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2C 是很常用的一个串行通信接口,用于连接各种外设、传感器等器件,在裸机篇已经对I.MX6U 的I2C 接口做了详细的讲解。本章我们来学习一下如何在Linux 下开发I2C 接口器件驱动,重点是学习Linux 下的I2C 驱动框架,按照指定的框架去编写I2C 设备驱动。本章同样以I.MX6U-ALPHA 开发板上的AP3216C 这个三合一环境光传感器为例,通过AP3216C 讲解一下如何编写Linux 下的I2C 设备驱动程序。
Linux I2C 驱动框架简介
回想一下我们在裸机篇中是怎么编写AP3216C 驱动的,我们编写了四个文件:bsp_i2c.c、bsp_i2c.h、bsp_ap3216c.c 和bsp_ap3216c.h。其中前两个是I.MX6U 的IIC 接口驱动,后两个文件是AP3216C 这个I2C 设备驱动文件。相当于有两部分驱动: ①、I2C 主机驱动。 ②、I2C 设备驱动。 对于I2C 主机驱动,一旦编写完成就不需要再做修改,其他的I2C 设备直接调用主机驱动提供的API 函数完成读写操作即可。这个正好符合Linux 的驱动分离与分层的思想,因此Linux内核也将I2C 驱动分为两部分: ①、I2C 总线驱动,I2C 总线驱动就是SOC 的I2C 控制器驱动,也叫做I2C 适配器驱动。 ②、I2C 设备驱动,I2C 设备驱动就是针对具体的I2C 设备而编写的驱动。
I2C 总线驱动
首先来看一下I2C 总线,在讲platform 的时候就说过,platform 是虚拟出来的一条总线,目的是为了实现总线、设备、驱动框架。对于I2C 而言,不需要虚拟出一条总线,直接使用I2C总线即可。I2C 总线驱动重点是I2C 适配器(也就是SOC 的I2C 接口控制器)驱动,这里要用到两个重要的数据结构:i2c_adapter 和i2c_algorithm,Linux 内核将SOC 的I2C 适配器(控制器) 抽象成i2c_adapter,i2c_adapter 结构体定义在include/linux/i2c.h 文件中,结构体内容如下:
498 struct i2c_adapter {
499 struct module *owner;
500 unsigned int class;
501 const struct i2c_algorithm *algo;
502 void *algo_data;
503
504
505 struct rt_mutex bus_lock;
506
507 int timeout;
508 int retries;
509 struct device dev;
510
511 int nr;
512 char name[48];
513 struct completion dev_released;
514
515 struct mutex userspace_clients_lock;
516 struct list_head userspace_clients;
517
518 struct i2c_bus_recovery_info *bus_recovery_info;
519 const struct i2c_adapter_quirks *quirks;
520 };
第501 行,i2c_algorithm 类型的指针变量algo,对于一个I2C 适配器,肯定要对外提供读写API 函数,设备驱动程序可以使用这些API 函数来完成读写操作。i2c_algorithm 就是I2C 适配器与IIC 设备进行通信的方法。
i2c_algorithm 结构体定义在include/linux/i2c.h 文件中,内容如下(删除条件编译):
391 struct i2c_algorithm {
......
398 int (*master_xfer)(struct i2c_adapter *adap,
struct i2c_msg *msgs,
399 int num);
400 int (*smbus_xfer) (struct i2c_adapter *adap, u16 addr,
401 unsigned short flags, char read_write,
402 u8 command, int size, union i2c_smbus_data *data);
403
404
405 u32 (*functionality) (struct i2c_adapter *);
......
411 };
第398 行,master_xfer 就是I2C 适配器的传输函数,可以通过此函数来完成与IIC 设备之间的通信。 第400 行,smbus_xfer 就是SMBUS 总线的传输函数。
综上所述,I2C 总线驱动,或者说I2C 适配器驱动的主要工作就是初始化i2c_adapter 结构体变量,然后设置i2c_algorithm 中的master_xfer 函数。完成以后通过i2c_add_numbered_adapter或i2c_add_adapter 这两个函数向系统注册设置好的i2c_adapter,这两个函数的原型如下:
int i2c_add_adapter(struct i2c_adapter *adapter)
int i2c_add_numbered_adapter(struct i2c_adapter *adap)
这两个函数的区别在于i2c_add_adapter 使用动态的总线号,而i2c_add_numbered_adapter使用静态总线号。函数参数和返回值含义如下: adapter 或adap:要添加到Linux 内核中的i2c_adapter,也就是I2C 适配器。 返回值:0,成功;负值,失败。 如果要删除I2C 适配器的话使用i2c_del_adapter 函数即可,函数原型如下:
void i2c_del_adapter(struct i2c_adapter * adap)
函数参数和返回值含义如下: adap:要删除的I2C 适配器。 返回值:无。 关于I2C 的总线(控制器或适配器)驱动就讲解到这里,一般SOC 的I2C 总线驱动都是由半导体厂商编写的,比如I.MX6U 的I2C 适配器驱动NXP 已经编写好了,这个不需要用户去编写。因此I2C 总线驱动对我们这些SOC 使用者来说是被屏蔽掉的,我们只要专注于I2C 设备驱动即可。除非你是在半导体公司上班,工作内容就是写I2C 适配器驱动。
I2C 设备驱动
I2C 设备驱动重点关注两个数据结构:i2c_client 和i2c_driver,根据总线、设备和驱动模型,I2C 总线上一小节已经讲了。还剩下设备和驱动,i2c_client 就是描述设备信息的,i2c_driver 描述驱动内容,类似于platform_driver。 1、i2c_client 结构体 i2c_client 结构体定义在include/linux/i2c.h 文件中,内容如下:
217 struct i2c_client {
218 unsigned short flags;
219 unsigned short addr;
......
222 char name[I2C_NAME_SIZE];
223 struct i2c_adapter *adapter;
224 struct device dev;
225 int irq;
226 struct list_head detected;
......
230 };
一个设备对应一个i2c_client,每检测到一个I2C 设备就会给这个I2C 设备分配一个i2c_client。 2、i2c_driver 结构体 i2c_driver 类似platform_driver,是我们编写I2C 设备驱动重点要处理的内容,i2c_driver 结构体定义在include/linux/i2c.h 文件中,内容如下:
161 struct i2c_driver {
162 unsigned int class;
163
164
167 int (*attach_adapter)(struct i2c_adapter *) __deprecated;
168
169
170 int (*probe)(struct i2c_client *, const struct i2c_device_id *);
171 int (*remove)(struct i2c_client *);
172
173
174 void (*shutdown)(struct i2c_client *);
175
176
181 void (*alert)(struct i2c_client *, unsigned int data);
182
183
186 int (*command)(struct i2c_client *client, unsigned int cmd,
void *arg);
187
188 struct device_driver driver;
189 const struct i2c_device_id *id_table;
190
191
192 int (*detect)(struct i2c_client *, struct i2c_board_info *);
193 const unsigned short *address_list;
194 struct list_head clients;
195 };
第170 行,当I2C 设备和驱动匹配成功以后probe 函数就会执行,和platform 驱动一样。
第188 行,device_driver 驱动结构体,如果使用设备树的话,需要设置device_driver 的of_match_table 成员变量,也就是驱动的兼容(compatible)属性。
第189 行,id_table 是传统的、未使用设备树的设备匹配ID 表。
对于我们I2C 设备驱动编写人来说,重点工作就是构建i2c_driver,构建完成以后需要向Linux 内核注册这个i2c_driver。i2c_driver 注册函数为int i2c_register_driver,此函数原型如下:
int i2c_register_driver(struct module *owner,
struct i2c_driver *driver)
函数参数和返回值含义如下: owner:一般为THIS_MODULE。 driver:要注册的i2c_driver。 返回值:0,成功;负值,失败。
另外i2c_add_driver 也常常用于注册i2c_driver,i2c_add_driver 是一个宏,定义如下:
587 #define i2c_add_driver(driver) \
588 i2c_register_driver(THIS_MODULE, driver)
i2c_add_driver 就是对i2c_register_driver 做了一个简单的封装,只有一个参数,就是要注册的i2c_driver。 注销I2C 设备驱动的时候需要将前面注册的i2c_driver 从Linux 内核中注销掉,需要用到i2c_del_driver 函数,此函数原型如下:
void i2c_del_driver(struct i2c_driver *driver)
函数参数和返回值含义如下: driver:要注销的i2c_driver。 返回值:无。 i2c_driver 的注册示例代码如下:
1
2 static int xxx_probe(struct i2c_client *client,
const struct i2c_device_id *id)
3 {
4
5 return 0;
6 }
7
8
9 static int xxx_remove(struct i2c_client *client)
10 {
11
12 return 0;
13 }
14
15
16 static const struct i2c_device_id xxx_id[] = {
17 {"xxx", 0},
18 {}
19 };
20
21
22 static const struct of_device_id xxx_of_match[] = {
23 { .compatible = "xxx" },
24 { }
25 };
26
27
28 static struct i2c_driver xxx_driver = {
29 .probe = xxx_probe,
30 .remove = xxx_remove,
31 .driver = {
32 .owner = THIS_MODULE,
33 .name = "xxx",
34 .of_match_table = xxx_of_match,
35 },
36 .id_table = xxx_id,
37 };
38
39
40 static int __init xxx_init(void)
41 {
42 int ret = 0;
43
44 ret = i2c_add_driver(&xxx_driver);
45 return ret;
46 }
47
48
49 static void __exit xxx_exit(void)
50 {
51 i2c_del_driver(&xxx_driver);
52 }
53
54 module_init(xxx_init);
55 module_exit(xxx_exit);
第16~19 行,i2c_device_id,无设备树的时候匹配ID 表。 第22~25 行,of_device_id,设备树所使用的匹配表。 第28~37 行,i2c_driver,当I2C 设备和I2C 驱动匹配成功以后probe 函数就会执行,这些和platform 驱动一样,probe 函数里面基本就是标准的字符设备驱动那一套了。
I2C 设备和驱动匹配过程
I2C 设备和驱动的匹配过程是由I2C 核心来完成的,drivers/i2c/i2c-core.c 就是I2C 的核心部分,I2C 核心提供了一些与具体硬件无关的API 函数,比如前面讲过的:
1、i2c_adapter 注册/注销函数 int i2c_add_adapter(struct i2c_adapter *adapter) int i2c_add_numbered_adapter(struct i2c_adapter *adap) void i2c_del_adapter(struct i2c_adapter * adap)
2、i2c_driver 注册/注销函数 int i2c_register_driver(struct module *owner, struct i2c_driver *driver) int i2c_add_driver (struct i2c_driver *driver) void i2c_del_driver(struct i2c_driver *driver) 设备和驱动的匹配过程也是由I2C 总线完成的,I2C 总线的数据结构为i2c_bus_type,定义在drivers/i2c/i2c-core.c 文件,i2c_bus_type 内容如下:
736 struct bus_type i2c_bus_type = {
737 .name = "i2c",
738 .match = i2c_device_match,
739 .probe = i2c_device_probe,
740 .remove = i2c_device_remove,
741 .shutdown = i2c_device_shutdown,
742 };
.match 就是I2C 总线的设备和驱动匹配函数,在这里就是i2c_device_match 这个函数,此函数内容如下:
457 static int i2c_device_match(struct device *dev, struct device_driver *drv)
458 {
459 struct i2c_client *client = i2c_verify_client(dev);
460 struct i2c_driver *driver;
461
462 if (!client)
463 return 0;
464
465
466 if (of_driver_match_device(dev, drv))
467 return 1;
468
469
470 if (acpi_driver_match_device(dev, drv))
471 return 1;
472
473 driver = to_i2c_driver(drv);
474
475 if (driver->id_table)
476 return i2c_match_id(driver->id_table, client) != NULL;
477
478 return 0;
479 }
第466 行,of_driver_match_device 函数用于完成设备树设备和驱动匹配。比较I2C 设备节点的compatible 属性和of_device_id 中的compatible 属性是否相等,如果相当的话就表示I2C设备和驱动匹配。 第470 行,acpi_driver_match_device 函数用于ACPI 形式的匹配。 第476 行,i2c_match_id 函数用于传统的、无设备树的I2C 设备和驱动匹配过程。比较I2C设备名字和i2c_device_id 的name 字段是否相等,相等的话就说明I2C 设备和驱动匹配。
I.MX6U 的I2C 适配器驱动分析
上一小节我们讲解了Linux 下的I2C 驱动框架,重点分为I2C 适配器驱动和I2C 设备驱动,其中I2C 适配器驱动就是SOC 的I2C 控制器驱动。I2C 设备驱动是需要用户根据不同的I2C 设备去编写,而I2C 适配器驱动一般都是SOC 厂商去编写的,比如NXP 就编写好了I.MX6U 的I2C 适配器驱动。在imx6ull.dtsi 文件中找到I.MX6U 的I2C1 控制器节点,节点内容如下所示:
1 i2c1: i2c@021a0000 {
2 #address-cells = <1>;
3 #size-cells = <0>;
4 compatible = "fsl,imx6ul-i2c", "fsl,imx21-i2c";
5 reg = <0x021a0000 0x4000>;
6 interrupts = <GIC_SPI 36 IRQ_TYPE_LEVEL_HIGH>;
7 clocks = <&clks IMX6UL_CLK_I2C1>;
8 status = "disabled";
9 };
重点关注i2c1 节点的compatible 属性值,因为通过compatible 属性值可以在Linux 源码里面找到对应的驱动文件。这里i2c1 节点的compatible 属性值有两个:“fsl,imx6ul-i2c”和“fsl,imx21- i2c”,在Linux 源码中搜索这两个字符串即可找到对应的驱动文件。I.MX6U 的I2C 适配器驱动驱动文件为drivers/i2c/busses/i2c-imx.c,在此文件中有如下内容:
244 static struct platform_device_id imx_i2c_devtype[] = {
245 {
246 .name = "imx1-i2c",
247 .driver_data = (kernel_ulong_t)&imx1_i2c_hwdata,
248 }, {
249 .name = "imx21-i2c",
250 .driver_data = (kernel_ulong_t)&imx21_i2c_hwdata,
251 }, {
252
253 }
254 };
255 MODULE_DEVICE_TABLE(platform, imx_i2c_devtype);
256
257 static const struct of_device_id i2c_imx_dt_ids[] = {
258 { .compatible = "fsl,imx1-i2c", .data = &imx1_i2c_hwdata, },
259 { .compatible = "fsl,imx21-i2c", .data = &imx21_i2c_hwdata, },
260 { .compatible = "fsl,vf610-i2c", .data = &vf610_i2c_hwdata, },
261 { }
262 };
263 MODULE_DEVICE_TABLE(of, i2c_imx_dt_ids);
......
1119 static struct platform_driver i2c_imx_driver = {
1120 .probe = i2c_imx_probe,
1121 .remove = i2c_imx_remove,
1122 .driver = {
1123 .name = DRIVER_NAME,
1124 .owner = THIS_MODULE,
1125 .of_match_table = i2c_imx_dt_ids,
1126 .pm = IMX_I2C_PM,
1127 },
1128 .id_table = imx_i2c_devtype,
1129 };
1130
1131 static int __init i2c_adap_imx_init(void)
1132 {
1133 return platform_driver_register(&i2c_imx_driver);
1134 }
1135 subsys_initcall(i2c_adap_imx_init);
1136
1137 static void __exit i2c_adap_imx_exit(void)
1138 {
1139 platform_driver_unregister(&i2c_imx_driver);
1140 }
1141 module_exit(i2c_adap_imx_exit);
从示例代码61.2.2 可以看出,I.MX6U 的I2C 适配器驱动是个标准的platform 驱动,由此可以看出,虽然I2C 总线为别的设备提供了一种总线驱动框架,但是I2C 适配器却是platform驱动。就像你的部门老大是你的领导,你是他的下属,但是放到整个公司,你的部门老大却也是老板的下属。
第259 行,“fsl,imx21-i2c”属性值,设备树中i2c1 节点的compatible 属性值就是与此匹配上的。因此i2c-imx.c 文件就是I.MX6U 的I2C 适配器驱动文件。
第1120 行,当设备和驱动匹配成功以后i2c_imx_probe 函数就会执行,i2c_imx_probe 函数就会完成I2C 适配器初始化工作。 i2c_imx_probe 函数内容如下所示(有省略):
971 static int i2c_imx_probe(struct platform_device *pdev)
972 {
973 const struct of_device_id *of_id =
974 of_match_device(i2c_imx_dt_ids, &pdev->dev);
975 struct imx_i2c_struct *i2c_imx;
976 struct resource *res;
977 struct imxi2c_platform_data *pdata =
dev_get_platdata(&pdev->dev);
978 void __iomem *base;
979 int irq, ret;
980 dma_addr_t phy_addr;
981
982 dev_dbg(&pdev->dev, "<%s>\n", __func__);
983
984 irq = platform_get_irq(pdev, 0);
......
990 res = platform_get_resource(pdev, IORESOURCE_MEM, 0);
991 base = devm_ioremap_resource(&pdev->dev, res);
992 if (IS_ERR(base))
993 return PTR_ERR(base);
994
995 phy_addr = (dma_addr_t)res->start;
996 i2c_imx = devm_kzalloc(&pdev->dev, sizeof(*i2c_imx),
GFP_KERNEL);
997 if (!i2c_imx)
998 return -ENOMEM;
999
1000 if (of_id)
1001 i2c_imx->hwdata = of_id->data;
1002 else
1003 i2c_imx->hwdata = (struct imx_i2c_hwdata *)
1004 platform_get_device_id(pdev)->driver_data;
1005
1006
1007 strlcpy(i2c_imx->adapter.name, pdev->name,
sizeof(i2c_imx->adapter.name));
1008 i2c_imx->adapter.owner = THIS_MODULE;
1009 i2c_imx->adapter.algo = &i2c_imx_algo;
1010 i2c_imx->adapter.dev.parent = &pdev->dev;
1011 i2c_imx->adapter.nr = pdev->id;
1012 i2c_imx->adapter.dev.of_node = pdev->dev.of_node;
1013 i2c_imx->base = base;
1014
1015
1016 i2c_imx->clk = devm_clk_get(&pdev->dev, NULL);
......
1022 ret = clk_prepare_enable(i2c_imx->clk);
......
1027
1028 ret = devm_request_irq(&pdev->dev, irq, i2c_imx_isr,
1029 IRQF_NO_SUSPEND, pdev->name, i2c_imx);
......
1035
1036 init_waitqueue_head(&i2c_imx->queue);
1037
1038
1039 i2c_set_adapdata(&i2c_imx->adapter, i2c_imx);
1040
1041
1042 i2c_imx->bitrate = IMX_I2C_BIT_RATE;
1043 ret = of_property_read_u32(pdev->dev.of_node,
1044 "clock-frequency", &i2c_imx->bitrate);
1045 if (ret < 0 && pdata && pdata->bitrate)
1046 i2c_imx->bitrate = pdata->bitrate;
1047
1048
1049 imx_i2c_write_reg(i2c_imx->hwdata->i2cr_ien_opcode ^ I2CR_IEN,
1050 i2c_imx, IMX_I2C_I2CR);
1051 imx_i2c_write_reg(i2c_imx->hwdata->i2sr_clr_opcode, i2c_imx,
第984 行,调用platform_get_irq 函数获取中断号。 第990~991 行,调用platform_get_resource 函数从设备树中获取I2C1 控制器寄存器物理基地址,也就是0X021A0000。获取到寄存器基地址以后使用devm_ioremap_resource 函数对其进行内存映射,得到可以在Linux 内核中使用的虚拟地址。 第996 行,NXP 使用imx_i2c_struct 结构体来表示I.MX 系列SOC 的I2C 控制器,这里使用devm_kzalloc 函数来申请内存。 第1008~1013 行,imx_i2c_struct 结构体要有个叫做adapter 的成员变量,adapter 就是i2c_adapter,这里初始化i2c_adapter。第1009 行设置i2c_adapter 的algo 成员变量为i2c_imx_algo,也就是设置i2c_algorithm。 第1028~1029 行,注册I2C 控制器中断,中断服务函数为i2c_imx_isr。 第1042~1044 行,设置I2C 频率默认为IMX_I2C_BIT_RATE=100KHz,如果设备树节点设置了“clock-frequency”属性的话I2C 频率就使用clock-frequency 属性值。 第1049~1051 行,设置I2C1 控制的I2CR 和I2SR 寄存器。 第1054 行,调用i2c_add_numbered_adapter 函数向Linux 内核注册i2c_adapter。 第1071 行,申请DMA,看来I.MX 的I2C 适配器驱动采用了DMA 方式。 i2c_imx_probe 函数主要的工作就是一下两点: ①、初始化i2c_adapter,设置i2c_algorithm 为i2c_imx_algo,最后向Linux 内核注册i2c_adapter。 ②、初始化I2C1 控制器的相关寄存器。 i2c_imx_algo 包含I2C1 适配器与I2C 设备的通信函数master_xfer,i2c_imx_algo 结构体定义如下:
966 static struct i2c_algorithm i2c_imx_algo = {
967 .master_xfer = i2c_imx_xfer,
968 .functionality = i2c_imx_func,
969 };
我们先来看一下. functionality,functionality用于返回此I2C适配器支持什么样的通信协议,在这里functionality 就是i2c_imx_func 函数,i2c_imx_func 函数内容如下:
static u32 i2c_imx_func(struct i2c_adapter *adapter)
{
return I2C_FUNC_I2C | I2C_FUNC_SMBUS_EMUL
| I2C_FUNC_SMBUS_READ_BLOCK_DATA;
}
重点来看一下i2c_imx_xfer 函数,因为最终就是通过此函数来完成与I2C 设备通信的,此函数内容如下(有省略):
888 static int i2c_imx_xfer(struct i2c_adapter *adapter,
889 struct i2c_msg *msgs, int num)
890 {
891 unsigned int i, temp;
892 int result;
893 bool is_lastmsg = false;
894 struct imx_i2c_struct *i2c_imx = i2c_get_adapdata(adapter);
895
896 dev_dbg(&i2c_imx->adapter.dev, "<%s>\n", __func__);
897
898
899 result = i2c_imx_start(i2c_imx);
900 if (result)
901 goto fail0;
902
903
904 for (i = 0; i < num; i++) {
905 if (i == num - 1)
906 is_lastmsg = true;
907
908 if (i) {
909 dev_dbg(&i2c_imx->adapter.dev,
910 "<%s> repeated start\n", __func__);
911 temp = imx_i2c_read_reg(i2c_imx, IMX_I2C_I2CR);
912 temp |= I2CR_RSTA;
913 imx_i2c_write_reg(temp, i2c_imx, IMX_I2C_I2CR);
914 result = i2c_imx_bus_busy(i2c_imx, 1);
第899 行,调用i2c_imx_start 函数开启I2C 通信。 第939 行,如果是从I2C 设备读数据的话就调用i2c_imx_read 函数。 第941~945 行,向I2C 设备写数据,如果要用DMA 的话就使用i2c_imx_dma_write 函数来完成写数据。如果不使用DMA 的话就使用i2c_imx_write 函数完成写数据。 第952 行,I2C 通信完成以后调用i2c_imx_stop 函数停止I2C 通信。 i2c_imx_start、i2c_imx_read、i2c_imx_write 和i2c_imx_stop 这些函数就是I2C 寄存器的具体操作函数,函数内容基本和我们裸机篇中讲的I2C 驱动一样,这里我们就不详细的分析了,大家可以对照着第二十六章实验自行分析。
I2C 设备驱动编写流程
I2C 适配器驱动SOC 厂商已经替我们编写好了,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编写具体的设备驱动,本小节我们就来学习一下I2C 设备驱动的详细编写流程。
I2C 设备信息描述
1、未使用设备树的时候 首先肯定要描述I2C 设备节点信息,先来看一下没有使用设备树的时候是如何在BSP 里面描述I2C 设备信息的,在未使用设备树的时候需要在BSP 里面使用i2c_board_info 结构体来描述一个具体的I2C 设备。i2c_board_info 结构体如下:
295 struct i2c_board_info {
296 char type[I2C_NAME_SIZE];
297 unsigned short flags;
298 unsigned short addr;
299 void *platform_data;
300 struct dev_archdata *archdata;
301 struct device_node *of_node;
302 struct fwnode_handle *fwnode;
303 int irq;
304 };
type 和addr 这两个成员变量是必须要设置的,一个是I2C 设备的名字,一个是I2C 设备的器件地址。打开arch/arm/mach-imx/mach-mx27_3ds.c 文件,此文件中关于OV2640 的I2C 设备信息描述如下:
392 static struct i2c_board_info mx27_3ds_i2c_camera = {
393 I2C_BOARD_INFO("ov2640", 0x30),
394 };
示例代码61.3.1.2 中使用I2C_BOARD_INFO 来完成mx27_3ds_i2c_camera 的初始化工作,I2C_BOARD_INFO 是一个宏,定义如下: 示例代码61.3.1.3 I2C_BOARD_INFO 宏
316 #define I2C_BOARD_INFO(dev_type, dev_addr) \
317 .type = dev_type, .addr = (dev_addr)
可以看出,I2C_BOARD_INFO 宏其实就是设置i2c_board_info 的type 和addr 这两个成员变量,因此示例代码61.3.1.2 的主要工作就是设置I2C 设备名字为ov2640,ov2640 的器件地址为0X30。 大家可以在Linux 源码里面全局搜索i2c_board_info,会找到大量以i2c_board_info 定义的I2C 设备信息,这些就是未使用设备树的时候I2C 设备的描述方式,当采用了设备树以后就不会再使用i2c_board_info 来描述I2C 设备了。
2、使用设备树的时候 使用设备树的时候I2C 设备信息通过创建相应的节点就行了,比如NXP 官方的EVK 开发板在I2C1 上接了mag3110 这个磁力计芯片,因此必须在i2c1 节点下创建mag3110 子节点,然后在这个子节点内描述mag3110 这个芯片的相关信息。打开imx6ull-14x14-evk.dts 这个设备树文件,然后找到如下内容:
1 &i2c1 {
2 clock-frequency = <100000>;
3 pinctrl-names = "default";
4 pinctrl-0 = <&pinctrl_i2c1>;
5 status = "okay";
6
7 mag3110@0e {
8 compatible = "fsl,mag3110";
9 reg = <0x0e>;
10 position = <2>;
11 };
......
20 };
第7~11 行,向i2c1 添加mag3110 子节点,第7 行“mag3110@0e”是子节点名字,“@”后面的“0e”就是mag3110 的I2C 器件地址。第8 行设置compatible 属性值为“fsl,mag3110”。 第9 行的reg 属性也是设置mag3110 的器件地址的,因此值为0x0e。I2C 设备节点的创建重点是compatible 属性和reg 属性的设置,一个用于匹配驱动,一个用于设置器件地址。
I2C 设备数据收发处理流程
在61.1.2 小节已经说过了,I2C 设备驱动首先要做的就是初始化i2c_driver 并向Linux 内核注册。当设备和驱动匹配以后i2c_driver 里面的probe 函数就会执行,probe 函数里面所做的就是字符设备驱动那一套了。一般需要在probe 函数里面初始化I2C 设备,要初始化I2C 设备就必须能够对I2C 设备寄存器进行读写操作,这里就要用到i2c_transfer 函数了。i2c_transfer 函数 最终会调用I2C 适配器中i2c_algorithm 里面的master_xfer 函数,对于I.MX6U 而言就是i2c_imx_xfer 这个函数。i2c_transfer 函数原型如下:
int i2c_transfer(struct i2c_adapter *adap,
struct i2c_msg *msgs,
int num)
函数参数和返回值含义如下: adap:所使用的I2C 适配器,i2c_client 会保存其对应的i2c_adapter。 msgs:I2C 要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消息。 num:消息数量,也就是msgs 的数量。 返回值:负值,失败,其他非负值,发送的msgs 数量。
我们重点来看一下msgs 这个参数,这是一个i2c_msg 类型的指针参数,I2C 进行数据收发说白了就是消息的传递,Linux 内核使用i2c_msg 结构体来描述一个消息。i2c_msg 结构体定义在include/uapi/linux/i2c.h 文件中,结构体内容如下:
68 struct i2c_msg {
69 __u16 addr;
70 __u16 flags;
71 #define I2C_M_TEN 0x0010
72 #define I2C_M_RD 0x0001
73 #define I2C_M_STOP 0x8000
74 #define I2C_M_NOSTART 0x4000
75 #define I2C_M_REV_DIR_ADDR 0x2000
76 #define I2C_M_IGNORE_NAK 0x1000
77 #define I2C_M_NO_RD_ACK 0x0800
78 #define I2C_M_RECV_LEN 0x0400
79 __u16 len;
80 __u8 *buf;
81 };
使用i2c_transfer 函数发送数据之前要先构建好i2c_msg,使用i2c_transfer 进行I2C 数据收发的示例代码如下:
1
2 struct xxx_dev {
3 ......
4 void *private_data;
5 };
6
7
15 static int xxx_read_regs(struct xxx_dev *dev, u8 reg, void *val,
int len)
16 {
17 int ret;
18 struct i2c_msg msg[2];
19 struct i2c_client *client = (struct i2c_client *)
dev->private_data;
20
21
22 msg[0].addr = client->addr;
23 msg[0].flags = 0;
24 msg[0].buf = ®
25 msg[0].len = 1;
26
27
28 msg[1].addr = client->addr;
29 msg[1].flags = I2C_M_RD;
30 msg[1].buf = val;
31 msg[1].len = len;
32
33 ret = i2c_transfer(client->adapter, msg, 2);
34 if(ret == 2) {
35 ret = 0;
36 } else {
37 ret = -EREMOTEIO;
38 }
39 return ret;
40 }
41
42
50 static s32 xxx_write_regs(struct xxx_dev *dev, u8 reg, u8 *buf,
u8 len)
51 {
52 u8 b[256];
53 struct i2c_msg msg;
54 struct i2c_client *client = (struct i2c_client *)
dev->private_data;
55
56 b[0] = reg;
57 memcpy(&b[1],buf,len);
58
59 msg.addr = client->addr;
60 msg.flags = 0;
61
62 msg.buf = b;
63 msg.len = len + 1;
64
65 return i2c_transfer(client->adapter, &msg, 1);
66 }
第2~5 行,设备结构体,在设备结构体里面添加一个执行void 的指针成员变量private_data,此成员变量用于保存设备的私有数据。在I2C 设备驱动中我们一般将其指向I2C 设备对应的i2c_client。
第15~40 行,xxx_read_regs 函数用于读取I2C 设备多个寄存器数据。第18 行定义了一个i2c_msg 数组,2 个数组元素,因为I2C 读取数据的时候要先发送要读取的寄存器地址,然后再读取数据,所以需要准备两个i2c_msg。一个用于发送寄存器地址,一个用于读取寄存器值。对于msg[0],将flags 设置为0,表示写数据。msg[0]的addr 是I2C 设备的器件地址,msg[0]的buf 成员变量就是要读取的寄存器地址。对于msg[1],将flags 设置为I2C_M_RD,表示读取数据。 msg[1]的buf 成员变量用于保存读取到的数据,len 成员变量就是要读取的数据长度。调用 i2c_transfer 函数完成I2C 数据读操作。
第50~66 行,xxx_write_regs 函数用于向I2C 设备多个寄存器写数据,I2C 写操作要比读操作简单一点,因此一个i2c_msg 即可。数组b 用于存放寄存器首地址和要发送的数据,第59 行设置msg 的addr 为I2C 器件地址。第60 行设置msg 的flags 为0,也就是写数据。第62 行设置要发送的数据,也就是数组b。第63 行设置msg 的len 为len+1,因为要加上一个字节的寄存器地址。最后通过i2c_transfer 函数完成向I2C 设备的写操作。
另外还有两个API函数分别用于I2C 数据的收发操作,这两个函数最终都会调用i2c_transfer。首先来看一下I2C 数据发送函数i2c_master_send,函数原型如下:
int i2c_master_send(const struct i2c_client *client,
const char *buf,
int count)
函数参数和返回值含义如下: client:I2C 设备对应的i2c_client。 buf:要发送的数据。 count:要发送的数据字节数,要小于64KB,以为i2c_msg 的len 成员变量是一个u16(无符号16 位)类型的数据。 返回值:负值,失败,其他非负值,发送的字节数。 I2C 数据接收函数为i2c_master_recv,函数原型如下:
int i2c_master_recv(const struct i2c_client *client,
char *buf,
int count)
函数参数和返回值含义如下: client:I2C 设备对应的i2c_client。 buf:要接收的数据。 count:要接收的数据字节数,要小于64KB,以为i2c_msg 的len 成员变量是一个u16(无符号16 位)类型的数据。 返回值:负值,失败,其他非负值,发送的字节数。 关于Linux 下I2C 设备驱动的编写流程就讲解到这里,重点就是i2c_msg 的构建和i2c_transfer 函数的调用,接下来我们就编写AP3216C 这个I2C 设备的Linux 驱动。
硬件原理图分析
本章实验硬件原理图参考26.2 小节即可。
实验程序编写
本实验对应的例程路径为:开发板光盘-> 2、Linux 驱动例程-> 21_iic。
修改设备树
1、IO 修改或添加
首先肯定是要修改IO,AP3216C 用到了I2C1 接口,I.MX6U-ALPHA 开发板上的I2C1 接口使用到了UART4_TXD 和UART4_RXD,因此肯定要在设备树里面设置这两个IO。如果要用到AP3216C 的中断功能的话还需要初始化AP_INT 对应的GIO1_IO01 这个IO,本章实验我们不使用中断功能。因此只需要设置UART4_TXD 和UART4_RXD 这两个IO,NXP 其实已经将他这两个IO 设置好了,打开imx6ull-alientek-emmc.dts,然后找到如下内容:
1 pinctrl_i2c1: i2c1grp {
2 fsl,pins = <
3 MX6UL_PAD_UART4_TX_DATA__I2C1_SCL 0x4001b8b0
4 MX6UL_PAD_UART4_RX_DATA__I2C1_SDA 0x4001b8b0
5 >;
6 };
pinctrl_i2c1 就是I2C1 的IO 节点,这里将UART4_TXD 和UART4_RXD 这两个IO 分别复用为I2C1_SCL 和I2C1_SDA,电气属性都设置为0x4001b8b0。
2、在i2c1 节点追加ap3216c 子节点 AP3216C 是连接到I2C1 上的,因此需要在i2c1 节点下添加ap3216c 的设备子节点,在imx6ull-alientek-emmc.dts 文件中找到i2c1 节点,此节点默认内容如下:
1 &i2c1 {
2 clock-frequency = <100000>;
3 pinctrl-names = "default";
4 pinctrl-0 = <&pinctrl_i2c1>;
5 status = "okay";
6
7 mag3110@0e {
8 compatible = "fsl,mag3110";
9 reg = <0x0e>;
10 position = <2>;
11 };
12
13 fxls8471@1e {
14 compatible = "fsl,fxls8471";
15 reg = <0x1e>;
16 position = <0>;
17 interrupt-parent = <&gpio5>;
18 interrupts = <0 8>;
19 };
20 };
第2 行,clock-frequency 属性为I2C 频率,这里设置为100KHz。 第4 行,pinctrl-0 属性指定I2C 所使用的IO 为示例代码61.5.1.1 中的pinctrl_i2c1 子节点。
第7~11 行,mag3110 是个磁力计,NXP 官方的EVK 开发板上接了mag3110,因此NXP在i2c1 节点下添加了mag3110 这个子节点。正点原子的I.MX6U-ALPHA 开发板上没有用到mag3110,因此需要将此节点删除掉。
第13~19 行,NXP 官方EVK 开发板也接了一个fxls8471,正点原子的I.MX6U-ALPHA开发板同样没有此器件,所以也要将其删除掉。
将i2c1 节点里面原有的mag3110 和fxls8471 这两个I2C 子节点删除,然后添加ap3216c子节点信息,完成以后的i2c1 节点内容如下所示:
1 &i2c1 {
2 clock-frequency = <100000>;
3 pinctrl-names = "default";
4 pinctrl-0 = <&pinctrl_i2c1>;
5 status = "okay";
6
7 ap3216c@1e {
8 compatible = "alientek,ap3216c";
9 reg = <0x1e>;
10 };
11 };
第7 行,ap3216c 子节点,@后面的“1e”是ap3216c 的器件地址。 第8 行,设置compatible 值为“alientek,ap3216c”。 第9 行,reg 属性也是设置ap3216c 器件地址的,因此reg 设置为0x1e。
设备树修改完成以后使用“make dtbs”重新编译一下,然后使用新的设备树启动Linux 内核。/sys/bus/i2c/devices 目录下存放着所有I2C 设备,如果设备树修改正确的话,会在/sys/bus/i2c/devices 目录下看到一个名为“0-001e”的子目录,如图61.5.1.1 所示: 图61.5.1.1 中的“0-001e”就是ap3216c 的设备目录,“1e”就是ap3216c 器件地址。进入0-001e 目录,可以看到“name”文件,name 问价就保存着此设备名字,在这里就是“ap3216c”,如图61.5.1.2 所示:
AP3216C 驱动编写
新建名为“21_iic”的文件夹,然后在21_iic 文件夹里面创建vscode 工程,工作区命名为“iic”。工程创建好以后新建ap3216c.c 和ap3216creg.h 这两个文件,ap3216c.c 为AP3216C 的驱动代码,ap3216creg.h 是AP3216C 寄存器头文件。先在ap3216creg.h 中定义好AP3216C 的寄存器,输入如下内容,
1 #ifndef AP3216C_H
2 #define AP3216C_H
3
13
14 #define AP3216C_SYSTEMCONG 0x00
15 #define AP3216C_INTSTATUS 0X01
16 #define AP3216C_INTCLEAR 0X02
17 #define AP3216C_IRDATALOW 0x0A
18 #define AP3216C_IRDATAHIGH 0x0B
19 #define AP3216C_ALSDATALOW 0x0C
20 #define AP3216C_ALSDATAHIGH 0X0D
21 #define AP3216C_PSDATALOW 0X0E
22 #define AP3216C_PSDATAHIGH 0X0F
23
24 #endif
ap3216creg.h 没什么好讲的,就是一些寄存器宏定义。然后在ap3216c.c 输入如下内容:
1 #include <linux/types.h>
2 #include <linux/kernel.h>
3 #include <linux/delay.h>
4 #include <linux/ide.h>
5 #include <linux/init.h>
6 #include <linux/module.h>
7 #include <linux/errno.h>
8 #include <linux/gpio.h>
9 #include <linux/cdev.h>
10 #include <linux/device.h>
11 #include <linux/of_gpio.h>
12 #include <linux/semaphore.h>
13 #include <linux/timer.h>
14 #include <linux/i2c.h>
15 #include <asm/mach/map.h>
16 #include <asm/uaccess.h>
17 #include <asm/io.h>
第32~41 行,ap3216c 设备结构体,第39 行的private_data 成员变量用于存放ap3216c 对应的i2c_client。第40 行的ir、als 和ps 分别存储AP3216C 的IR、ALS 和PS 数据。 第43 行,定义一个ap3216c_dev 类型的设备结构体变量ap3216cdev。 第53~79 行,ap3216c_read_regs 函数实现多字节读取,但是AP3216C 好像不支持连续多字节读取,此函数在测试其他I2C 设备的时候可以实现多给字节连续读取,但是在AP3216C 上不能连续读取多个字节。不过读取一个字节没有问题的。 第89~105 行,ap3216c_write_regs 函数实现连续多字节写操作。
第113~124 行,ap3216c_read_reg 函数用于读取AP3216C 的指定寄存器数据,用于一个寄存器的数据读取。 第133~138 行,ap3216c_write_reg 函数用于向AP3216C 的指定寄存器写入数据,用于一个寄存器的数据写操作。 第148~170 行,读取AP3216C 的PS、ALS 和IR 等传感器原始数据值。 第179~230 行,标准的字符设备驱动框架。 第239~269 行,ap3216c_probe 函数,当I2C 设备和驱动匹配成功以后此函数就会执行,和platform 驱动框架一样。此函数前面都是标准的字符设备注册代码,最后面会将此函数的第一个参数client 传递给ap3216cdev 的private_data 成员变量。 第289~292 行,ap3216c_id 匹配表,i2c_device_id 类型。用于传统的设备和驱动匹配,也就是没有使用设备树的时候。 第295~298 行,ap3216c_of_match 匹配表,of_device_id 类型,用于设备树设备和驱动匹配。这里只写了一个compatible 属性,值为“alientek,ap3216c”。 第301~310 行,ap3216c_driver 结构体变量,i2c_driver 类型。 第317~323 行,驱动入口函数ap3216c_init,此函数通过调用i2c_add_driver 来向Linux 内核注册i2c_driver,也就是ap3216c_driver。 第330~333 行,驱动出口函数ap3216c_exit,此函数通过调用i2c_del_driver 来注销掉前面注册的ap3216c_driver。
编写测试APP
新建ap3216cApp.c 文件,然后在里面输入如下所示内容:
1 #include "stdio.h"
2 #include "unistd.h"
3 #include "sys/types.h"
4 #include "sys/stat.h"
5 #include "sys/ioctl.h"
6 #include "fcntl.h"
7 #include "stdlib.h"
8 #include "string.h"
9 #include <poll.h>
10 #include <sys/select.h>
11 #include <sys/time.h>
12 #include <signal.h>
13 #include <fcntl.h>
14
ap3216cApp.c 文件内容很简单,就是在while 循环中不断的读取AP3216C 的设备文件,从而得到ir、als 和ps 这三个数据值,然后将其输出到终端上。
运行测试
编译驱动程序和测试APP
1、编译驱动程序 编写Makefile 文件,本章实验的Makefile 文件和第四十章实验基本一样,只是将obj-m 变量的值改为“ap3216c.o”,Makefile 内容如下所示:
1 KERNELDIR := /home/zuozhongkai/linux/IMX6ULL/linux/temp/linux-imx-rel_imx_4.1.15_2.1.0_ga_alientek
......
4 obj-m := ap3216c.o
......
11 clean:
12 $(MAKE) -C $(KERNELDIR) M=$(CURRENT_PATH) clean
第4 行,设置obj-m 变量的值为“ap3216c.o”。 输入如下命令编译出驱动模块文件:
make -j32
编译成功以后就会生成一个名为“ap3216c.ko”的驱动模块文件。
2、编译测试APP 输入如下命令编译ap3216cApp.c 这个测试程序:
arm-linux-gnueabihf-gcc ap3216cApp.c -o ap3216cApp
编译成功以后就会生成ap3216cApp 这个应用程序。
运行测试
将上一小节编译出来ap3216c.ko 和ap3216cApp 这两个文件拷贝到rootfs/lib/modules/4.1.15目录中,重启开发板,进入到目录lib/modules/4.1.15 中。输入如下命令加载ap3216c.ko 这个驱动模块。
depmod
modprobe ap3216c.ko
当驱动模块加载成功以后使用ap3216cApp 来测试,输入如下命令:
./ap3216cApp /dev/ap3216c
测试APP 会不断的从AP3216C 中读取数据,然后输出到终端上,如图61.6.2.1 所示: 大家可以用手电筒照一下AP3216C,或者手指靠近AP3216C 来观察传感器数据有没有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