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立法体系
立法是网络空间治理的基础工作 我国采取多级立法机制: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书,国务院,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地方人民政府 立法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委会;《宪法》作为我国根本大法确立了我国的基本法制体系,根据我国《宪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1.修改宪法2.监督宪法的实施3.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宪法》的解释与监督执行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 根本大法,确立了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保密受到法律的保护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国家安全法立法过程
《网络安全法》从草案发布到正式出台,共经历了三次审议,两次公开征求意见和修改 1.落实国家总体安全观的重要举措 2.维护网络安全的客观需要 3.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迫切需要
《网络安全法》基本观念
网络 1.由计算机或者其他信息终端及相关设备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对信息进行收集、存储、传输、交换、处理的系统。 2.《网络安全法》里的网络实质是网络空间,不仅包括传统IT领域的计算机网络,还包含相关处理信息的服务器和各种其他软硬件。 网络安全 1.通过采取必要措施,防范对网络的攻击、入侵、干扰、破坏和非法使用以及意外事故,使网络处于稳定可靠运行的状态,以及保障网络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的能力。 立法目的: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网络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网络运行安全
1.风险评估机制2.安全采购措施3.应急预案机制4.数据境内留存5.人员安全管理
网络安全法解析
网络安全相关法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