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开发:
C++知识库
Java知识库
JavaScript
Python
PHP知识库
人工智能
区块链
大数据
移动开发
嵌入式
开发工具
数据结构与算法
开发测试
游戏开发
网络协议
系统运维
教程: HTML教程 CSS教程 JavaScript教程 Go语言教程 JQuery教程 VUE教程 VUE3教程 Bootstrap教程 SQL数据库教程 C语言教程 C++教程 Java教程 Python教程 Python3教程 C#教程 数码: 电脑 笔记本 显卡 显示器 固态硬盘 硬盘 耳机 手机 iphone vivo oppo 小米 华为 单反 装机 图拉丁 |
-> 网络协议 -> TCP 四次挥手,可以变成三次挥手吗? -> 正文阅读 |
|
[网络协议]TCP 四次挥手,可以变成三次挥手吗? |
大家好,我是小林。 虽然我们在学习 TCP 挥手时,学到的是需要四次来完成 TCP 挥手,但是在一些情况下, TCP 四次挥手是可以变成 TCP 三次挥手的。 而且在用 wireshark 工具抓包的时候,我们也会常看到 TCP 挥手过程是三次,而不是四次,如下图: 先来回答为什么 RFC 文档里定义 TCP 挥手过程是要四次? 再来回答什么情况下,什么情况会出现三次挥手? TCP 四次挥手TCP 四次挥手的过程如下: 具体过程:
你可以看到,每个方向都需要一个 FIN 和一个 ACK,因此通常被称为四次挥手。 为什么 TCP 挥手需要四次呢?服务器收到客户端的 FIN 报文时,内核会马上回一个 ACK 应答报文,但是服务端应用程序可能还有数据要发送,所以并不能马上发送 FIN 报文,而是将发送 FIN 报文的控制权交给服务端应用程序:
从上面过程可知,**是否要发送第三次挥手的控制权不在内核,而是在被动关闭方(上图的服务端)的应用程序,因为应用程序可能还有数据要发送,由应用程序决定什么时候调用关闭连接的函数,当调用了关闭连接的函数,内核就会发送 FIN 报文了,**所以服务端的 ACK 和 FIN 一般都会分开发送。
不一定。 如果进程退出了,不管是不是正常退出,还是异常退出(如进程崩溃),内核都会发送 FIN 报文,与对方完成四次挥手。 粗暴关闭 vs 优雅关闭前面介绍 TCP 四次挥手的时候,并没有详细介绍关闭连接的函数,其实关闭的连接的函数有两种函数:
如果客户端是用 close 函数来关闭连接,那么在 TCP 四次挥手过程中,如果收到了服务端发送的数据,由于客户端已经不再具有发送和接收数据的能力,所以客户端的内核会回 RST 报文给服务端,然后内核会释放连接,这时就不会经历完成的 TCP 四次挥手,所以我们常说,调用 close 是粗暴的关闭。 当服务端收到 RST 后,内核就会释放连接,当服务端应用程序再次发起读操作或者写操作时,就能感知到连接已经被释放了:
相对的,shutdown 函数因为可以指定只关闭发送方向而不关闭读取方向,所以即使在 TCP 四次挥手过程中,如果收到了服务端发送的数据,客户端也是可以正常读取到该数据的,然后就会经历完整的 TCP 四次挥手,所以我们常说,调用 shutdown 是优雅的关闭。 但是注意,shutdown 函数也可以指定「只关闭读取方向,而不关闭发送方向」,但是这时候内核是不会发送 FIN 报文的,因为发送 FIN 报文是意味着我方将不再发送任何数据,而 shutdown 如果指定「不关闭发送方向」,就意味着 socket 还有发送数据的能力,所以内核就不会发送 FIN。 什么情况会出现三次挥手?当被动关闭方(上图的服务端)在 TCP 挥手过程中,「没有数据要发送」并且「开启了 TCP 延迟确认机制」,那么第二和第三次挥手就会合并传输,这样就出现了三次挥手。 然后因为 TCP 延迟确认机制是默认开启的,所以导致我们抓包时,看见三次挥手的次数比四次挥手还多。
当发送没有携带数据的 ACK,它的网络效率也是很低的,因为它也有 40 个字节的 IP 头 和 TCP 头,但却没有携带数据报文。
延迟等待的时间是在 Linux 内核中定义的,如下图: 关键就需要 HZ 这个数值大小,HZ 是跟系统的时钟频率有关,每个操作系统都不一样,在我的 Linux 系统中 HZ 大小是 1000,如下图: 知道了 HZ 的大小,那么就可以算出:
如果要关闭 TCP 延迟确认机制,可以在 Socket 设置里启用 TCP_QUICKACK。
实验验证实验一接下来,来给大家做个实验,验证这个结论:
服务端的代码如下,做的事情很简单,就读取数据,然后当 read 返回 0 的时候,就马上调用 close 关闭连接。因为 TCP 延迟确认机制是默认开启的,所以不需要特殊设置。
客户端代码如下,做的事情也很简单,与服务端连接成功后,就发送数据给服务端,然后睡眠一秒后,就调用 close 关闭连接,所以客户端是主动关闭方:
编译服务端和客户端的代码: 先启用服务端: 然后用 tcpdump 工具开始抓包,命令如下:
然后启用客户端,可以看到,与服务端连接成功后,发完数据就退出了。 此时,服务端的输出: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抓包的结果。 可以看到,TCP 挥手次数是 3 次。 所以,下面这个结论是没问题的。
实验二我们再做一次实验,来看看关闭 TCP 延迟确认机制,会出现四次挥手吗? 客户端代码保持不变,服务端代码需要增加一点东西。 在上面服务端代码中,增加了打开了 TCP_QUICKACK (快速应答)机制的代码,如下: 编译好服务端代码后,就开始运行服务端和客户端的代码,同时用 tcpdump 进行抓包。 抓包的结果如下,可以看到是四次挥手。 所以,当被动关闭方(上图的服务端)在 TCP 挥手过程中,「没有数据要发送」,同时「关闭了 TCP 延迟确认机制」,那么就会是四次挥手。
我也是多次实验才发现,在 bind 之前设置 TCP_QUICKACK 是不生效的,只有在 read 返回 0 的时候,设置 TCP_QUICKACK 才会出现四次挥手。 网上查了下资料说,设置 TCP_QUICKACK 并不是永久的,所以每次读取数据的时候,如果想要立刻回 ACK,那就得在每次读取数据之后,重新设置 TCP_QUICKACK。 而我这里的实验,目的是为了当收到客户端的 FIN 报文(第一次挥手)后,立马回 ACK 报文。所以就在 read 返回 0 的时候,设置 TCP_QUICKACK。当然,实际应用中,没人会在这个位置设置 TCP_QUICKACK,因为操作系统都通过 TCP 延迟确认机制帮我们把四次挥手优化成了三次挥手了。 总结当被动关闭方在 TCP 挥手过程中,如果「没有数据要发送」,同时「没有开启 TCP_QUICKACK(默认情况就是没有开启,没有开启 TCP_QUICKACK,等于就是在使用 TCP 延迟确认机制)」,那么第二和第三次挥手就会合并传输,这样就出现了三次挥手。 所以,出现三次挥手现象,是因为 TCP 延迟确认机制导致的。 完! |
|
网络协议 最新文章 |
使用Easyswoole 搭建简单的Websoket服务 |
常见的数据通信方式有哪些? |
Openssl 1024bit RSA算法---公私钥获取和处 |
HTTPS协议的密钥交换流程 |
《小白WEB安全入门》03. 漏洞篇 |
HttpRunner4.x 安装与使用 |
2021-07-04 |
手写RPC学习笔记 |
K8S高可用版本部署 |
mySQL计算IP地址范围 |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开发:
C++知识库
Java知识库
JavaScript
Python
PHP知识库
人工智能
区块链
大数据
移动开发
嵌入式
开发工具
数据结构与算法
开发测试
游戏开发
网络协议
系统运维
教程: HTML教程 CSS教程 JavaScript教程 Go语言教程 JQuery教程 VUE教程 VUE3教程 Bootstrap教程 SQL数据库教程 C语言教程 C++教程 Java教程 Python教程 Python3教程 C#教程 数码: 电脑 笔记本 显卡 显示器 固态硬盘 硬盘 耳机 手机 iphone vivo oppo 小米 华为 单反 装机 图拉丁 |
360图书馆 购物 三丰科技 阅读网 日历 万年历 2025年1日历 | -2025/1/11 4:01:56- |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IT数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