0 (第二次);
- read返回之后, 服务器就知道客户端关闭了连接, 也调用close关闭连接, 这个时候服务器会向客户端发送
一个FIN; (第三次) - 客户端收到FIN, 再返回一个ACK给服务器; (第四次)
这个断开连接的过程, 通常称为 四次挥手。
这里有一个问题,connect方法阻塞长时间阻塞,如何解决?
最通常的方式最有效的是加定时器;也可以采用非阻塞模式。或者考虑采用异步传输机制。
六、总结网络编程一般步骤
TCP Server端:create-bind-listen-accept-recv/send-close Client端:create-connect-send/recv-close UDP Server端:create-bind–recv/send-close Client端:create-send/recv-clo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