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需要裁剪?
首先,裁剪并不一定是缩小内核镜像的大小,而是移植和适配。内核支持的特性很多,站在项目的角度,不一定全部需要这些特性和功能。这时候就需要将不需要的特性和功能剔除,随着这个过程的进行,内核的镜像会逐渐缩小。
在实际裁剪过程中,可以按照如下思路进行:
(1)第一步:使用make menuconfig 编译构建出的linux图形化配置界面配置参数。
(2)第二步:从源码构建目录正向分析linux内核行为。
(3)第三步:从输出日志反推linux内核行为。
整个流程如下图所示:
对于第一步,是编译构建linux内核的常规操作,首先会编译构建出图形化的配置界面,如下图所示:
这是内核构建系统的行为。我们需要根据项目和环境特征,逐项展开选择对应的配置项,如果不清楚对应选项的含义,可以按下键盘上的H键去阅读使用帮助。当配置完成或者想去验证配置项的选择是否达到目标需求,这时候选择Save 保存退出。
接下来就编译构建linux内核源码,进而转到裁剪的第二步。对于linux内核源码下的各个目录中的文件,几乎都是由Makefile 文件管控,在编译构建过程中,如果对应的配置选型打开,则会编译对应的文件。例如/drivers/usb 目录下的usb框架,其Makefile如下所示:
根据上图所示可知,如果CONFIG_USB=y ,那么则会编译core/目录下的内容;反之则不会,其他的编译构建也是一样的。
总而言之,可以根据是否定义了对应的配置选项(可在.config 文件中查看)以及Makefile文件知道哪些模块以及哪些模块下的文件被编译了。
注:.config 文件是一个隐藏文件,需要配置宿主机上的系统显示隐藏文件才能看见它。.config 文件是用于构建linux内核镜像的配置蓝图,在实际开发中,一定要备份它(因为在执行清除命令,例如make distclean 时会删除原先的.config 文件,让内核源码树回到原始的、未配置的状态),如果在未备份.config文件的情况下就执行了清除命令,花费许多时间来完善的内核配置一下就付诸东流,极其惨烈!
上述是一种方法来查看编译构建后哪些源码文件会被编译构建进内核,还有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查看是否生成了对应的xxx.o文件,例如在/init目录下的main.c文件,如果被编译构建了,就一定会生成一个main.o文件:
好了,通过上述步骤,linux内核镜像就编译完成了,这时候可以实际运行linux内核,并进行相关的功能测试。在linux内核启动过程中,会打印出很多日志信息,可以根据打印出的日志信息,确定哪些模块功能是否真正的构建进内核镜像。例如:如果内核的USB模块被编译构建进内核,则在内核启动过程中打开内核的调试日志功能,则一定会打印出如下三条信息(不同linux版本可能信息不一样):
[ 0.475284] usbcore: registered new interface driver usbfs
[ 0.475348] usbcore: registered new interface driver hub
[ 0.475400] usbcore: registered new device driver usb
|