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inux目录结构
Linux文件系统采用层级式的树形目录结构,最上层采用 / 为根目录,根目录下可以创建多个目录,深刻理解虚拟机的目录结构是非常重要的。Linux中,一切皆文件。
二、目录结构主要作用
下面看一下这些目录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目录 | 作用 |
---|
/bin【重点】 | 此目录存放经常使用的命令 | /sbin | Super User 存放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系统管理程序 | /home【重点】 | 存放普通用户的主目录,Linux中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目录,一般以用户账号命名 | /root【重点】 | 系统管理员用户目录,超级权限者的用户主目录 | /lib | 系统开机最基本的动态链接共享库,相当于WIN中的DLL,几乎所有应用程序都有用到 | /lost+found | 一般情况下都是空的,系统非法关机后会存放一些文件 | /etc【重点】 | 所有系统管理所需要的配置文件与子目录 | /usr【重点】 | 用户的所有应用程序放在这里相当于WIN下的Program Files目录 | /boot【重点】 | 启动Linux的核心文件,包括一些连接文件与核心文件 | /proc | 虚拟目录,用于内存映射,访问此目录来获取系统信息 | /srv | service缩写,存放服务启动之后需要提取的数据 | /sys | linux内核2.6的最大一个变化,安装了2.6内核中新出现的文件系统 | /tmp | 存放一些临时文件 | /dev | 类型WIN的设备管理器,硬件以文件方式存储 | /media【重点】 | Linux自动识别外部设备,U盘或光驱,识别成功自动挂载到此目录下 | /mnt【重点】 | 让用户临时挂载别的文件系统,可将外部挂载存储到此目录就可以查看到内容了 | /opt | 主机额外安装软件的目录 | /usr/local【重点】 | 另一个额外给主机安装软件的目录,一般是通过编译源码的方式安装的程序 | /var【重点】 | 这个目录中存放着不断扩充的东西,习惯将经常修改的目录放在此目录下,包括日志文件 | /selinux | 一种安全子系统,它能控制程序只能访问特定文件 |
三、vi与vim的基本使用
对于所用Linux系统都有vi编辑器,vim是vi的增强版具有程序编辑的能力,方便程序编辑设计补充等操作。
3.1 vi与vim的常见的三种模式
3.1.1 正常模式(一般模式)
通过vim指令打开文件,此时文件处于一般模式,可以通过【上下左右】按键进行移动,可以【删除字符】【删除整行】处理内容,也可以进行【复制,粘贴】处理文件数据。
常见指令
指令 | 作用 |
---|
yy | 拷贝当前行,5yy表示拷贝当前行所在的5行,按【p】拷贝 | dd | 删除当前行,5dd表示删除后面当前行的五行 | u | 撤销修改的操作(需要回到正常模式下) | shift + g | 定位到行号,先输入数字在输入指令 |
3.1.2 编辑模式
按下【i】进入插入模式
3.1.3 命令行模式
使用相关命令,完成读取,存盘,替换,离开vim显示行号等的动作在此模式上达成。
指令 | 作用 |
---|
:wq | 文件修改并保存 | :q | 文件退出(未修改文件前提下) | :q! | 文件强制退出,不保存 | / | /后面输入查找的关键字 | :set nu | 显示行号 | :set nonu | 取消行号 |
三种模式的转换:
四、开机,重启用户命令
4.1 关机与重启命令
指令 | 作用 |
---|
shutdown -h now | 立即关机 | shutdown -h 1 | 1分钟后关机 | shutdown -r now | 立即重启 | halt | 立即重启 | reboot | 显示行号 | sync | 将内存的数据同步到磁盘 |
不管是重启还是关机,首先要运行sync命令,把内存中的数据写入磁盘中。
五、Linux用户管理操作
Linux系统中创建不同用户时会将用户分配到不同的组当中这就是用户组(根据权限不同进行分配,比如root就在root组中),对于不同用户登录时,每个用户都会创建一个家目录(根目录下的/home/ 下),自动进入家目录中。对于一个Linux用户至少属于一个用户组中。
5.1 添加用户
指令 | 作用 |
---|
useradd | useradd xm 添加一个xm用户 | useradd -d | useradd -d /home/userfie xh 在/home/userfie xh路径下添加一个xh的用户 | passwd | passwd xm 给用户xm设置密码 |
说明:
1.创建用户成功后,会自动创建与用户同名的家目录 2.也可以通过useradd -d 制定路径名去创建用户的家目录
5.2 删除用户
指令 | 作用 |
---|
userdel | useradd xm 删除xm用户 不删除家目录 | userdel -r | userdel -r xq 删除用户xq并删除家目录 |
5.3 查询用户
指令 | 作用 |
---|
id | id root 查询用户信息,查询不出来提示,用户不存在 |
5.4 切换用户
说明
- 切换到权限高的用户需要输入密码
- 返回到原来的用户时使用exit即可
六、Linux用户管理组的操作
将用户分配至组中也就相当于是分配权限的操作,便于对统一权限用户的管理。
6.1 增加组
指令 | 作用 |
---|
groupadd | groupadd wudang 创建组名为wudang |
上面的指令只是单纯的建了个组,我们可以通过一边建用户一边分配到指定的组中:
指令 | 作用 |
---|
useradd -g | useradd -g wudang zsf 新建用户zsf将其放入wudang组中 |
6.2 修改用户组
将一个用户修改对应的组
指令 | 作用 |
---|
usermod -g | usermod -g shaoling zsf 修改zsf至shaoling组 |
6.3 删除组
如果组有用户,则删除不了组
指令 | 作用 |
---|
groupdel | groupdel shaoling 删除shaoling组 |
七、用户和组的相关文件
用户与组的信息一般放在这三个目录下
zsf: x:501:502::/home/zsf:/bin/bash 每行的含义:用户名:口令:用户标识符:组标识号:注释性描述:主目录:登录
zsf:!!:19038:0:99999:7::: 每行的含义:登录名:加密口令:最后一次修改时间:最小时间间隔:最大时间间隔:警告时间:不活动时间:失效时间:标志
- 口令配置文件,密码和登录信息加密(
/etc/shadow )
wbpriv: x :88: 每行的含义:组名:口令:组标识号:组内用户列表
八、Linux运行级别和找回root密码
系统运行级别的处理文件都在/etc/inittab 文件中,运行级别对应关系如下:
0:关机 1:单用户(找回丢失密码) 2:多用户无网络服务 3:多用户有网络服务 4:保留 5:图形界面 6:重启
常用的级别为3与5
8.1、切换运行级别基础命令
切换运行级别的指令
指令 | 作用 |
---|
init | init 3 表示将运行级别切换到3 |
8.2、找回root密码
进入单用户模式,然后修改用户密码,单用户模式 下并不用输入密码,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重启虚拟机并在启动页面按回车键进入以下页面,然后按“e”进入下一步
第二步:选中第二个,再按“e”进入编辑模式,进入下一步
第三步:箭头指向quiet后面加入空格输入1,回车进入下一步
第四步:按“b”进入引导模式,进入下一步修改密码
第五步:出现以下页面修改密码后重启即可
九、Linux帮助指令
9.1 基本介绍
对于不清楚的Linux指令,使用帮助指令了解其功能是有必要的
9.2 基础语法
man获取帮助信息,还要help指令
指令 | 作用 |
---|
man | man 【命令或配置文件】获取帮助信息 比如man ls 等 | help | 获取shell内置的帮助信息 比如help cd 等 |
十、常用文件目录指令使用
指令 | 作用 |
---|
pwd | 显示当前工作目录的绝对路径 | ls -a | 显示所有文件目录,包括隐藏文件 | ls -l | 列表的形式显示信息 | cd ~ | 回到自己的家目录 | cd .. | 回到当前目录的上一级目录 | mkdir | 创建目录 | mkdir -p | 创建多级目录 | rmdir | 删除目录(不可删除有目录的目录) | rm -rf | 删除非空目录 | touch | 创建文件,可以一次性创建文件 touch 1.txt 2.txt | cp | 文件拷贝 cp a.txt bbb/ 将文件a.txt拷贝到bbb文件夹下 | cp -r | 拷贝整个目录 cp aaa/ bbb/ 将文件夹aaa拷贝到bbb文件夹下 |
绝地路径:就是从根目录开始定位 相对路径:从当前目录定位到需要的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