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IP—第一天HCIA复习
什么是网络?
由网络连接设备通过传输介质将网络终端设备连接起来,进行资源共享,信息传递的平台。 网络连接设备是把网络中的通信线路连接起来的各种设备的总称,这些设备包括中继器、集线器、交换机和路由器等。 传输介质是指在网络中传输信息的载体,常用的传输介质分为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两大类。
osi七层参考模型
应用层: 通过人机交互来实现各种各样的服务 常见的应用层协议: 表示层: 编码 解码 加密 解密 会话层: 发现 建立 维持 终止会话进程 传输层:
- 通过端口号来区分不同的服务
a.静态端口号 1-1023 一个端口号对应一个服务—呈永久绑定关系 b.动态端口号 1024-65535 一个端口号对应一个服务—呈暂时绑定关系 c.特殊端口号0— 代表所有端口号–网络编程中使用 - 数据分段
MSS 最大段长度 1480 B MTU 最大传输单元 1500B - 提供可靠的传输
TCP 传输控制协议 —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协议 可靠机制:确认 重传 排序 流控 UDP 用户数据报文协议—非面向连接的不可靠传输协议
网络层: 编址,寻址,根据IP地址来进行逻辑寻址 数据链路层: 根据MAC地址来寻址
- MAC 媒介访问控制子层
- LLC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物理层: 定义电气电压,光学特性,接口规范 上三层均为应用程序处理加工数据 上三层被统称为应用流层 下四层负责数据的传输,统称为数据流层
分层的目的:
- 降低层次之间的关联性,某一层的协议增加或减少不影响其它层次协议的工作
- 便于标准化的制定
- 便于学习和了解计算机层次
各层之间联系
TCP/IP
两种模型区别
PUD—协议数据单元
应用层—>数据报文 传输层—>段 网络层—>包 数据链路层—>帧 物理层—>比特流
封装
解封装
UDP与TCP
IPv4
IPV4是由32为二进制组成的 点分十进制的书写格式 192.168.1.1 方便观看 IP地址是由两部分组成:网络位和主机位组成
IETF早期规定的网络位的划分方法:主类划分 分为ABCDEF类
特殊IP地址
IPv4 的计算
VLSM
VLSM 可变长子网掩码 – 子网划分 通过延长子网掩码的长度,起到从原来的主机位借位到网络位;实现将一个网络号切分为多个;每个新生的子网,主机变少; 增加网络号,减少每个网络号中的用户数量; 切记:将一个网段划分为多个子网后,在网络中该母网将不能配置为可用ip;
CIDR
CIDR 无类域间路由 – 取相同位,去不同位; 将多个网络号逻辑的合成一个; 1)子网汇总 – 汇总后,汇总网段的掩码长于主类 2)超网-- 汇总后,汇总网段的掩码短于主类掩码
冲突问题
解决方法:CSMA/CD技术—载波侦听多路访阔技术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 CsMA/CD) 载波侦听—在CSHA/CD 访问方法中,要发送报文的所有网络设备在发送之前必须侦听。 多路访问—如果设备之间的距离导致一台设备的信号延时,则另一台设备可能没有检测到信号,从而也开始发送。冲突检测—当设备处于侦听模式时,可以检测共享介质中发生的冲突。 堵塞信号和随机回退—发送设备检测到冲突之后,将发出堵塞信号。这种堵塞信号用于通知其它设备发生了冲突,以便它们调用回退算法。回退算法将使所有设备在随机时间内停止发送,以让冲突消除。
核心思路:排队
交换机
网桥的进化版就是交换机,可以理解为多接口能够自学习的网桥。 交换机的转发原理:数据来到交换机,交换机先看源MAC地址,将源MAC地址和进入接口的对应关系记录在MAC地址表,然后看目标MAC地址,根据目标MAC地址查看MAC地址表。如果MAC地址表中存在记录,则按照记录从对应的接口发出,实现单播。若没有记录则进行泛洪-一除了进入的接口外,将数据转发给其他说有接口。
ARP协议—地址解析协议
此时我们发现在数据链路层有通信地址,而我们的网络层也有通信地址,那也就是说设备之间通信既要知道IP地址也要知道MAC,那么这俩个地址在通信时必然要对应起来,如何对应就需要我们的ARP协议。 ARP缓存表的老化时间—180S
ARP分类
- 正向ARP—通过IP地址获取MAC地址
- 反向ARP—通过MAC地址获取IP地址。
- 免费ARP—1,IP检测冲突,2,自我介绍
路由器
隔离洪泛范围的设备 路由器的作用 1、划分广播域 2、连接不同的网络 3、路由–选路
静态路由
默认: 1、仅存在直连网段的路由 2、路由器默认以一个网段作为目标
非直连网段为未知网段;获取未知网段的方法:
静态路由 – 手写 动态路由 — 路由器间协商、沟通、计算自动生成 静态路由的写法: [r1]ip route-static 192.168.3.0 255.255.255.0 192.168.2.2 下一跳:流量下一个进入接口的ip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