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参考模型
一、分层思想
-
将复杂的流程分解为几个功能相对单一的子过程 -
整个流程更加清晰,复杂问题简单化 -
更容易发现问题并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二、OSI七层参考模型
1.分层如下
-
⑦应用层:为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服务 -
⑥表示层:数据格式化,加密、解密 -
⑤会话层:建立、维护、管理会话连接 -
④传输层:建立、维护、管理端到端连接 -
③网络层:IP寻址和路由选择 -
②数据链路层:Mac地址寻址 -
①物理层:如何用物理信号表示0和1,比特流传输
三、TCP/IP四层模型
1.应用层:HTTP、FTP、TFTP、SMTP、SNMP、DNS
2.传输层:TCP、UDP
3.网络层:ICMP、IGMP、IP、ARP、RARP
4.数据链路层&物理层:RJ45、PPP、HDLC、IEEE、VLAN
四、协议解释
-
ARP(地址解析协议) -
RARP(逆地址解析协议) -
ICMP(网际控制报文协议) -
IGMP(网际组管理协议) -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 -
FTP(文件传输协议) -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
DNS(域名系统) -
TCP(传输控制协议) 稳定可靠 -
UDP(用户数据报文协议)效率更高
五、数据封装过程
六、数据解封过程
七、协议数据单元(PDU)
-
物理层:比特流 -
数据链路层:数据帧 -
网络层:数据包 -
传输层:数据段
八、设备与层对应关系
-
应用层==》计算机 -
传输层==》防火墙 -
网络层==》路由器 -
数据链路层==》交换机 -
物理层==》网卡
七、各层间通信
-
应用层:应用层协议 -
传输层:传输层协议 -
网络层:网络层协议 -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协议 -
物理层:物理层协议
以太网帧格式
一、网络通信协议
1.局域网:
-
参考模型:OSI、TCP/IP -
协议:IEEE 802、以太网
2.广域网:
3.不同的协议栈用于定义和管理不同网络的数据转发规则
二、终端间的通信
三、帧格式
1.Ethernet_II:
-
D.MAC、S.MAC、Type、Data、FCS -
Length/Type >= 1536 (0x0600) -
Ethernet_II 帧类型值大于等于1536 (0x0600),以太网数据帧的长度在64-1518字节之间。
2.IEEE802.3
-
D.MAC、S.MAC、Length、LLC、SNAP、Data、FCS -
Length/Type <= 1500 (0x05DC) -
IEEE802.3帧长度字段值小于等于1500 (0x05DC),数据帧的长度也在64-1518字节之间。
四、数据帧传输
五、以太网的MAC地址
六、数据帧传输方式
七、数据帧的发送和接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