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网络层ICMP协议(略MARK)
ICMP在IP层上层
- 确认IP包是否成功到达目标地址.
- 通知在发送过程中IP包被丢弃的原因.
- ICMP也是基于IP协议工作的. 但是它并不是传输层的功能, 因此人们仍然把它归结为网络层协议;
- ICMP只能搭配IPv4使用. 如果是IPv6的情况下, 需要是用ICMPv6
关于ping命令:
- 注意, 此处 ping 的是域名, 而不是url! 一个域名可以通过DNS解析成IP地址.
- ping命令不光能验证网络的连通性, 同时也会统计响应时间和TTL(IP包中的Time To Live, 生存周期).
- ping命令会先发送一个 ICMP Echo Request给对端;
- 对端接收到之后, 会返回一个ICMP Echo Reply
注意:ping命令基于ICMP, 是在网络层. 而端口号, 是传输层的内容. 在ICMP中不关注端口号这些信息
traceroute命令:
- 也是基于ICMP协议实现, 能够打印出可执行程序主机, 一直到目标主机之前经历多少路由器.
2)网络层IP协议
协议头格式
4位版本号(version) : 指定IP协议的版本, 对于IPv4来说, 就是48位生存时间(Time To Live, TTL): 数据报到达目的地的最大报文跳数. 一般是64. 每次经过一个路由, TTL- -, 一直减到0还没到达, 那么就丢弃了. 这个字段主要是用来防止出现路由循环8位协议 :上层协议的类型16位头部校验和 : 使用CRC进行校验, 来鉴别头部是否损坏
如何解决两个问题:
- 如何将有效载荷和报头分离(
4位首部长度length * 4 = 20,所以最大为60个字节,全1 *4 ,16位总字节长度(整个报文的长度)) - 如何将有效载荷交付给下一层(IP报文分片)
IP报文分片(少数情况)
分片原因(少数情况) :数据链路层传输的数据有最大单元约束(MTU=1500字节) 分片只能在网络层进行,组装也必须在对端网络层进行,只有IP的报头才有标识,偏移量等信息
16位标识(id) : 唯一的标识主机发送的报文. 如果IP报文在数据链路层被分片了, 那么每一个片里面的这个id都是相同的 3位标志字段 : 第一位保留(保留的意思是现在不用, 但是还没想好说不定以后要用到). 第二位置为1表示禁止分片, 这时候如果报文长度超过MTU, IP模块就会丢弃报文. 第三位表示"更多分片", 为1表示后续还有报文,为0表示没有了13位分片偏移(framegament offset) : 是分片相对于原始IP报文开始处的偏移. 其实就是在表示当前分片在原报文中处在哪个位置. 实际偏移的字节数是这个值 * 8 得到的. 因此, 除了最后一个报文之外, 其他报文的长度必须是8的整数倍(否则报文就不连续了)
对端进行组装:
- 特定标识的报文是否被分片了(最后一位为0代表后续没有分片了)
- 将特定标识的所有报文全部收集在一起(根据片偏移进行升序排序)
- 组合形成报文
注意:
- 假设一个IP报文为:报头(20) 有效载荷(2980),进行分片不是分两片而是三片,因为分完片后,每一个报文都是一个完整的IP报文,需要报头,
比如:一个报文:ip报头(20)+有效载荷(2980)
IP报文 | 16位标识 | 3位标志 | 13位片偏移 |
---|
ip报头(20)+有效载荷(1480) | 1234 | 001 | 0 | ip报头(20)+有效载荷(1000) | 1234 | 001 | 1480 | ip报头(20)+有效载荷(500) | 1234 | 000 | 2480 |
注意 :不推荐分片,只要丢失一个片就需要整个重传(不能只传一个片,上层传输层并不知道网络层的切片)
网段划分
IP地址分为两个部分, 网络号和主机号(类比学号)
- 网络号: 保证相互连接的两个网段具有不同的标识(同网段内相同);
- 主机号: 同一网段内, 主机之间具有相同的网络号, 但是必须有不同的主机号
网络标识 | 主机号 | 从头到第几位为止属于网络标识 |
---|
192.168.128. | 10 | /24 |
DHCP, 能够自动的给子网内新增主机节点分配IP地址, 避免了手动管理IP的不便,一般的路由器都带有DHCP功能. 因此路由器也可以看做一个DHCP服务器
IP地址根据地址范围分为A到E五类:
- A类 0.0.0.0到127.255.255.255
- B类 128.0.0.0到191.255.255.255
- C类 192.0.0.0到223.255.255.255
- D类 224.0.0.0到239.255.255.255
- E类 240.0.0.0到247.255.255.255
这种划分方案的局限性很快显现出来,大多数组织都申请B类网络地址, 导致B类地址很快就分配完了, 而A类却浪费了大量地址
所以引入了子网掩码(CIDR): 子网掩码机制:(子网掩码 & IP = 目标网络号)
IP地址 | 140.252.20.68 | 8C FC 14 44 (16进制) |
---|
子网掩码 | 255.255.255.64 | FF FF FF 00 | 网络号 | 140.252.20.0 | 8C FC 14 00 | 子网地址范围 | 140.252.20.0~140.252.20.255 | |
以二进制来看
- 140.252.20 & 全1 =140.252.20
- 64 & 0 = 0;
- 140.252.20.0中的0占8位0,0000 0000共可有255台主机
CIDR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IP地址不够用的问题(提高了利用率, 减少了浪费, 但是IP地址的绝对上限并没有增加), 仍然不是很够用. 这时候有三种方式来解决
动态分配IP地址 : 只给接入网络的设备分配IP地址. 因此同一个MAC地址的设备, 每次接入互联网中, 得到的IP地址不一定是相同的;NAT技术 (见下面);IPv6: IPv6并不是IPv4的简单升级版. 这是互不相干的两个协议, 彼此并不兼容; IPv6用16字节128位来表 示一个IP地址; 但是目前IPv6还没有普及;
特殊IP (127.0.0.1):
- 将IP地址中的主机地址全部设为0, 就成为了网络号, 代表这个局域网;
- 将IP地址中的主机地址全部设为1, 就成为了广播地址, 用于给同一个链路中相互连接的所有主机发送数据包;
- 127.*的IP地址用于本机环回(loop back)测试,通常是127.0.0.1
私有IP和公有IP
RFC 1918规定了用于组建局域网的私有IP地址
- 10.*,前8位是网络号,共16,777,216个地址
- 172.16.到172.31.,前12位是网络号,共1,048,576个地址
- 192.168.*,前16位是网络号,共65,536个地址
包含在这个范围中的, 都成为私有IP, 其余的则称为全局IP(或公网IP)
国内的广域网网络划分是划分好的,互联网公司一定会隶属于一个子网范畴
- 一个路由器可以配置两个IP地址, 一个是WAN口IP, 一个是LAN口IP(子网IP).
- 路由器LAN口连接的主机, 都从属于当前这个路由器的子网中.
- 不同的路由器, 子网IP其实都是一样的(通常都是192.168.1.1). 子网内的主机IP地址不能重复. 但是子网之间的IP地址就可以重复了.
- 每一个家用路由器, 其实又作为运营商路由器的子网中的一个节点. 这样的运营商路由器可能会有很多级,最外层的运营商路由器, WAN口IP就是一个公网IP了.
子网内的主机需要和外网进行通信时, 路由器将IP首部中的IP地址进行替换(替换成WAN口IP), 这样逐级替换, 最终数据包中的IP地址成为一个公网IP. 这种技术称为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 .
路由
路由的过程, 就是这样(Hop by Hop)的过程.所谓 “hop” 就是数据链路层中的一个区间. 具体在以太网中指从源MAC地址到目的MAC地址之间的帧传输区间 IP数据包的传输过程 :
- 当IP数据包, 到达路由器时, 路由器会先查看目的IP;
- 路由器决定这个数据包是能直接发送给目标主机, 还是需要发送给下一个路由器
根据查询结果,将报文转发给下一跳路由器 根据查询结果,将报文转发给默认路由器 根据查询结果,已经发现我们的报文已经到了目标网络,根据主机号,在局域网中将数据转发给目标主机
- 依次反复, 一直到达目标IP地址
每个节点内部维护一个路由表 ,使用route命令查看(U:路由是活动的,G:路由指向网关):
路由表生成算法(MARK)
这里是引用
3)NAT技术(MARK)
内网穿透(MARK)
4)数据链路层
以太网
“以太网” 不是一种具体的网络, 而是一种技术标准; 既包含了数据链路层的内容, 也包含了一些物理层的内容. 例如: 规定了网络拓扑结构, 访问控制方式, 传输速率等例 如以太网中的网线必须使用双绞线; 传输速率有10M, 100M, 1000M等; 以太网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局域网技术; 和以太网并列的还有令牌环网, 无线LAN等
以太网帧格式
两个问题:
- 分离:
定长报头 - 交付:
2字节帧类型
- 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是指网卡的硬件地址(也叫MAC地址), 长度是48位,是在网卡出厂时固化的;
- 帧协议类型字段有三种值,分别对应IP(0800)、ARP(0806)、RARP(8035);
- 帧末尾是CRC校验码
MAC地址
MAC地址用来识别数据链路层中相连的节点;长度为48位, 及6个字节. 一般用16进制数字加上冒号的形式来表示(例如: 08:00:27:03:fb:19)在网卡出厂时就确定了, 不能修改. mac地址通常是唯一的(虚拟机中的mac地址不是真实的mac地址, 可能会冲突; 也有些网卡支持用户配置mac地址) IP和MAC:
- IP地址描述的是路途总体的 起点 和 终点;
- MAC地址描述的是路途上的每一个区间的起点和终点
再谈局域网通信:
- 局域网中的主机可直接通信,MA向MF发消息,该数据帧被所有的主机其实都收到了,被收到的mac帧,保存在每台主机的数据链路层(mac帧层),每台主机对收到的数据帧进行解析,就能立马识别到该数据帧,是不是发送给自己的,大部分主机会立即经过对比直接丢弃该数据帧
数据碰撞:
- 以太网任意-一个时刻,只允许一个主机向局域网中发送消息
- 所以有:碰撞检测&碰撞避免(碰撞避免算法)
注意:
- 局域网中主机越多,通信的效率越低,发生碰撞的概率越高
- 攻击局域网只需要向局域网中投放垃圾数据
- 交换机(工作在mac帧层 ) 划分碰撞域 (一个域发生碰撞(不进行局域网内数据帧级别的转发),另一个域正常通信)
从OS角度局域网可以看作临界资源:
- 任何一个时刻只允许一个主机访问:
主机间的 “互斥” - 碰撞避免算法:
主机间的 “同步”
回到跨网络传送过程:
- 构建自己的报文结构
- 路由器MAC层收到报文,剥离MAC帧报头,向上交付到自己的网络层,收到IP报文,根据目的IP地址,找到目的(路径选择由路由表+IP地址决定)
TCP提供策略 IP作执行(提供数据转发依据,找到目标主机) MAC将数据帧交给它的下一跳设备(路由器主机)
MTU (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
MTU相当于发快递时对包裹尺寸的限制. 这个限制是不同的数据链路对应的物理层, 产生的限制.
- 以太网帧中的数据长度规定最小46字节,最大1500字节,ARP数据包的长度不够46字节,要在后面补填充位;
- 最大值1500称为以太网的最大传输单元(MTU),不同的网络类型有不同的MTU
- 如果一个数据包从以太网路由到拨号链路上,数据包长度大于拨号链路的MTU了,则需要对数据包进行分片(fragmentation);
- 不同的数据链路层标准的MTU是不同的
MTU对TCP和UDP的影响: UDP:
- 一旦UDP携带的数据超过1472(1500 - 20(IP首部) - 8(UDP首部)), 那么就会在网络层分成多个IP数据报
- .这多个IP数据报有任意一个丢失, 都会引起接收端网络层重组失败. 那么这就意味着, 如果UDP数据报在网络层被分片, 整个数据被丢失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
TCP:(因为IP报文过大,导致超过MTU,进而导致分片问题,是TCP传输层协议的问题)
- TCP的一个数据报也不能无限大, 还是受制于MTU. TCP的单个数据报的最大消息长度, 称为MSS=1460(Max Segment Size);
- TCP在建立连接的过程中, 通信双方会进行MSS协商.最理想的情况下, MSS的值正好是在IP不会被分片处理的最大长度(这个长度仍然是受制于数据链路层的MTU).
- 双方在发送SYN的时候会在TCP头部写入自己能支持的MSS值(这也是为什么滑动窗口那里是分几个报文发出)
- 然后双方得知对方的MSS值之后, 选择较小的作为最终MSS.
- MSS的值就是在TCP首部的40字节变长选项中(kind=2)
ARP协议
ARP不是一个单纯的数据链路层的协议, 而是一个介于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之间的协议
ARP协议的作用:
- ARP协议建立了主机 IP地址 和 MAC地址 的映射关系.
- 在网络通讯时,源主机的应用程序知道目的主机的IP地址和端口号,却不知道目的主机的硬件地址;
- 数据包首先是被网卡接收到再去处理上层协议的,如果接收到的数据包的硬件地址与本机不符,则直接丢弃;
- 因此在通讯前必须获得目的主机的硬件地址
ARP数据报的格式
- 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在以太网首部和ARP请求中各出现一次,对于链路层为以太网的情况是多余的,但如果链路层是其它类型的网络则有可能是必要的。
- 硬件类型指链路层网络类型,1为以太网;
- 协议类型指要转换的地址类型,0x0800为IP地址;
- 硬件地址长度对于以太网地址为6字节;
- 协议地址长度对于和IP地址为4字节;
- op字段为1表示ARP请求,op字段为2表示ARP应答
ARP协议流程
过程概览:
- 源主机发出ARP请求,询问“IP地址是192.168.0.1的主机的硬件地址是多少”, 并将这个请求广播到本地网段(
以太网帧首部的硬件地址填FF:FF:FF:FF:FF:FF表示广播 ); - 目的主机接收到广播的ARP请求,发现其中的IP地址与本机相符,则发送一个ARP应答数据包给源主机,将自己的硬件地址填写在应答包中;
在局域网内具体过程(mac到arp):
注意 :MAC和ARP宏观上在同一层(数据链路层),但相对MAC在下面,ARP在MAC上面,IP下面
广播发送请求:
- 帧类型0806决定MAC层交付给ARP层,1代表发起请求,FFFF表示广播
- 局域网中每一个主机都会接收到ARP数据包,分析以太网首部目的地址为FFFF… 就解包,将28字节ARP请求交付到ARP层
- ARP层
先判断op是不是1 ,确认是请求后,发现目的IP地址是IPB不是自己,就将这个请求丢弃 - 当B主机收到ARP请求后会先确认是不是ARP请求(op=1),发现是自己,就重新封装一个ARP数据报,发送到局域网内
一对一响应:
- 局域网内各主机在MAC层就发现以太网首部的目的地址不是FFFF也不是自己就直接在MAC层丢弃了
- 直到A也就是路由器收到,交付给ARP层,判断是响应(op=2), 获取到MB
注意: 在子网中所有主机都会知道路由器的IP ,Hop By Hop的过程就是不停的在不同的局域网中进行ARP请求 (每个节点:根据查询结果,如果已经发现我们的报文已经到了目标网络,根据主机号,在局域网中将数据转发给目标主机)
ARP缓存
每台主机都维护一个ARP缓存表 ,可以用arp -a命令查看。缓存表中的表项有过期时间(一般为20分钟) ,如果20分钟内没有再次使用某个表项,则该表项失效,下次还要发ARP请求来获得目的主机的硬件地址
ARP并不是每次都要进行,一般ARP发起方收到应答后会进行缓存 使用命令arp -a 查看缓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